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实录)
小榄镇永宁中学 李育钦
师说:(复习,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洲和大洋”的知识,老师先考一考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指图,学生回答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师说;(导入)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课件展示“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讨论。)
生答:我认为地球“活动论”是对的。
师问:你认为地球“活动”的表现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生答:火山和地震。
师说:不错。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剧烈活动的表现。那么火山、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些地球的奥秘。(课件展示课题“海陆的变迁”)。【出处:21教育名师】
师问: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它的原意是什么?
生答:海陆变迁。
师问: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生答: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师说:正确。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一共有3个,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这两种原因会造成大规模的海陆变迁,不过我们很难感受得到,因为它的过程十分缓漫。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变迁规模相对小得多,但我们可以看得到。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教材图2.10——图2.12 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师问: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会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生答: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
师问:为什么在台湾海峡的海底会发现古森林的遗迹?
生答: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或者海平面上升,使陆地变成了海洋。
师问: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国土是从大海中取得的,它通过什么途径从大海中取得土地?2-1-c-n-j-y
生答:填海造陆。
师说:(承转)从刚才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海陆的变迁。但在100年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是谁突发奇想,提出地球“活动论”呢?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来源:21cnj*y.co*m】
(学生阅读课文P34—36的内容,寻找答案)
生答: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师问:魏格纳偶然从世界地图上发现了什么,让他产生了大陆漂移的猜想?
生答: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凹凸非常吻合。
(教师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给学生直观感受。)
师问:只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凹凸非常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21*cnjy*com
生答:不能说明,因为有可能是巧合。
师说:不错,为了证实大陆漂移,魏格纳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吻合的证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证据是否合理。【版权所有:21教育】
师问:(课件展示“拼合大陆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和“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图片)相邻大陆的古生物化石、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就好比一张撕碎了的纸,拼合以后,印刷文字和行列还能一一对应,这说明什么?
生答:说明它们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师问:(展示“海牛和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海牛和鸵鸟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是怎样到达大西洋彼岸的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生答: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大陆发生漂移分离,使原先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也分开了。
师说: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你们认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仅仅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生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师说:那我们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课件展示“大陆漂移说的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把空格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生答:1、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2、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师说:非常正确。(课件展示排序混乱的“大陆漂移”示意图)请根据你们的理解,说出地球上海陆分布变化由早到晚的顺序。www.21-cn-jy.com
生答:② ① ③
师说:判断正确。(课件展示排序正确的“大陆漂移”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大陆漂移示意图,推测一下大西洋和太平洋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www-2-1-cnjy-com
生答:大西洋不断扩张,太平洋不断缩小
师说:正确。科学家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已经测出大西洋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印度半岛的位置与两亿年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答:两亿年前印度半岛位于南半球,现在已经漂移到北半球与亚欧大陆拼合在一起。
师问:(展示“南极大陆矿产分布图”及有关“煤炭形成的知识”)为什么说“现在南极大陆的气候几乎不支持绿色植物生存”?
生答:因为南极大陆位于寒带,气候终年寒冷,绿色植物难以生存。
师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极大陆的煤矿非常丰富,谁能解释“在寒冷的南极大陆为什么会有煤层”?
生答:说明南极洲原来的位置不是寒带,曾有茂密的森林,它是才后来漂移到现在位置,古森林被埋在地下,演变成煤炭。
师说:分析得很有道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地理现象,还可以根据它预测未来海陆分布的变化,是一个伟大的学说。但是,他的这个假说刚提出的时候,人们却认为是十分荒谬的。为什么?
生答: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
师说:是呀,要不是魏格纳敢于对人们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大胆创新,也许我们今天都还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呢!但当时的人们不能接受这个假说,魏格纳怎么办呢?
生答: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考察,却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了。
师说:真遗憾!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了。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答:他为了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是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一大进步。但是,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37—38的内容,继续寻找答案。
生答: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师问:板块学说的方要内容是什么?(课件展示“板块学说”的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把空格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生答: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师说:(课件展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全球分为哪六大板块?
生答: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师问:几乎全部部位于海洋的是哪个板块?
生答:太平洋板块。
师问: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主要位于哪个板块?
生答:印度洋板块。
师问: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
生答:板块运动方向。
师说:(课件在图中“圈出”两组板块的运动方向)板块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这两种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21cnjy.com
(学生用手势比划)
师说:不错,从同学们的手势可以看出这两种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大家想象一下当两大板块发生“← →”运动时,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答:分裂。
师说:不错。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张裂运动”。 那么当两大板块发生“→ ←”运动时,地表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答:碰撞。
师说:不错。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碰撞挤压”。下面请大家观看两组动画,看看 “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使地表产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动画演示)
生答:张裂运动使地表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会使海洋缩小甚至消失,还会形成高大山脉。
师说:非常正确。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地球上的实例。(课件展示“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示意图)根据测量,东非大裂谷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为什么呢?21*cnjy*com
生答:因为红海两侧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师问:(展示“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答:因为地中海两侧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师问: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呢?
生答: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师问:(展示“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生答:板块交界地带,因为地壳比较活跃。
师问:你知道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在什么位置吗?请在课本图2.19中相应的位置填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填图,指图)
师问:(在图中显示“日本”、“台湾”的位置)日本、台湾特别多火山地震,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地壳比较活跃。
师说:正确。那么,中国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呢?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地震是哪一次?
生答:因为中国正好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间,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汶川地震。21教育网
师问:(展示“汶川地震”图片)请分析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汶川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师说:正确。地震带来的灾害有哪些呢?(播放录象或展示图片)
生答: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坏、山体崩塌、滑坡等。
师说:不错,如果人们了解地震知识,就可以减少一些生命财产的损失。你知道地震发生的前兆吗?
生答:老鼠搬家往外逃,鱼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鸭不下水,猪乱拱,狗狂叫;地下水升温等。
师说:当大家发现上述异常现象时,就要向有关部门报告,让人们有所警觉。那么,地震发生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才恰当呢?(课件展示一些措施,让学生判断)
生答:应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就地避震,待主震过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室外空旷处。
师说:看来同学们具备的地震知识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作一个小结。
(课件显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师生共同回顾小结)
〖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班的学生可以安排以下题目进行抢答比赛: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气候的变化
C、大量的水土变化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形成裂谷 B、形成低谷 C、形成海洋 D、形成高山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4、经常发生地震的台湾岛处在两大板块交界的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5、下列表述不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内部较稳定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D、大西洋是板块间相互碰撞形成的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说明海洋可变为陆地
B、地震、火山活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地形
C、台湾海峡底部有古代森林遗迹,说明陆也可变为海洋
D、大地非常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7、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国土狭小 B、日本经济发达动
C、日本人口众多 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 )
A、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是固定不变的 C、由板块拼合而成 D、由陆地和海洋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澳大利亚所处的板块是( )
A、大西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21·cn·jy·com
10、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可以解释它的原理是( )
A、板块构造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力学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