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荷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赏荷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5 20:26:56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赏荷(四篇)
1.读懂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作家们在描绘荷花时看到的美丽情景。
2.感受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姿多彩的美。(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读课文,说说四位作者笔下的荷花、荷叶各有什么特点。
二画:作者是怎样把荷花或荷叶的特点描写清楚的?
四悟:通过对这组文章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
三思:作者只是在欣赏荷花或荷叶吗?还有何写作目的?
核心问题:同样写荷,四位作者各是从哪些方面着笔描写来表达情感的?
赏荷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荷花(节选)—叶圣陶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思考:荷花有哪些姿态?作者怎样把这些姿态写清楚的?
荷花有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有花瓣儿全都展开的,还有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
作者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荷花的这些优美姿态。“冒”字写出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得很有动感,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花骨朵儿即将开放的姿态。
探究(难点):作者要写的是池中的白荷花,为何还要提到张家挂着的齐白石画的荷花?
此处将满池荷花这幅“活画”与齐白石的画进行对比,一方面说明荷花的美无法形容,另一方面则对其创造者充满了无限的赞美。“那画家是谁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大自然就是身怀绝技的画师。
荷花(节选)—汪曾祺
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侧,雨水流泻下来。
下雨时,雨打荷叶,悦耳动听;雨停了,水珠如银,浑圆流转。一个比喻句把碧荷滚银珠的情景描写得生动传神。一个“流泻”,凸显了荷叶上水珠如水银般摇晃的动态美,突出了荷叶的特点,充满了神奇和美好。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比喻
什么是比喻?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有什么作用?
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雨荷—冰心
探究:作者看到荷叶慢慢地覆盖在红莲上面,联想到了什么?
作者看到荷叶覆盖红莲,就像此刻自己坐在母亲旁边一样,这一自然现象触发了作者的情思,联想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护,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感激之情。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思考(重点):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是比喻的手法。作者由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而想到母亲为子女的成长无私地奉献,一路遮风挡雨。她们甘于默默奉献的伟大品质是多么的相像!因此作者认为母亲就是荷叶,“我”就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yìn)庇(bì)?
“心中的雨点”比喻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烦恼等;“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比喻母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伟大的爱。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荷叶—席慕蓉
后院有六缸荷,整个夏天此起彼落开得轰轰烈烈,我只要有空,总是会去院子里站一站,没时间写生的话,闻一闻花叶的香气也是好事。
“此起彼落”和“轰轰烈烈”写出了荷花开得茂盛、热闹的样子。
“只要”“总是”“站一站”“闻一闻”和“也是好事”这些词语,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积累:
这长势良好的荷花,让你想到哪句描写荷花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句话直接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点明人生不应过于急功近利,被短暂的幻境陶醉,而应厚积薄发,获得生命的最大成功。为下文设疑埋下了伏笔。
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底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时刻才是我应该尽量舒展我一生怀抱的时刻呢?怎么样才能感觉到极高极高处阳光的呼唤呢?
探究: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是要表达什么?
这是作者由前面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之后的进一步思索,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探寻。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诗歌,感受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叶圣陶的《荷花(节选)》一文,作者由荷花的样子入手,从整体写到局部,条理清楚地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同样写荷,四位作者各是从哪些方面着笔描写来表达情感的?
汪曾祺的《荷花(节选)》一文,则是从荷花的生长过程着笔,描写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以及作者的思考,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冰心的《雨荷》一文,作者由雨中白莲与红莲的不同情状开始着笔描写,从而观察到荷叶护持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移情于景,讴歌了伟大的母爱。
席慕容在《荷叶》一文中以一位女性特有的细腻眼光,选取的是小荷叶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然后由这一现象联系生活,得出生活的哲理:人生不应过于急功近利,被短暂的幻境陶醉,而应厚积薄发,获得生命的最大成功。
1.一读:读课文,说说四位作者笔下的荷花、荷叶各有什么特点。
叶圣陶笔下的荷花清新美丽,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汪曾祺笔下的荷花朴实、真实,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冰心笔下的荷叶于风雨中展现勇敢慈怜的一面,打动人们的心。席慕容笔下的不同时期打开的荷叶对比鲜明、描写细致,启发人们获得生活的哲理。
串珠问题:
2.二画:作者是怎样把荷花或荷叶的特点描写清楚的?
四位作者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设问),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笔下荷花、荷叶的特点表现得清楚鲜明。
3.三思:作者只是在欣赏荷花或荷叶吗?还有何写作目的?
四位作者均不只是在欣赏荷花或荷叶,而是通过想象和联想,移情于景,借荷喻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写自己的思考和志向。
4.四悟:通过对这组文章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
(1)学习了作者借物寄情的写作方法,感受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妙处。
(2)跟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美丽的景色,体会到了“赏荷”背后蕴藏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荷花(节选)—荷花之美—热爱大自然 
汪曾祺—荷花(节选)—生命历程—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冰心—雨荷—亲子之情—赞颂母爱 
席慕容—荷叶—荷叶长势—对人生的思考
赏荷(四篇)
荷花荷叶
多姿多彩
课文结构
叶圣陶的《荷花(节选)》,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主旨
汪曾祺的《荷花(节选)》,以灵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冰心的《雨荷》,由雨中荷叶护持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对红莲的遮蔽来比喻伟大的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护。
席慕容的《荷叶》,“我”由发现出水面到某一高度才打开的荷叶是好荷叶这一现象联想到人生的境界:太早的炫耀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对生命的追求和憧憬。
推荐阅读
荷塘月色(节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
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王昌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南朝乐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国学诵读
【与荷有关的神话人物】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因经常手持荷花,故雅称“何仙姑”;哪吒死后他的师傅用莲花莲藕为他重塑身体,他与荷花渊源不浅。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荷花的别称】
莲花、芙蕖、菡萏、水芙蓉、水芝等。
【中国十大名花】
梅花、牡丹、菊花、荷花、月季
杜鹃、茶花、兰花、桂花、水仙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隐逸君子所推崇的代表。植物之美,令人如痴如醉。课下请同学们走进更多的描写植物的文章,去品味、去感受它们别样的美!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徘徊(pái fēi)   挨挨挤挤(āi ái)
花骨朵(gǔ gū)
姊妹
(zǐ zī)
荫庇(bì bǐ)
侏儒(xū rú)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
2.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
3.没有根底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
..
..
..
似乎
密集
沉醉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   )
2.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
3.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
比喻
设问
拟人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庭院里有并蒂的莲花。庭院里有三蒂的,四蒂的莲花。(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院里不但有并蒂的莲花,还有三蒂的,四蒂的
莲花。
这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共22张PPT)
赏荷(四篇)
1.会认5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想象作家们描绘的荷花美景。(重点)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著名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走进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人,中国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23年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主要作品:《樱花赞》《往事》《南归》等。
席慕容:生于1943年,蒙古族,当代诗人。
主要作品:《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





yāng
我会认
huái
pái
yìn

荫庇  
坼裂 
 倾侧
姊妹
徘徊
攲斜
yìn
chè
易读错字
qīng

pái
huái


āi(挨个儿 挨近)
ái(挨饿 挨批)

gū(花骨朵儿 骨碌)gǔ(骨头 骨气)
多音字
坼裂:
流泻:
徘徊:
理解词语
裂开。
造句:干旱持续了两个月,土地坼裂了,人们期待一场好雨。
(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造句:一缕阳光从窗口流泻下来。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
造句:
他独自在江边徘徊。
他为选择走哪条路而徘徊。
攲斜:
慈怜:
荫庇:
肥润:
理解词语
倾斜;歪。
造句:攲斜的树枝上开满了美丽的梅花。
慈爱怜悯。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造句: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不能总是生活在父母的荫庇之下。
肥美润滑。
挨挨挤挤:
轰轰烈烈:
理解词语
形容非常拥挤。文中形容荷叶相互间靠得很近。
造句:秋天到了,花园里的菊花开了,挨挨挤挤的,非常漂亮。
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文中指荷花开得非常茂盛、热烈的样子。
造句:爸爸这几年吃苦耐劳,紧抓商机,他的事业干得轰轰烈烈的。
陶醉 沉醉
两个词语都指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陶醉”多指沉浸在美好的景象中。“沉醉”原指大醉,也指沉迷于想象、某种氛围中。
1.每次去黄山旅游,我都会陶醉于“黄山四绝”的美妙风景中。
2.过春节时,乐乐沉醉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句:
点击
听朗读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课题
作者
荷花独特的美(或特点)
表达的思想
《荷花》
叶圣陶
《荷花》
汪曾祺
《雨荷》
冰心
《荷叶》
席慕蓉
形状-颜色,整体-局部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想象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描绘了生命历程、语言极其简洁
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借景抒情、以莲喻人、结构严谨巧妙
联想到母爱
用对比手法探问生命的意义,蕴含深刻
由荷叶的样子想到人生的境界
本文选了四篇有关荷花的短文,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到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姿多彩的美,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藕秧子(yāng yàng)  徘徊(pái
huái pài
huí)
荫庇(yìn
bì yīn
pì)
花骨朵(gū gǔ)


..




..
2.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给新字组词。
例:央( 秧 )
秧苗
非(   )________ 回(   )________
阴(   )________
比(   )________
__________
排 
排队
 徊 
徘徊
荫 
荫庇
庇 
庇护
3.选词填空。
【陶醉  沉醉】
(1)每次去游览风景名胜,我都(    )于山川美景之中。
(2)小明(    )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
4.写出下列句中用的修辞手法。
(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
(2)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
陶醉
沉醉
拟人
设问
5.按要求写句子。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底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都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示例:虽然大雨淋湿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但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我们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
(3)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的叶子,实在令人心疼。(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挨挨挤挤的,碧绿的面,淡绿的底。(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子令人心疼。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赏荷(四篇)
教案
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积累四个片段中的优美词句。
能力:读懂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作家们在描绘荷花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情感:感受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彩多姿之美。
重难点:感受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彩多姿之美。
教具:搜集图片、课件。
教法:读中感悟。
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倒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赏”字展开学习。
二、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把文章读流利。
三、初步想想每个片段是怎样写荷的?把自己的理解与疑惑写在课本上。
四、1.抓住文章中你觉得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地方。说说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有感情的朗读。
五、植物之美各有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作家眼里也各有不相同的地方,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课题
作者
荷花独特的美
表达的思想感情
《荷花》
叶圣陶
《荷花》
汪曾祺
《雨荷》
冰心
《荷叶》
席慕容
六、在四个片段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多读几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认读课文重点生字词。
2.积累课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
3.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课外阅读更多写荷的文章或诗歌。
2.画一画,选取其中的一个片断,画一幅荷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