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26 17: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北关学校
周立萍
学习目标
1.
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路线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重点、难点)
2.
知道血液循环的意义。(重点)
3.
通过观察、分析血液循环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一、问题导入
  当我们感冒扁桃体发炎时,有时会打针,注射的部位在臀部,那注射进去的药物怎么就到达扁桃体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质运输的路线。
二、探究活动
  (一)复习铺垫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在血液循环中有两个重要器官:血管和心脏,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血管和心脏:
1.在血管的功能后填上该血管名称。
2.在图上标出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名称。
(二)探究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是怎样循环流动。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已有标注,完善图中标注名称,用箭头表示出血流方向。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师引出体循环、肺循环概念,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学生按图说出体循环、肺循环路线。 
 (三)出示血液循环图,师生共同分析:1.动脉血、静脉血区别。含氧多,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是静脉血。2.血液流经身体各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3.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问题:分别在图中找出流动着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心腔和血管。
(四)带着问题观看血液循环视频,思考:
1.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并说明理由。2.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三、课堂练习
1.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2.某同学感冒扁桃体发炎时,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是通过什么具体途径到达炎症部位?
臀部毛细血管→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主动脉→发炎部位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本,画血液循环图,标出各部分名称,用箭头表示出血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