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黄毯悄然换绿坪,
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
卧唱敖包待月明。
第十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2016版新教材七年级(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2、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整体感知一、蒙古的发展——成吉思汗统一草原
二、蒙古灭西夏和金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四、文天祥抗元
问题探究1)蒙古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2)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3)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文天祥还要抗元,这种行动对吗?值得学习吗?
要点呈现1)蒙古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蒙古的发展——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蒙古的历史:
先祖为伏羲之后——东夷
夏朝时为诸侯,商灭夏后
北迁与胡族融合形成——室韦室韦:
北魏时与契丹同类
突厥强大后依附于突厥
唐强大时归唐
契丹崛起后,被迫西迁北移,改称蒙兀
辽建立后,称其萌古女真时期,草原上的室韦分为16个部落部落之间战争不断,最终被铁木真统一,形成蒙古族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成吉思汗并非草莽
否则,怎能建立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
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
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成吉思汗——铁木真
蒙古国开国君主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
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
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
之后被密葬 成吉思汗真的如毛泽东所说
是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
出身蒙古贵族(孛儿只斤)
-----能够成为部落首领的基础铁木真能够统一
蒙古草原的原因:父亲也速该纷争中离世,
触动了年幼的铁木真,使他决心统一草原二、铁木真拥有伟大的人格魅力
——善待弱者所有部落都在争夺地盘,残杀弱者时铁木真允许投奔他而来的
弱势氏族饥饿者参加围猎,
并将大部分猎物分给他们弱肉强食是蒙古草原的王道,
但要统一草原,想称霸世界,必须——拜克烈部首领
王汗为义父,
壮大自己势力联合王汗
消灭强劲对手
札木合的部落一、睿智勇敢,有远见,善谋略
铁木真能够统一
蒙古草原的原因:三、铁木真建章立制,
为组织的成长提供支撑,实行
——千户制度四、铁木真建立自己
直控的精锐武装
——怯薛(护卫军)八、铁木真善于学习先进,弥补不足
——善待技术俘虏
集中中原工匠制造兵器战具五、铁木真将骑兵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
——军队盔甲皮制,
一人配备四匹战马南宋徐霆评价蒙古军队:
“来如天坠,去如电逝”六、铁木真治军严明
——下达的命令要绝对服从七、铁木真重视团队发展
——抛弃伤兵受处决
知识点: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
建立政权——蒙古国
铁木真被推举为 成吉思 汗。成吉思:译为“大海”
成吉思汗,即拥有四海之王。为使自己真正拥有四海,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军团
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拓疆之征要点呈现从此,蒙古作为一个民族
登上历史舞台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蒙 古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开拓出来的疆域
蒙古灭西夏及金成吉思汗拓疆之征第一步——南下
成吉思汗南下路线↙↙↙灭西夏灭西辽灭金
蒙古灭西夏及金然而,成吉思汗止步六盘山
——攻西夏时病逝成吉思汗成为一代天骄,
令人敬畏的不仅是他生前的战绩显赫,更重要的是他对死后的战略安排
——料事如神
蒙古灭西夏及金成吉思汗安排部下秘不发丧
——轻松攻下西夏成吉思汗还交代:
借道南宋,双方夹击,金朝可灭 成吉思汗临终遗言,相继应验
——灭夏亡金
蒙哥但成吉思汗没有预料到一件事
——灭亡南宋的进程是最缓慢的成吉思汗最瞧不起的身单力薄的汉人
居然是最难缠的劲敌——南宋
让成吉思汗的子孙用半个世纪才征服并且,
在进攻南宋时,
伤亡惨重,
还失去了领导人
——可汗蒙哥蒙古灭南宋
蒙哥的战地阵亡,
成就了一个帝王的霸业
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元朝材料:
人类远祖阿丹以来迄于今日为止
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马可.波罗
忽必烈:
1260年—1270年,蒙古国可汗
1271年起,元朝开国皇帝 元朝的建立忽必烈接受
汉族先进思想,
施行汉化改制
将蒙古汗国改造成
中原王朝模式——创年号中统
建立元朝
忽必烈为什么愿意接受
汉文化来发展蒙古?问题探究与经历有关——作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时
与汉人接触,任用汉人治理,效果好忽必烈青年时期就受身边儒士影响
改变了他的政治倾向——对汉文化认同
至元二年……衡乃上疏曰“……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幽燕食寒,蜀汉食热,反之则必有变。以是论之,国家之当行汉法无疑也。
——《元史》
(注:许衡,蒙元时著名理学家)材料:“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
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忽必烈为什么要用元
作为朝代的名字?问题探究 “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
——《元史》忽必烈本人愿意学习汉文化
每晚让人教他《尚书》《大学》《易经》等 创年号——建元中统
标志着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
改造蒙古汗国迈出一大步
○大都 改国号的第二年,
忽必烈便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
忽必烈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敏感,
接受汉族知识分子郝经建议——
迁都到大都(北京)
为元朝最终实现统一,进一步控制
整个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忽必烈为什么要迁都到大都?材料:
“定都邑以示形势,今日于此建都,固胜前日,犹不若都燕之愈也。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夫燕、云,王者之都,一日缓急,便可得万众……形势既定,本根既固,则太平可期。”
——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
迁都后,
忽必烈继续他的伐宋之征1276年,
宋都临安被攻破——南宋灭亡
忽必烈的元军
继续围剿南宋的残余势力元朝的统一面对强大的外族入侵
虽已国破家亡 视死如归的中原志士
在文天祥的带领下
进行了英勇抗争谱写了一曲
大汉民族抗击外辱
荡气回肠的壮丽悲歌
文天祥:
南宋抗元将领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阅读P50
知识拓展:文天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军进逼临安时文天祥散尽家财
招募三万士兵连夜赶去救援被俘后,严词拒绝元军的劝降,最终被杀害。临安被攻陷后,
与陆秀夫、张世杰等继续抗元文天祥抗元这是文天祥被俘押解大都途中,在珠江口外,写下的著名诗篇
元朝的统一1279年,元军彻底攻灭南宋残部
——元朝统一了全国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的统一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那么对于文天祥誓死抗元的行为,你怎么看?文天祥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合作探究从民族的角度讲,文天祥抗击外辱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梳理一、蒙古的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二、蒙古灭西夏和金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忽必烈建立元朝 迁都大都 统一全国
四、文天祥抗元 《过零丁洋》《正气歌》
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交流展示
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
唐——统一多民族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
元——统一多民族拓展延伸
1.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
A.元朝 B.隋朝
C.辽 D.金
2.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AB课堂练习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
A、统一全国 B、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 D、起兵抗元
C
4、除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文天祥还有那些作品?
5、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文天祥却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主要是因为
A、坚决抗元 B、忠于南宋王室
C、写下了千古名篇 D、有崇高的气节
D《正气歌》课堂练习
教师寄语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
智者必怀仁。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