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6 08: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萌发(ménɡ) 轩榭(xuān) 丘陵(línɡ)
B.两栖(qī) 褶皱(zhě ) 潮汐(xī )
C.陨石(sǔn) 耗资(hào) 扼制(è)
D.藩篱(fān) 厄运(è) 顷刻(qǐ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大庭广众
B.微不作道 鸡零狗碎 巧妙绝伦
C.因地治宜 长途跋涉 雅俗共赏
D.充耳不闻 无动于衰 销声匿迹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①都市里的升沉荣辱,_______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_____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③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________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④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________。
A.震颤 洞察 寻找 向往 B.震荡 体察 寻找 询问
C.震颤 深察 物色 探询 D.震荡 洞察 物色 向往
4.下列各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B.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C.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D.没有歌声便没有生活,犹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
5.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 B.陶渊明 《归园田居》 诗歌
C.苏轼 《湖心亭看雪》 散文 D.郦道元 《三峡》 散文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犁是“荷花淀派”这一现代文学的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荷花淀》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就是课文中所选的这篇小说《芦花荡》。
B.萨特在他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将历史和现实融合起来,告诉人们: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人们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反对战争,这是美丽的。
C.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游山西村》一诗,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D.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说明文。文中不但写了克隆技术能造福于人类,同时提出它也有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因此提醒我们要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7.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4分,任选两题)
(1)《春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杜甫因感伤国事而发,后人则多借用它来抒写离情别绪。
(2)我们可以用《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形容一个人具有不凡的抱负,立志要超越众人,领导群众。
(3)现今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勉励年轻人好好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消逝,后悔莫及。
8.根据要求填空。(2分)
(1)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自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段文字,用一个句子给“视盘”下定义。(2分)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盯时候,把放录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出来。
“视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场白是指文艺演出、演讲或晚会活动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宜简洁、新颖、活泼。如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2007年5月,清华、北大优秀学生全国巡回演讲团将赴各地演讲。假如由你主持他们在你校的报告会,请你就此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名状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克·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杆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
③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5.概括选文前两段的说明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哪些优良传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请为卢沟桥旅游景点写一则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至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在平凡的岗住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持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明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崇高的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19.揣摩句意。(2分)
(1)“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一句中加点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一语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摘录原文句子回答问题。(4分)
(1)文段主要针对某些青年存在的哪些思想问题进行议论?由此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①思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列举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等人的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列举华罗庚、开普勒等人的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2分)21·cn·jy·com
21.请从自己所知道或了解的文章中找出—个例子加以归纳概括,以证明文段中的某个道理。(3分)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议论文用事实论证时还要注意对事实的分析论述,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证明论点。请从文段中举一个例子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再写两个意思与之相关的句子。(3分)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子,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小集市里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的葱,一定会扯开嗓子吆喝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她极少说话,说,也是轻声细语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角几分”。只有在说话的时候,她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上哪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都有,一年四季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你帮俺看看本子,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住在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跌到沟里,腿断了。娘在家里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们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到我班里来上学吧!”
“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时,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
(文章有改动)
24.本文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限18字以内)(2分)
25.本文从多方面对小姑娘进行细致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倒数第四段是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7.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姑娘忧伤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期望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与导解
1.C导解:“陨”应读“yǔn”。
2.A导解:B项作一足;C项治一制;D项衰一衷。
3.C
4.B导解:比喻、对偶。
5.C导解:《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应为张岱。
6.D导解:A项“之一”和“之二”互换;B项《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的作者是聂华苓;C项《游山西村》没有体现爱国之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①智救“星期五”②大闹野猪林
9.一种可以把图像在屏幕上显现、把声音还原出来且外形像普通唱片的书。
10.五月,鲜花盛开。我们有幸请来了清华北大优秀学生巡回演讲团成员。他们不辞劳苦,带着对百万学子的深深祝福,带着成功的经验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指明成功的方向,同学们,让我们用热情的微笑、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1)大约,大概(2)凄清、冷清(3)向南(4)说出
13.(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无法看到溪水的源头。(2)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子,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www.21-cn-jy.com
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它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参考译文】
【甲】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2·1·c·n·j·y
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21*cnjy*com
【乙】道州城的西面一百多步处,有一条小溪,(小溪)向南流数十步汇入营溪。溪水流经的两岸,全都是怪石,有的斜着,有的嵌入,有的盘屈着,形状多得无法描述。清清的溪流碰到怪石,洄旋、跃起、四溅又注入清流。溪流两岸都是名木异竹,绿枝低垂阴影遮蔽。这条溪如果在山野,那么作为隐居、隐退的人游赏是最合适的;如果说在人群聚居之地,那么可以是城郭、闹市的一处胜境,是悠闲的雅士寻访的园林。然而设州以来,没有人欣赏、喜爱它。(我)徘徊在溪上,为它的美景无人欣赏而感到遗憾。
15.卢沟桥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16.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17.举例子、列数字。
18.示例:通向优美,赏观历史,请来这里——卢沟桥。
19.(1)通往四化征途上的困难 (2)在平凡的岗位上,无志之人碌碌无为,平平庸庸
20.(1)①埋怨条件差,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②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2)艰苦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21.例子:如凡高,他当时也是在艰苦的环境和不为人理解的痛苦中,以执著的精神去争取理想的实现。道理:艰苦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22.例如:在举了高尔基的事例之后,作者进行分析论述:“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这就使事例与论点更加自然、紧密地融为一体,事例更突出、更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3.示例一: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示例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24.小小青葱(或小葱、青葱、小青葱、葱)一个辍学女生(或小 姑娘、小妹妹)边卖菜(或葱)边自学
25.小姑娘具有善良、淳朴、好学、自强的品质。
26.景物(或环境、自然环境) 突出表现小姑娘的淳朴与坚强
27.小姑娘“忧伤”的原因是:为自己的辍学而忧伤,为家庭的不幸而忧伤。她的期望是:能上学和使家庭尽快摆脱不幸(爹能尽快好起来)。
28.略。 导解:只要能结合自强不息精神(或勇敢面对厄运)联系自己实际谈即可。
29.【写作指导】通过阅读材料(晶晶的故事以及“有益的启示”)我们发现,其实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驾驭的,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善待挫折”。写作时只要我们扣住“善待挫折”这一话题来写就可以了,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驾驭的写作方向。写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审好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抓不住这则材料的关键提示句:“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只要你抓住关键句中任何一句来行文都能在审题上占得先机。
【例文】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头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成名就。
电灯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
上千次失败更让他充满对光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袁隆平,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郎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多彩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娑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五、神六”的升天,祖国的辉煌。
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
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风景这边独好”的自信;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洒脱。
晶晶摔了一跤分清了左右的经历,也使我们明白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佳作。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确立了文章的主题之后,作者运用排比段落将大量的事实论据展示出来很好地证明了论点。而且作者思维活跃,知识广博,
所引材料对比鲜明,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语言流畅,句式灵活,尤其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有效地增强了行文的气势;大量富含哲理的佳句,更为全篇锦上添花。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吾德馨(xīn ) 案牍(dú) 既出(jí) 鲜有闻(xiǎn)
B.豁然开朗(huò) 甚蕃(fán) 峨冠(guàn) 多髯者(rán)
C.石青糁之(sǎn) 壬戌(rén)(xū) 决眦(zì) 逾墙走(yú)
D.生曾云(cénɡ) 濯清涟(zuó) 邺城戍(shù) 泣幽咽(yiè)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当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病终 寻向所志
4.填空。(9分)
(1)从《大道之行也》可知,“大同”社会的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此纲领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二字。21cnjy.com
(2)“阴阳割昏晓”中“阴”指____________,“阳”指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绝境”“间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湖壮观景象的诗句。www-2-1-cnjy-com
(5)周敦颐写莲花不为世俗恶习所污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l题。(16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在大同社会中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反映在大同社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三方面?请用原文回答。(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同社会的纲领性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达的是何种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概括地回答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日:“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日:“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日:“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1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羊子尝行路 何岳尝夜行
B.还以与妻 因托以寄去
C.还以与妻 遂以还之
D.羊子感其言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清净之莲
(1)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头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心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独地站立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叉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2)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3)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4)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5)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极像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丛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个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7)偶尔……
(8)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渡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9)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10)惟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惟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11)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12)那最关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13)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关,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14)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16.请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找出与文中第(6)段画横线部分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妈妈的爱”为表述对象,仿照下列语句写一段话。(2分)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清净之莲”中“清净”一词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述你对“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这个语句含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概括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关丽可爱的动植物,美丽可亲的人物,美丽动人的故事,美丽灿烂的生活图景,美丽深刻的人生感悟……关,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关,创造了无数华丽的篇章。“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生活中的关吧!
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与导解
1.C 导解:A项既出(jì);B项豁然开朗(huò);D项濯清涟(zhuó),泣幽咽(yè)。
2.D 导解:A项盗窃乱贼而不做——盗窃乱贼而不作;B项峰火——烽火;C项当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21教育网
3.B 导解:A项类属;同。C项有,存在;又。D项不久;寻找。
4.(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睦 (2)山的北面山的南面(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洞庭 (5)出淤泥而不染
5.(1)老人和孩子都和悦地自得其乐。(2)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6.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信修睦
7.(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1·世纪*教育网
8.(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选了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营造和睦气氛。(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财物、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9.天下为公
10.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加一家。
11.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导解:这首题要求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通俗地表达出来。解题时,一要透彻理解句子内容;二要能将文中所讲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梳理出精神实质,并概括出来。2-1-c-n-j-y
12.B
13.(1)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拾到银子却没有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
14.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15.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做法不妥。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来源:21cnj*y.co*m】
【参考译文】
乐羊子妻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出处:21教育名师】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版权所有:21教育】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七年没有回来。21*cnjy*com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
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拾到银子却没人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说:“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示例:妈妈的爱是我迷惘彷徨时的明灯,妈妈的爱是我失落消沉时的号角,妈妈的爱是我独处异乡孤枕难眠时的摇篮曲。
18.澄澈,宁静,不世俗堕落,不轻薄浮躁。
19.在纷繁忙碌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住自己,不要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2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思索,对自我的审视、澄清;对美好、真实的回忆,对崇高、自由的向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写作指导】感受美好的景:四季风情、家乡风土、名胜古迹等,只要以特色为主,细加点染,即可取胜;感受美好的物:
对动物、静物、植物,细加描摹,点示感受即可;感受美好的人:历史名人、亲朋同学、明星偶像等,充分展现性情,突出精神品质,即是佳作;感受美好的事:国事、家事、天下事,大事、小事、平常事,只要能生发出“美好”的因素,注重细节的雕凿,即成美文。
【例文】
早春写意
当一丛丛稀稀拉拉的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时,当柔嫩的柳枝在徐徐微风中吐纳出第一片嫩芽时,当第一朵娇艳的报春花在晨曦中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晨露时,当第一朵洁白的浮云悠闲自在地飘荡在湛蓝明净的天空时,当羽翼刚长丰满的鸟儿在枝头兴奋地呜叫时,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告诉我:春,来了。
春来了,的确,望着窗外那片绿,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这虽是早春,可冬日的寒意却还未退尽,光是这残余着的,让人想出门也会犹豫一下吧。可我不愿被冬日寒冷的枷锁给束缚。我迅速起身,打开门冲了出去。在这一片绿的希望里奔跑着、欢笑着,听任带着寒意的风吹起我的发丝。我高兴极了,仰起脸,张开双臂,静静地享受着这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问候。
初长的小草毛茸茸的一片,柔软地铺了一地,青翠可人,新开的花朵清新、美丽。呵,风中还夹杂着这青草和花的芳香呢!是春的气息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现在的我不也正是这样吗?
“咯咯”几声游人的欢笑吸引了我,循声而望,那里竟是一片小小的林子。几株桃树已迫不及待地冒出了花骨朵儿,就算开了的,也只是小小的,稀落地零星地散在枝头,这可怜的粉红不禁让人忆起“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忽然,眼前掠过一只小小的燕子,很活泼,很轻捷,它落在了离我不远的地方,是“多情帘燕独徘徊,满身花雨又归来”吧。走几步,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陡坡,下面绿草如茵,与远方碧蓝的天空连作了一片,“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莫不是描写的这里吧?
轻轻折一枝花枝,在这如茵的绿草间,成片的花林间,望着空旷的蓝天悠然地漫步。听风的耳语、鸟的轻唱,嗅花的清香,看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细细品味着这早春的味道,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好心情。
不知不觉中,日已西沉,夕阳的光辉洒在大地,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透过林间花枝望着这片净土,虽说春天的事物充满生机、活力,可此时心里却有了种淡淡的哀愁。唉,竟又有了“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感觉。虽然,这不是暮春。忽然才想起,今年,我没遇到春雨。大概是我错过了。
春天,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那么年轻,那么可爱,那么富有生机,她会为我们带来宁静和快乐。可爱的春,让我们一起去接近她,去感受她的美好吧。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全文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春姑娘初临人间时美好的情态和四溢的芳香。通篇“感受”春天、突出春天的“美好”,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文中大量诗词的恰当运用更是为文章增色不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