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主要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còu),百货骈阗(tián)”的市井风情。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原 因(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 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2)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顺治帝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
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其一,宣布垦荒归己,由政府发给
垦荒者印信执照,明确产权,
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
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
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
种,永准为业”。有主荒田,令原
主开垦,官给牛、种。后又作了补
充规定:“如有主荒田,原主不能
开垦,地方官另行招人耕种,给予
印照,永远承业,原主不得妄争”。
顺治十四年,又宣布将“永远承业”
改为“永为己业”。开荒执照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 表 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乾隆末年,比明朝盛世时期增加近3亿亩(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修建堤坝、渠堰、海塘。(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也有了较大提高。清朝耕织图清朝治水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 意 义(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农业生产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陶瓷等方面。(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佛山镇手工工场达2500家。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商 业(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晋商学而优则贾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乾隆时期,专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开设“票号”。
票号徽商贾而好儒
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儒商是属于有知识、有道德、有谋略、会赚钱的人。
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前门街市图《盛世滋生图》局部《盛世滋生图》局部三、人口的增长1、原 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三、人口的增长2、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庞大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达标检测1.清朝前期,重视农业发展的帝王不包括( )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 A.北京 B.扬州 C.苏州 D.杭州 CA3.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4.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达标检测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