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推敲》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13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共27张PPT)
电影《话说长江》插曲
推
敲
13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贫寒、拜访、妥帖、恰当、斟酌”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重点)
唐
“广”横短,撇向左长伸,里面的中横长。
táng
我会写
岛
“山”写得扁一点,
偏左。
dǎo
贫
“八”要写大,“刀”要写小。
pín
尚
“ ”的点、撇呼应,下部“冂”呈方形。
shànɡ
骑
右上部的“大”要写得稍小些。
qí
驴
“马”的竖折折钩要与“户”的撇相避让。
lǘ
返
“反”捺变点,“辶”捺要平。
fǎn
恰
右部“合”的撇捺不宜过长,角度要适当。
qià
仪
“亻”窄长;“义”撇捺舒展,点写得偏上。
yí
仗
左部撇较短,右部撇、捺要迎让。
zhànɡ
拜
僧
妥
帖
韩
斟
酌
貌
bài
sēng
tuǒ
tiē
hán
zhēn
zhuó
mào
我会认
门闩 皎洁 妥帖
shuān
tuǒ
易读错字
jiǎo
当
dāng(当然
当场)
dàng(当铺
当成)
冲
chōng(冲刺
冲撞)
chòng(冲着
冲劲儿)
多音字
皎洁:
斟酌:
犹豫不决:
理解词语
(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造句: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拿不定主意。本课指贾岛拿不定主意,不知用哪个字好。
造句:在首饰柜台前,她犹豫不决,不知买哪件更好。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介绍。写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具体介绍。写“推敲”的来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影响及意义。写后人把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出了“推敲”的引申义。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说一说文中哪句话解释了“推敲”的含义?
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讲的是: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可是他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深山中,朋友却不在家。他留下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这样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其中是用
“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不想冲撞了京城大官文学家韩愈的官轿。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相告。韩愈就指点他用
“敲”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贾岛听了心服口服。
1.看拼音写词语。
táng
cháo
hé
shɑng
máo
lǘ
wǎng
fǎn
pín
hán
qià
dàng
yí
zhàng
qí
chē
唐
朝
和
尚
往
返
毛
驴
贫
寒
恰
当
骑
车
仪
仗
2.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用“____”画出来。
月光(洁白 皎洁)
月夜(宁静 平静)
发现(问题 题目)
反映(意见 建议)
印象(深刻 深厚)
著名(诗人 朋友)
3.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 即时 访问 拜访
(1)贝多芬( )创作了《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天,妈妈( )了小明的语文老师。
拜访
即兴
4.按要求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1)“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敲”字能够表明来访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当时,已经是深夜,直接推门不礼貌。“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绿”字用得好,它把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给人以动的感觉。
5.学了课文我会填空。
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_______”。这一典故出自我国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推敲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共30张PPT)
推
敲
13
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这个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体会诗句中用“敲”的好处。(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读课文,说说诗句中“敲”比“推”好在哪里。
二画:画出描写贾岛神态、动作的关键词句,从中你觉得他有怎样的品质?
四悟:你从贾岛和韩愈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思:怎样讲述《推敲》这个故事才能做到入情入境?
核心问题:“推敲”的引申义
是怎样来的?
认真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sēng)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tuǒ)帖(tiē),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在归途中,边走边想,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他在词句的锤炼上很下功夫。“或许”一词看出贾岛并不能断定哪个字更合适。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hán)愈在仪(yí)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做官”点明了韩愈的身份。“纷纷避让”表明仪仗队的到来已经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可是贾岛毫无察觉,完全沉浸于诗境。“比比画画”写出了贾岛的专注和认真。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shuān),也不能莽(mǎng)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mào)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过了一会儿”说明韩愈经过了认真的思索和慎重的选择。“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韩愈从当时环境和诗词手法上,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的主张,真是入木三分,入情入理。
阅读方法解密:抓关键词品读句子
什么是抓关键词品读句子?
抓取关键词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味,就叫抓关键词品读句子。如:“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主要理解“衬托”这个词语的意思。“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怎样判断这种方法?
抓句子的关键词。
拓展:
你有同学说:“推敲词句是作家的事,我们小学生写作不必这么辛苦。”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要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不管是作家还是小学生,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用准词语,才能写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而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相信你还有更多的理解,说一说吧!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本文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即贾岛月夜访友不遇,写下《题李凝幽居》一诗;然后写事情的发生,即贾岛在返回长安途中,斟酌用“推”还是“敲”,一路吟诵,反复思考;接着写事情的高潮,即贾岛误闯韩愈的仪仗队,被带到韩愈面前;最后写事情的结局,韩愈与贾岛一起思索,并告诉贾岛用“敲”字更好。“推敲”的引申义由此而来。
“推敲”的引申义是怎样来的?
1.一读:读课文,说说诗句中“敲”比“推”好在哪里。
“敲”字能够表明来访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当时,已经是深夜,直接推门不礼貌。“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串珠问题:
2.二画:画出描写贾岛神态、动作的关键词句,从中你觉得他有怎样的品质?
“比比画画”“一边吟诵,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等等。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三思:怎样讲述《推敲》这个故事才能做到入情入境?
要把故事讲述得自然生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用普通话,不要用方言土语;要注意口语化,不要像读书,背课文;要入情入境,不要事不关己,语调平淡;要投入,深入想象“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体会贾岛思考是用“推”还是用“敲”的犹豫不决;感受贾岛被两个差人带到韩愈面前的紧张;还要体会韩愈对贾岛的宽容与指点,以及贾岛对韩愈的尊敬与钦佩。
4.四悟:你从贾岛和韩愈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
贾岛作诗时,能够为一个字进行反复思考,认真琢磨。韩愈作为一位官员,能够礼贤下士,与贾岛一起推敲文字,可见他的胸襟宽阔。在学习中,我们既要学习贾岛推敲文字的专注和认真,又要学习韩愈的宽阔胸襟。
课文结构
推敲
简介贾岛:
家境贫寒
出家为僧
专心致志做学问
胸襟宽阔帮他人
“推敲”的来历
访友不遇—留诗
斟酌“推”“敲”—痴迷
误闯仪仗队—赔礼
韩愈说主张—定:“敲”
引申义:
斟酌文学
本文通过讲述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千锤百炼为一“绿”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做官时实行变法改革,历经磨难。晚年在钟山定居,江南明媚的湖光山色抚慰了他劳累困顿的心。他寄情于山水,写了许多歌咏江南青山绿水美景的名篇佳作。
后来,朝廷又招他去京城做官。王安石怀着眷(juàn)恋的心情乘船渡过了长江,来到瓜洲。船停下了,回首望去,依稀可见江对岸的京口(今镇江市)。啊,钟山只不过在数重山之外,但是却可望而不可及了!王安石怅然,情不自已,写下了一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拿起朗读一遍,圈去“到”,在旁边注上“不好”二字,于是闭目吟哦,提笔写下“过”字。又读一遍,还觉不妥,改为“入”。“春风又入江南岸”
——“又入江南岸”?王安石摇了摇头,江南的春风不是这样凌厉的。他圈去了“入”字,撂(liào)下笔,长叹了一声,走出船舱。
滔滔的江水拍击着船舷(xián),滚滚的思绪充溢在胸间。王安石遥望江南,忽然想到,何不换成“满”字。他急进船舱,提笔把诗的第三句改为“春风又满江南岸”。他一边写一边读,刚写完,立刻又把”满”字圈去了——是啊,江南要是“满”春
风了,还有什么韵味,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再说,春风是不见踪影的,用“满”
来形容春风也不确切。
王安石反复修改,换了十几个字,总是不满意。直到想出了“绿”字,这首诗才算完成。春风无迹可寻,但春风一至,江南倏忽绿了,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绿”字描绘了江南春风的气韵,引出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情和景,和谐地融和在一起了。
于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文学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锤百炼炼字炼意,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wò)故山秋。(《题诗后》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shuāng)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贾岛)
国学诵读
【郊寒岛瘦】
唐代孟郊、贾岛之诗,清峭(qiào)瘦硬,好作苦语,故有此谓。孟郊的诗多清寒,贾岛的诗多清瘦。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代诗人贾岛为了诗中一个字,仔细斟酌而误入韩愈仪仗队,两人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对诗的认真态度和钻研精神。
读了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推敲”的故事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写文章时要反复推敲斟酌字句,看哪个词语放到句中更合适,句子用什么语气表达更恰当;这个故事还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谨认真。
推敲
拜访
妥帖
恰当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斟酌
宽恕
思索
衬托
不知不觉
犹豫不决
词句积累。
教师点拨: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把它们抄写在积累本上,试着运用。
一、书法练功房。(看拼音,写词语)
qí
lǘ
yí
zhànɡ
qià
sì
tánɡ
cháo
pín
hán
hé
shɑnɡ
骑
驴
仪
仗
恰
似
唐
朝
贫
寒
和
尚
二、
给加点字注音。
1.我正在斟酌( )诗里的一个字眼,无意间冲撞了大驾。
2.我觉得这样说话有些不妥帖( )。
3.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
4.爷爷要去拜( )访他的老战友。
5.我们不要以貌( )取人,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
﹒
﹒
﹒
﹒
zhuó
tiē
sēng
bài
mào
三、给下列画横线的词语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1.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 )
2.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
3.这首诗中如果用“推”字,有些不够妥帖。( )
妥当
推敲
贫困
四、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不巧
这天李凝不在家
贾岛就把一首
题李凝幽居
的诗留了下来
2.韩愈问
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