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名师讲析
【文学与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石公,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2.背景资料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21·世纪*教育网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作者通过描摹西湖雪景和湖心亭奇遇,表达了他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2.文章结构
3.对话文本
(1)作者写雪景实为抒真情,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有什么不同别人的心境?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人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www-2-1-cnjy-com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出处:21教育名师】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21*cnjy*com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
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2)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3)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21·cn·jy·com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课堂达标
一、语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更定( ) 拥毳衣( )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对坐( ) 强饮(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日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
4.本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又字______,号______,又号______,______(朝)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重点语句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这个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来源: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强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上下一白 一童子烧酒庐正沸
C.是日 是金陵人
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及郡下,诣太守
2.古诗词中咏雪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你能默写出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文名句吗?至少写出两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1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1教育网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限制“人”的量词一般是“个”,即“一个人”。而本文中却说“舟中人两三粒”,用“粒”作“人”的量词,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开头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及天气状况,透过这些内容,显示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11.知音难寻,而作者却在湖心亭巧遇知音,真是一大幸事。你能替作者写出几联有关“知音”“知己”的古诗文,抒发一下当时的情感吗?请注明作者或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t意不思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2.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竞不忍去湖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景尤不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具体描写“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找出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以“风、霜、雨、雪”中之一为主要描写对象,写一个写景片段,题目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导解
【课堂达标】
l.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2.(1)全(2)这(3)只有(4)罢了 (5)名词作动词,客居,作客(6)等到(7)哪还
(1)湖上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
4.陶庵梦忆 张岱 宗子 石公 陶庵 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
5.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21cnjy.com
6.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www.21-cn-jy.com
【课后强化】
1.D 导解:A项中第一个“白”译为“白色”,第二个“白”译为“酒杯”;B项第一个“一”译为“全”,第二个“一”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C项第一个“是”译为“这”,第二个“是”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D项两个“及”都是“等到,到”的意思。
2.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2)欲把西湖比西
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不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6.(1)古代夜问的计时单位。(2)还。
7.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9.运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写出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大小、状貌,创造出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10与众不同、超尘脱俗。
11.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2.(1)我当时被桃花之美迷恋,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2)绿柳如烟,桃花似雾,一片浓艳,长达二十多里。
(3)月光下的美景尤其不能用言语形容。
13.春景:今岁春雪甚盛……尤为奇观,由断桥至苏堤……艳冶极矣。 月景: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2·1·c·n·j·y
14“此乐”指游湖赏景的乐趣。“俗士”暗指忙于功名利禄而没 有雅兴的人。作者用这句话结尾,是为了抒写自己游湖赏2-1-c-n-j-y
景的乐趣和体会。表达自己寄情山水,愤世嫉俗的感情。
15.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ɡ)末下,始极其浓媚
16.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参考译文】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竞舍不得离开湖上。21*cnjy*com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绔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版权所有:21教育】
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和俗人说呢!
【表达交流】
【例文】
冬天,那压抑多时的风,一下子疯狂了起来。它恨人世间还有冷漠,它狠狠地刮掉树上残留的叶子,卷起地上的黄土,把它们吹得漫天飞散。坐在房间里的人们一个劲地咒骂着风,于是风怒吼起来,像狼嗥,像虎啸,简直是垂死的最后一搏。
渐渐地,风累了,它停止了发泄。突然。它发现人们在齐心合力地扫着落叶,清扫着它刮来的污物尘土,于是风安详地合上了双眼,等待着,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点拨:相同的景物对不同的人来说,感受会截然不同。在林黛玉的眼中风是刀霜如剑,而革命作家高尔基却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因为人们的身份、经历、性格、意志等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外界的态度和感受也不同。就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精神、追求等,不同人物笔下的景物,必然带有他自己的个性色彩。同学们写作文,也要力求在作文中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文章才不落窠臼,从而显得新颖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