巫峡赏雾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巫峡赏雾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5 19:32:34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巫峡赏雾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各种不同的雾,体会作者抓住各种雾的特点来写的方法。(重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初读课文,说说巫峡雾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二思:作者笔下的几种雾各有什么特点?
四品:作者是怎样把巫峡的雾写具体的呢?
三析:在介绍每种雾时,作者是按照什么结构描写的?
核心问题: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俊秀迷人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早晨,太阳把山帽子雾照得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起《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璀璨夺目”是实写山帽子雾的样子;“这时……朝草原深处走去”是由美丽的山帽子雾产生的联想,虚实结合,多么巧妙!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联想
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联想有何作用?
突出事物特点,使内容丰富、生动。
答题模式:
由……联想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
这两句话是总起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既写出了半山雾的浓重,又写出了它的动态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
“严严实实”“隔”形象地表现了雾浓得像一堵墙一样。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是织女抛梭(suō)织出来的吗?那团团雾绒,织出这么漂亮的纱帘,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
这两句话运用了奇特的联想,想象丝丝缕缕的轻纱雾是织女抛梭织出来的纱帘。“非……不能……”强调了“纱帘”的美妙绝伦。
江雾,又被称作早潮。巫峡一到春天,起江雾的时候居多。
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juàn)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江面上骤然升起一层烟波。随着江水流动,烟波由淡变浓,转眼间跟潮水似的上涨起来;早起收钓的打鱼船,先是浮在雾上行进,很快便没入雾中。江雾很知趣,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早潮生成的速度之快。
拓展:
巫峡的雾如梦如幻,你家乡的雾是什么样子的呢?试着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雾——浓。浓得深邃,浓得清纯,丝毫没有城市中的雾含有的那种油腻味。但它却很可爱。在有雾的天气,人们很难隔着几步看清对方。望望四周,雾浓得很,连树和花草也无法辨清,我却飘飘欲仙,与雾融为了一体。浓雾变化着,一会儿化作凉风;一会儿变成晶莹剔透的小水球,沾在我的头发上,沾在我的眉毛上。我轻轻地闭上眼睛,怕惊吓了它们,任其发展变化,丝丝的清凉使我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作者主要介绍了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跑马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巫峡雾的喜爱之情。
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读:初读课文,说说巫峡雾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俊秀、壮美、迷人、如梦如幻。
串珠问题:
2.二思:作者笔下的几种雾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笔下的几种雾的特点分别是:山帽子雾——大而圆;半山雾——天幕遮山;轻纱雾——丝丝缕缕;江雾——早而多;跑马雾——气势磅礴。
3.三析:在介绍每种雾时,作者是按照什么结构描写的?
是按照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的。
4.四品:作者是怎样把巫峡的雾写具体的呢?
作者抓住巫峡各种雾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景物的静态,又写出了景物的动态,从而使巫峡的雾生动具体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巫峡
赏雾
课文结构
雾峡:巫峡多雾
绘雾:俊秀迷人
山帽子雾——大而圆
半山雾——天幕遮山
轻纱雾——丝丝缕缕
江雾——早而多
跑马雾——气势磅礴
赞雾:令人痴迷
本文描绘了巫峡雾的千姿百态,赞美了巫峡雾的俊秀迷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巫峡雾的喜爱之情。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海上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
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国学诵读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由瞿(qú)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与巫峡有关的古诗词
巫峡七百里,巫山十二重。——唐·陆龟蒙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唐·曹松
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唐·刘禹锡
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唐·岑参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唐·李郢
拓展积累
通过读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巫峡雾的千姿百态,俊秀迷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巫峡雾的喜爱之情。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巫峡(wū wù)
倔强(jué juè)
疲倦(juàn juǎn)
驰骋(chénɡ chěng)
心潮澎湃(bài pài)
抹黑(mǒ mā)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气势极其雄伟、盛大。(
     )
2.轻浮急躁,不得安宁。( 
    )
3.很美,朦朦胧胧,不像是在现实中。(
     )
4.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人眼目。(    
 )
气势磅礴
浮躁不安
如梦如幻
璀璨夺目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窄窄的峡谷,哪经得住如此之多的马驰骋?
(   
)
2.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的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
(   
)
反问
排比(共16张PPT)
你也许在古诗中感受过“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凉意境,也许在游记中遐想过巫峡的壮观气势,那么你是否想象过巫峡恍若人间仙境的雾景呢?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巫峡之中,欣赏那迷人的舞景。
巫峡赏雾
1.会认9个生字,读写“绝妙、境界、银光闪闪、热血沸腾”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它的真实写照。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各具特色。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关资料










jùn
zhāo
jué
suō
juàn
我会认
chěng
péng
pài
俊秀
吆喝
驰骋
xiù
he
易读错字
chěng

shě(舍弃)
shè(农舍)
多音字
俊秀:
吆喝:
浮躁:
璀璨夺目:
理解词语
清秀美丽。
造句:她长得特别俊秀。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轻浮急躁。
造句:我们要沉稳一些,不要太浮躁。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十分耀眼。
造句:这颗水晶璀璨夺目,特别漂亮。
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
理解词语
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翻腾。本课指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造句:大海的呼啸声真是令人心潮澎湃。
比喻情绪高涨、激动。本课指跑马雾壮观的气势让作者非常激动。
造句: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热血沸腾。
欣赏 观赏
都有“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
“欣赏”词义范围较宽,除了视觉的享受外,还可以是味觉、嗅觉、听觉或精神方面的享受;“观赏”词义范围较窄,只能是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事物。
1.欣赏美妙的音乐可以缓解压力。
2.星期天,我到博物馆观赏了恐龙图片展。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句:
倔强 固执
都是形容词,都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的意思。
“倔强”侧重于不驯服、不轻易妥协,刚强不屈。“固执”侧重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劝告。
1.哥哥是个倔强的少年。
2.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呢?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句: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巫峡多雾。开篇点出了巫峡多雾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细数雾姿。具体描绘了巫峡雾的各种姿态。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由衷赞美。深情地赞美巫峡雾的迷人。
作者主要介绍了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跑马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巫峡雾的喜爱之情。
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描绘了巫峡雾的千姿百态,赞美了它的俊秀迷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巫峡雾的喜爱之情。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俊(jùn suō) 
骋(chéng chěng) 
钩(gōu diào) 
湃(pài bài
)
2.选词填空。
欣赏  观赏
(1)巫峡赏雾,如同(    )一幅幅绝妙的绘画。
(2)同学们正在(    )精彩的杂技表演。




欣赏
观赏《巫峡赏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二、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三、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
1.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2.针对朗读的情况,作简短的点评。
3.配乐朗诵,进入情境,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四、欣赏巫峡雾的美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雾?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雾,用“我最喜爱()雾,我欣赏它的()。”的句式说话。
1.自主欣赏。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归纳。
五、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以仿造例句。
六、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雾的美景的。
学生回答。明确:第3-7自然段。
2.轻声诵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和课文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是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
二、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
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
(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4)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三、合作解读写“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等的语段。
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参考。
山帽子雾语段:在不改变文意的前提下,将拟人句改为一般的描叙性的句子,试比较有何不同。
半山雾语段:写雾中的小路、黄牛、放牛人有什么作用?
轻纱雾语段:明明是雾在飘动,为什么说“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
江雾语段:找出本段的拟人句,仔细加以体会。
四、声情并茂地集体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蕴涵的情味美。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巫峡雾的美,请你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巫峡赏雾
山帽子雾    大而圆
半山雾     遮山     俊秀迷人
轻纱雾     丝丝缕缕   秀美多姿
江雾      随江潮而起  如诗如画
跑马雾     气势好生了得 如梦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