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名篇荟萃
八年级
班
姓名:
一、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豁然(
)
亵玩(
)
箬篷(
)
篆章(
)
决眦(
)
幽咽(
)
老妪(
)
多髯(
)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
。
②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
③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
。
④《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
⑤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
3.对对子。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
②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刻核舟
4.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得代价。”(不可想象)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5.
名著阅读。
①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
(行为),在野猪林义救林冲。
②“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诗简练而隽永,富有哲理。它的作者是
。
③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
(人物)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6.
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⑴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
⑵“□”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
⑶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二、诵读·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7.“离人无语月无声”这句诗勾勒出怎样的环境气氛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次定州
(
)
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1.【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2.【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同“蓄”]素琴一张,弦徽[系琴弦的绳子]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3.用“/”线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环
堵
萧
然
不
蔽
风
日
短
褐
穿
结
箪
瓢
屡
空
晏
如
也
1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
③无案牍之劳形
(
)
④尝著《五柳先生传》
(
)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6.简要说说如何看待文中所反映出的陶渊明或刘禹锡的思想。
(四)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余忆年少时(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9.甲乙两文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写法上加以分析。
(五)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各司一时
②欲购无资
③请已之
④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②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22.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三、表达·交流
23.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过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体验感动、欣喜、自豪……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
请你以“那一天,我 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