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宫博物院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故宫博物院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6 08: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1.关于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一1644)、清(1644一1911)两朝皇宫。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距今故宫有近600年历史。
故宫建筑群,之所以未给人杂乱纷繁、局促拥塞之感,主要因为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和重点突出、简繁得体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这里是皇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皇帝继位、大婚、朝会、殿试及命将出征均在此举行,所以它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充分体现了皇权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轴线上的内廷主体建筑如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虽然也是帝、后经常活动和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实用性甚至超过外朝三大殿,但它们毕竟不是重大活动的中心,所以它们的建筑规模、体量和豪华程度明显逊于太和殿,表现出严格的“内外有别”。再以各殿飞檐的垂脊兽为例,太和殿设置10尊,乾清宫设置9尊,交泰殿设置7尊;而中轴线两侧的东西六宫各主要大殿仅设置5尊。由此不难看出,紫禁城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等级关系,即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这里被明白无误的建筑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了。等级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皇权赖以维系的基础,这其中政治与礼制的内涵,被我们聪明的古代匠人以简洁明快的物质架构昭示于世人。
故宫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2.写作背景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1979年11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这篇解说词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宫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部分(2):总说紫禁城的布局和故宫的特点。
第三部分(3一15):介绍故宫的主体建筑——前朝三大殿和内廷的后三宫及御花园。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3一lO):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前朝三大殿的建筑结构和功能用途。
第二层(11一14):介绍后三宫的功用和基本特点。
第三层(15):介绍御花园。
第四部分(16):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情况。
3.对话文本
(1)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和说明顺序的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依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读者既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课文第l段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宫产生整体印象。它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城”,即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以及地位之非同寻常;故宫又叫“故宫博物院”,是着眼于它的丰富的收藏品而言的;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这就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第2段统观故宫全局,先大笔勾勒出紫禁城的整体布局,然后指出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后文对故宫各建筑物的介绍就充分体现了故宫的上述特点,而故宫的这些特点和它本来是封建帝王的居住地,是大一统封建帝国的象征相适应的。
文章以空间为序。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自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作者是怎样体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剪材特点的
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然后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介绍。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故宫中的每个宫殿也有它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课文一般也是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即先写它的外观,再写它的内部装饰、陈设,有的接着还介绍它的用途,说明它的象征意义。
(3)如何把握故宫的特点
①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③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④艺术风格:
至于故宫所具有的独特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则在建筑材料、彩画、雕饰及建筑物式样上都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如汉白玉石桥、汉白玉栏杆、琉璃瓦、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龙凤雕饰、太和殿民族味道浓郁的造型等。故宫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在故宫的中轴线上,这种严整的布局,以及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同中有异、不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对比与呼应,使得故宫的布局严整而不失于死板,这都是我国传统审美观的表现。
课堂达标
一、语言知识
l.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金(liú)
_____在一起(cuán)
_____香(tán)
金____殿(luán)
_____蓝(zhàn)
_____然(jiǒnɡ)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琉璃(
)(
)
殿檐斗拱(
)
额枋(
)
蟠龙(
)
藻井(
)
坤宁宫(
)
3.解释下列词语。
(1)矫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井然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鎏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
4.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即:_____顺序、_____顺序、_______顺序,本文采用了由_____向_______的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同时采用了先_____后_______的逻辑顺序。
三、重点语句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5.本段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用了七个方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词语看该段的立足点是什么 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加点的“环绕”和“衬托”能否调换位置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强化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角楼(jiǎo)
金銮殿(lán)
矗立(chù)
B.湛蓝(shèn)
重檐(chónɡ)
梁枋(fānɡ)
C.温馨(xīn)
攒钱(zǎn)
妃嫔(pín)
D.翊坤(xǔ)
雍正(yōnɡ)
击磬(qìnɡ)
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_____,建筑_____,布局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河上是五座_____的汉白玉石桥。
(3)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_____。
A.壮观
精美
精致
优美
B.壮丽
精美
精美
悠扬
C.壮美
精巧
精致
动听
D.壮丽
精巧
精致
悠扬
3.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
(3)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
(4)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5.将“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B.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C.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
D.“纳粹为什么要选克拉——”“克拉库耶伐次。”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2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一一殿试的地方。
7.选文第一段用数字“28”“2380”是来说明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第二段哪些地方是对“彩画绚丽”的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三段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段在介绍太和殿时遵循了什么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段整体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括出这几个选段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8题。
凡尔赛宫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l年动工,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主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段,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风姿多态,关不胜收。
13.凡尔赛宫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四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介绍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时,重点介绍了什么 为什么重点介绍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问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一是选用表示空间转移的词;二是选用方位词,先要选准立足点),运用了“总——分一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因此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请你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房屋、大厦或街区,写一则说明片段,要求抓住特点,重点突出,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导解
14故宫博物院
【课堂达标】
1.鎏





2.liú
gǒnɡ
fānɡ
pán
zǎo
kūn
3.(1)强壮有力。
(2)整齐有秩序。
(3)加以衬托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4)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
4.时间
空间
逻辑




5.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6.不能。因为“环绕”是指“围绕”,均匀分布在四周的意思,准确反映了大、小圆珠之间的关系,“衬托”是指为了使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些事物进行陪衬,文中是用流云火焰来突出龙的形象。
【课后强化】
1.C
导解:A项金銮殿(luán);B项湛蓝(zhàn);D项翊坤(yì)。
2.B
导解:可结合原文及词语的不同含义、用法选择。
3.(1)“现存”限制了时间,“最大最完整”准确说明了故宫的面积和现状。(2)“基本”限制了程度,表示差不多,但还不完全一样,表述留有余地。
4.(1)作比较
(2)作比较
(3)列数字
(4)打比方
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是令人惊叹的。
原句为双重否定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赞美,改后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6.D
导解:D项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或停顿,其他三项都表示解释、说明。
7.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
8.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9.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三大殿在紫禁城中的主体地位。
10.从外观到内部设施,从建筑格局到性质作用的逻辑顺序。
11.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12.介绍了三大殿的建筑设施和性质作用。
13.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14.列数字准确说明了凡尔赛宫的规模
15.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大花园优美怡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16.重点介绍了镜廊。因为由两位大师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具有代表性。
17.由外到内再到外的空间顺序。
18.示例:“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一句中“约”字用得准确,表示大约、不确定。文中数字用得大多是确数,如“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准确的数字说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表达交流】
【例文】
踏进修茸一新的广东厅,一股浓郁的南国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大厅以暖色调为主,显得非常明亮。门口是一个巨大的屏风,上面是国画大师关山月的一幅《木棉图》,艳丽的花朵似乎欲破画而出,与整个大厅的格调非常协调。几根巨大的厅柱把大厅烘托得十分高大宏伟,显示出一种威严庄重的气魄;灯池中垂挂下三盏巨大的水晶吊灯,形状像三朵盛开的木棉花,把四周照耀得通明透亮。最有特色的是一处大型的浮雕,画面是数只金黄色的龙舟,寓意广东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大厅维修在所用的石材中,还选用了一种最新型的建筑材料——一玻璃花岗石,不但美观漂亮,而且非常耐用。
简洁、明快、大方,前瞻中见传统,新广东厅不但体现了广东人民对时代的敏感性和对世界文化的兼容性,更显示出了广东人民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