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6 08: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陡坡(dǒu ) 溃败(kuì) 寒噤(jīn) 提防(tí)
B.和谐(xié) 仄歪(zè) 箱箧(qiè) 震悚(sǒnɡ)
c.间歇(jiàn) 迫击炮(pò) 琉璃(liú) 瞥见(piē)
D.粗拙(zhuó) 尴尬(gà) 黏性(zhān) 骷髅(1óu)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在下面画一横线,然后改正。(2分)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微不足道
大厅广众 同舟共济 因地治宜 长途拔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点字的形、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蹿(cuān ):向上或向前跳。 锁屑(suǒ):细小而繁多的(事)。
B.愧怍(zhà ):惭愧。 张皇失措(huánɡ):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C.颓唐(tuí ):指走路缓慢、摇摆。 吊唁(yá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D.轩榭(xuān ):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2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亭亭的荷花,红枝垂露,_________;白荷带雨,________;怒放的________;含苞的__________。
A.嫩蕊摇黄 B娇羞欲语 C.盈盈欲滴 D.皎皎无瑕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一定要三个标题齐全。
B.有的新闻或无引题,或无正标题只有副标题。
C.新闻一定要有正标题。
D.引题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简明得体、有说服力的话。(3分)
临近中考,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抓得更紧了,真是分秒必争,这样体育活动课又要泡汤了。
学生:老师,下节是体育活动课,我们出去踢会儿球,行吗?
老师:不行,我要考试。
①学生: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那也不行,马上中考,怎么一天到晚就是想着玩。
②学生: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那,我考试怎么办?
③学生: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好吧,要注意安全。
学生:谢谢您!
7.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然后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作结。(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在课内阅读中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诗词,请以“友谊”为内容,写两条,并注明出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欠佳,受父母打骂后,决定离家出走,临行前打电话告诉你,作为好友的你,该如何规劝他?请你设计一段话,要达到规劝的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0.语段依次介绍了赵州桥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张鷟说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他们说明的角度分别是( )(2分)
A.形体特征 古朴美观 设计科学
B.外观印象 合乎原理 艺术价值
C.外观气势 施工技术 古朴美观
D.构造特点 巧妙绝伦 景色怡人
12.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先主要后次要 B.先特征后用途 C.由现象到本质 D.先概括后具体
13.按词义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桥②赵州桥③石拱桥④中国石拱桥⑤拱桥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①⑤③④②
14.选文中最能概括赵州桥价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a喜好颜色,b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四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六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六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五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5.从内容上看,第②段的第一句与第二、三两句是怎样的关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③段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关联词语应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分)
17.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2分)
第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植物有情感?(不超过15个字,可以不加标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体会。(120字以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4分)
一颗豆粒
铃木健二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
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六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IO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成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成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憧憬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21.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四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六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开头写道:“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阅读全文后,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有两个人发生了争论,甲认为四乘七等于二十七,乙认为四乘七等于二十八。两人争论了一天一夜,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只好去找县太爷论理。结果是认为四乘七等于二十八的人挨了二十大板。乙感到委屈,颇为不服,责怨县太爷处事不公。县太爷却说:“你竞和以四乘七等于二十七的人争论,本身就很愚蠢,难道就不该受罚吗?”
这话的确有道理。有理也不一定非要争辩,即使有理,若是纠缠于一些无谓的争论,实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你同意上面的说法吗?请以“净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与导解
1.B 导解:A项中“寒噤”中“噤”的读音应为“jìn”“提防”中“提”的读音应为“dī’;C项中“迫击炮”的“迫”应读“pǎi”;D项中“粗拙”的“拙”应读“zhuō”,“黏性”的“黏”应读“niān”。21教育网
2.锐不可挡 当大厅广众庭 因地治宜制 长途拔涉跋
3.D 导解:A项“锁屑”字形错误,应是“琐屑”;B项“愧怍”的“怍”读音错误,应读“zuò”;C项“颓唐”的释义错误,应指衰颓败落,“吊唁”的“唁”读音错误,应读“yàn”。21cnjy.com
4.CDAB
5.C 导解:A项错在新闻不一定要三个标题都齐全,但正标题一定要有,所以B项也是错的。D项错在正标题才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不是引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①我们学得太累了,真想轻松轻松。 ②只有玩好,才能学得好,踢球也是休息呀! ③自习课考,好吗?21·世纪*教育网
7.一滴水珠构不成浩瀚的大海 一粒石子筑不成宽阔的公路一个零件造不出庞大的机器一种颜色描绘不出美丽的图画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8.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③“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④“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心地很正直的纯洁的朋友。”(爱因斯坦)www-2-1-cnjy-com
9.略。 导解:应有几点要求具备:①安慰小明。②说明他成绩不佳有哪些原因是他自身的原因,是可以克服的。③告诉他父母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但父母也是出于爱子之心。④希望小明理解父母,并与父母好好沟通,达到互相理解。⑤激励小明好好学习,并表示自己将多多帮助他,共同进步。2-1-c-n-j-y
10.长、宽、特点。
11.C
12.D
13.D
14.“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5.第二、三两句对第一句进行了解说。(或:被说明与说明的关系)
16.不但而且
17.第一个例子: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第二个例子: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版权所有:21教育】
18.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19.喜好颜色、喜好声音、有同情心。
20.略。 导解:联系文章内容,从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这两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21.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22.进一步表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23.她不忍心让孩子和她一起苦熬岁月。(或:她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坚持下去了。)
24.他没有把豆子煮好。
25.儿子的坚强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念。(或:她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26.故事中儿子写在纸条上的话给了母亲生存的信念,她把儿子煮剩下的一粒豆子放在身上,这粒豆子是她的护身符,是她希望的寄托,鼓舞她活下去。
27.母亲。她历尽艰辛抚养两个儿子,并且最终战胜了死亡。(或对大儿子的印象最深。因为他年纪虽小,却承担了所有家务,深深地体谅母亲,使母亲又生出了活下去的信念。)
28.【写作指导】构思本题,可以从大处着眼,把“争论”与治国、做人、做学问等相联系;也可以从小处着眼,专谈课堂上的“争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争论”。可以从正面立意,指出“真理愈辩愈明,要敢于‘争论’”;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指出“不争论(多干事、不陷入无意义的瞎扯)好”。
【例文】
争论
波涛与波涛之间的碰撞,会产生美丽的浪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呢?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家人之间的争论,同学之间的争论常常发生,有些争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有些却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要说:我们要争论,更要正确、合理地争论。
争论的“争”字体现了一种勇气,一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我们平时不是遇到很多疑难、困惑吗?这时候,我们要敢于争论,打破迷信的束缚和权威的压抑,努力发表个人的见解。当欧洲正处于牛顿的“微粒说”一统天下的时候,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玻尔却敢于对此提出疑问,坚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后来闻名全球的光的“波动说”。试想,没有勇气的人又怎能向权威挑战,为寻求真理而不顾一切呢?我们不应该怯懦,而要高举起勇气的火把,照亮前进的道路。因为我们是为寻求真理而争,真理越争越明。
当然,我们在争论时还要注意方法的正确与合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理服人一——有理不在声高嘛。事实上,光凭一时的冲动是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的。勇气只是火箭的动力,要把火箭发射到宇宙还需要正确的操作与合理的方法。所以,我们在争论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注重方法,讲究风度。假使只顾向前冲,不懂争论的策略,那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把事情办糟,甚至会撞得头破血流。
争论的前提是争论的问题有可“争”之处。假如去争一些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或为了一点小小的意见不合而争得你死我活,那就失去争论的真正意义了。
我们的时代为青年人创造了畅所欲言的环境,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特别是对一些原则问题,我们要敢于争论。没有“争论”的时代是可悲的,没有争论的民族是可怜的。
“争”出成果,“争”出进步,将争论引进我们的学校、社会,我们的国家将步步强盛,日日繁荣
争论吧,带着你的一颗无畏的心!
争论吧,紧紧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方向!
争论吧,让我们在争论中成长、成熟!
【点评】文章侧重于从肯定的一面立论,充分肯定了“争论”的意义和价值,并阐明了“争论”的原则,观点明确,说理辩证。此外,开头的类比和结尾的排比句是一大亮点,为全文增色不少。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吾德馨(xīn ) 案牍(dú) 既出(jí) 鲜有闻(xiǎn)
B.豁然开朗(huò) 甚蕃(fán) 峨冠(guàn) 多髯者(rán)
C.石青糁之(sǎn) 壬戌(rén)(xū) 决眦(zì) 逾墙走(yú)
D.生曾云(cénɡ) 濯清涟(zuó) 邺城戍(shù) 泣幽咽(yiè)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当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病终 寻向所志
4.填空。(9分)
(1)从《大道之行也》可知,“大同”社会的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此纲领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二字。
(2)“阴阳割昏晓”中“阴”指____________,“阳”指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绝境”“间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湖壮观景象的诗句。
(5)周敦颐写莲花不为世俗恶习所污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l题。(16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在大同社会中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反映在大同社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三方面?请用原文回答。(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同社会的纲领性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达的是何种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概括地回答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日:“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日:“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日:“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21·cn·jy·com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1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羊子尝行路 何岳尝夜行
B.还以与妻 因托以寄去
C.还以与妻 遂以还之
D.羊子感其言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清净之莲
(1)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头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心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独地站立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叉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3)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4)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5)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极像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丛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个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7)偶尔……
(8)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渡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9)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10)惟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惟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11)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12)那最关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13)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关,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14)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16.请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找出与文中第(6)段画横线部分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妈妈的爱”为表述对象,仿照下列语句写一段话。(2分)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清净之莲”中“清净”一词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述你对“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这个语句含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概括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关丽可爱的动植物,美丽可亲的人物,美丽动人的故事,美丽灿烂的生活图景,美丽深刻的人生感悟……关,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关,创造了无数华丽的篇章。“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生活中的关吧!
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与导解
1.C 导解:A项既出(jì);B项豁然开朗(huò);D项濯清涟(zhuó),泣幽咽(yè)。
2.D 导解:A项盗窃乱贼而不做——盗窃乱贼而不作;B项峰火——烽火;C项当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www.21-cn-jy.com
3.B 导解:A项类属;同。C项有,存在;又。D项不久;寻找。
4.(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睦 (2)山的北面山的南面(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洞庭 (5)出淤泥而不染
5.(1)老人和孩子都和悦地自得其乐。(2)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6.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信修睦
7.(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1·c·n·j·y
8.(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选了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营造和睦气氛。(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财物、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9.天下为公
10.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加一家。
11.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导解:这首题要求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通俗地表达出来。解题时,一要透彻理解句子内容;二要能将文中所讲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梳理出精神实质,并概括出来。21*cnjy*com
12.B
13.(1)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拾到银子却没有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
14.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15.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做法不妥。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来源:21cnj*y.co*m】
【参考译文】
乐羊子妻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出处:21教育名师】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七年没有回来。21*cnjy*com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
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拾到银子却没人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说:“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示例:妈妈的爱是我迷惘彷徨时的明灯,妈妈的爱是我失落消沉时的号角,妈妈的爱是我独处异乡孤枕难眠时的摇篮曲。
18.澄澈,宁静,不世俗堕落,不轻薄浮躁。
19.在纷繁忙碌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住自己,不要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2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思索,对自我的审视、澄清;对美好、真实的回忆,对崇高、自由的向往。
21.【写作指导】感受美好的景:四季风情、家乡风土、名胜古迹等,只要以特色为主,细加点染,即可取胜;感受美好的物:
对动物、静物、植物,细加描摹,点示感受即可;感受美好的人:历史名人、亲朋同学、明星偶像等,充分展现性情,突出精神品质,即是佳作;感受美好的事:国事、家事、天下事,大事、小事、平常事,只要能生发出“美好”的因素,注重细节的雕凿,即成美文。
【例文】
早春写意
当一丛丛稀稀拉拉的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时,当柔嫩的柳枝在徐徐微风中吐纳出第一片嫩芽时,当第一朵娇艳的报春花在晨曦中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晨露时,当第一朵洁白的浮云悠闲自在地飘荡在湛蓝明净的天空时,当羽翼刚长丰满的鸟儿在枝头兴奋地呜叫时,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告诉我:春,来了。
春来了,的确,望着窗外那片绿,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这虽是早春,可冬日的寒意却还未退尽,光是这残余着的,让人想出门也会犹豫一下吧。可我不愿被冬日寒冷的枷锁给束缚。我迅速起身,打开门冲了出去。在这一片绿的希望里奔跑着、欢笑着,听任带着寒意的风吹起我的发丝。我高兴极了,仰起脸,张开双臂,静静地享受着这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问候。
初长的小草毛茸茸的一片,柔软地铺了一地,青翠可人,新开的花朵清新、美丽。呵,风中还夹杂着这青草和花的芳香呢!是春的气息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现在的我不也正是这样吗?
“咯咯”几声游人的欢笑吸引了我,循声而望,那里竟是一片小小的林子。几株桃树已迫不及待地冒出了花骨朵儿,就算开了的,也只是小小的,稀落地零星地散在枝头,这可怜的粉红不禁让人忆起“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忽然,眼前掠过一只小小的燕子,很活泼,很轻捷,它落在了离我不远的地方,是“多情帘燕独徘徊,满身花雨又归来”吧。走几步,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陡坡,下面绿草如茵,与远方碧蓝的天空连作了一片,“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莫不是描写的这里吧?
轻轻折一枝花枝,在这如茵的绿草间,成片的花林间,望着空旷的蓝天悠然地漫步。听风的耳语、鸟的轻唱,嗅花的清香,看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细细品味着这早春的味道,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好心情。
不知不觉中,日已西沉,夕阳的光辉洒在大地,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透过林间花枝望着这片净土,虽说春天的事物充满生机、活力,可此时心里却有了种淡淡的哀愁。唉,竟又有了“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感觉。虽然,这不是暮春。忽然才想起,今年,我没遇到春雨。大概是我错过了。
春天,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那么年轻,那么可爱,那么富有生机,她会为我们带来宁静和快乐。可爱的春,让我们一起去接近她,去感受她的美好吧。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全文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春姑娘初临人间时美好的情态和四溢的芳香。通篇“感受”春天、突出春天的“美好”,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文中大量诗词的恰当运用更是为文章增色不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