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的叔叔于勒》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
【导学讲坛】
走近作者
?
背景信息
本文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文章主旨
本文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菲利普夫妇在金钱万能腐蚀下精神堕落的描写,揭露并批判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思维导图
开端(1—4段):盼于勒——望眼欲穿
发展(5—19段):赞于勒——吹捧至极
高潮(20—47段):遇于勒——咫尺不认
结局(48—49段):躲于勒——如避瘟神
精彩分析
问题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拨】
一开始,他们厌恶于勒,认为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后来于勒来信说“赚了点钱”,“做了大买卖”,表示不但愿赔偿哥哥的损失,而且还要发财回来与兄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就赞美于勒,于勒便一跃而成为“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可是,在船上巧遇落魄归来成为穷光蛋的于勒时,于勒再次成为被咒骂的对象。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其他原因,等等。
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的钱财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表明了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
问题二:有人说:“这篇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所以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推动情节发展变化的关键人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如果不同意,那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小说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点拨】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也有人认为是“我”。对于小说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关键人物。本文要揭示的主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关键人物是菲利普夫妇,故他们是主人公;而“我”只是事件的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标题强调了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作者对于勒本人着墨不多,主要通过侧面来展示他的经历、遭遇和性格特征,但他对作品情节发展和主题的表现却起了关键作用。小说以他为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的。标题正是采用了叙述者“我”的口吻来表达的。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亲,而他的儿子若瑟夫却偏偏要认“我的叔叔”,这就无情地鞭挞了像菲利普夫妇那样丑恶的拜金主义者,含义很深刻。标题“我的叔叔于勒”像一面反光镜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现象。以此为标题,可谓匠心独具,颇耐寻味。 【训练场】
一、积累与运用
1、请你在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然后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⑴拮据( ):__________________ ⑵褴褛( ):__________________
⑶煞白( ):__________________ ⑷张皇(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吃得一干二净。
⑵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⑶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⑷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⑴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田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计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福音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点语句赏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与语文知识填空:
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情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请你仿照她的句子再写两句。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材料二: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探究:由这两段可看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完成7——10题。
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莫泊桑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7、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你找出选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说说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能说说“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画横线的句子是不是有点罗嗦?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要重复写?这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假 币》一文,完成第11——14题。
假 币
⑴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那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⑵终于熬到下课,辰遥盯住围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同学中的老教授,好歹待女娃们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地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⑶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万一老教授发现呢?为了进京到家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同学们个个是贵胄公子,只他一个穷孩子,假币的事抖落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⑷辰决定次日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
⑸辰拿定主意次日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⑹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⑺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陪小心,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⑻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恁多钱,并且直接怪他学费交得迟!想到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非出人头地不可,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
⑻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⑽学习期满,辰交了大运,脱掉农田鞋,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这当然要得力于《人民文学》。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令许多杂志派编辑上门来泡他的议价稿,辰从此再不愁没钱。
⑾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1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⑿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德,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3张该死的假币……”他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
⒀“老师,那您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
⒁“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
⒂“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⒃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来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⒄“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1、相信你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一定会热泪盈眶!那么,本文最使你感动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让你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你能说说本文的特点吗?(可以从语言、结构等方面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⑶段的内容吗?你是否觉得这段文字是闲笔?如果去掉此段文字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完全文后,你认为辰的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辰的什么我们不能仿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5、假设在哲尔赛岛上,“穷于勒的事”被“我”的姐夫知道了,请设想一下事情会怎样发展,用几句话概述一下,并简要说明其理由。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的叔叔于勒
1、⑴jiéjū 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⑵lánlǚ(衣服)破烂 ⑶shà 煞:非常,由于恐慌、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⑷huáng 惊慌、慌张
2、⑴挥霍 ⑵地步 ⑶计算,比较;讨价还价 ⑷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
3、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幻想发财的心理。(意近即可) 5.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于勒与“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意近即可)
4、⑴《羊脂球》 莫泊桑 法 《羊脂球》《俊友》《一生》等 ⑵人物、情节、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示例: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6、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或: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 7、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8、环境描写的句子是:“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其作用是: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对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写一并讲解。“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9、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②“我”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10、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一样。但是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
11、最让我们感动的应该是老教授。他深知一个山里来的孩子很艰难,宁可自己损失300元钱,也不愿意扼杀一个人才。他那崇高的品德(高风亮节)令人敬佩,让人深受感动。(意近即可)
12、小小说。本文具有短小精悍,构思巧妙,情节单一,但跌宕起伏的特点,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13、第⑶段交代三张假币的来历和辰交三张假币的无奈。此段不能去掉,因为它交代了情节的来龙去脉,又为后文辰的坦白作了铺垫,如果去掉,易使读者产生慕名其妙的感觉,也不会引起和得到人们对辰的同情与谅解。
14、辰做错事后深深的良心谴责,并发奋努力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赎罪值得我们学习,他欺骗老师的行为我们不能仿效。(合理即可)
15、提示:本题属于开放性命题,重在培养大家的发散思维,只要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16、提示:本题也属于开放性命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可从课文中找到影子,描写他们的言行应与课文中一脉相承。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吾德馨(xīn ) 案牍(dú) 既出(jí) 鲜有闻(xiǎn)
B.豁然开朗(huò) 甚蕃(fán) 峨冠(guàn) 多髯者(rán)
C.石青糁之(sǎn) 壬戌(rén)(xū) 决眦(zì) 逾墙走(yú)
D.生曾云(cénɡ) 濯清涟(zuó) 邺城戍(shù) 泣幽咽(yiè)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当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病终 寻向所志
4.填空。(9分)
(1)从《大道之行也》可知,“大同”社会的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此纲领中的“_________________”二字。
(2)“阴阳割昏晓”中“阴”指____________,“阳”指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绝境”“间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湖壮观景象的诗句。
(5)周敦颐写莲花不为世俗恶习所污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l题。(16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在大同社会中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反映在大同社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三方面?请用原文回答。(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同社会的纲领性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达的是何种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概括地回答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日:“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日:“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日:“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1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羊子尝行路 何岳尝夜行
B.还以与妻 因托以寄去
C.还以与妻 遂以还之
D.羊子感其言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清净之莲
(1)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头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心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独地站立在街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叉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2)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3)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4)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5)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极像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丛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个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7)偶尔……
(8)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渡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9)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10)惟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惟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惟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11)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12)那最关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13)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关,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14)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16.请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找出与文中第(6)段画横线部分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以“妈妈的爱”为表述对象,仿照下列语句写一段话。(2分)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清净之莲”中“清净”一词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述你对“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这个语句含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概括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关丽可爱的动植物,美丽可亲的人物,美丽动人的故事,美丽灿烂的生活图景,美丽深刻的人生感悟……关,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关,创造了无数华丽的篇章。“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生活中的关吧!21教育网
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与导解
1.C 导解:A项既出(jì);B项豁然开朗(huò);D项濯清涟(zhuó),泣幽咽(yè)。
2.D 导解:A项盗窃乱贼而不做——盗窃乱贼而不作;B项峰火——烽火;C项当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21cnjy.com
3.B 导解:A项类属;同。C项有,存在;又。D项不久;寻找。
4.(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睦 (2)山的北面山的南面(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洞庭 (5)出淤泥而不染
5.(1)老人和孩子都和悦地自得其乐。(2)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6.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信修睦
7.(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1·cn·jy·com
8.(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选了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营造和睦气氛。(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财物、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9.天下为公
10.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加一家。
11.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导解:这首题要求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通俗地表达出来。解题时,一要透彻理解句子内容;二要能将文中所讲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梳理出精神实质,并概括出来。www.21-cn-jy.com
12.B
13.(1)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拾到银子却没有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
14.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15.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做法不妥。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2·1·c·n·j·y
【参考译文】
乐羊子妻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21·世纪*教育网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七年没有回来。www-2-1-cnjy-com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
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拾到银子却没人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那银子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说:“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2-1-c-n-j-y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示例:妈妈的爱是我迷惘彷徨时的明灯,妈妈的爱是我失落消沉时的号角,妈妈的爱是我独处异乡孤枕难眠时的摇篮曲。21*cnjy*com
18.澄澈,宁静,不世俗堕落,不轻薄浮躁。
19.在纷繁忙碌的世俗生活里,、我们要把持住自己,不要随波逐流,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纯真、美好和崇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明、充实、自由,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2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思索,对自我的审视、澄清;对美好、真实的回忆,对崇高、自由的向往。【来源:21cnj*y.co*m】
21.【写作指导】感受美好的景:四季风情、家乡风土、名胜古迹等,只要以特色为主,细加点染,即可取胜;感受美好的物:【出处:21教育名师】
对动物、静物、植物,细加描摹,点示感受即可;感受美好的人:历史名人、亲朋同学、明星偶像等,充分展现性情,突出精神品质,即是佳作;感受美好的事:国事、家事、天下事,大事、小事、平常事,只要能生发出“美好”的因素,注重细节的雕凿,即成美文。
【例文】
早春写意
当一丛丛稀稀拉拉的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时,当柔嫩的柳枝在徐徐微风中吐纳出第一片嫩芽时,当第一朵娇艳的报春花在晨曦中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晨露时,当第一朵洁白的浮云悠闲自在地飘荡在湛蓝明净的天空时,当羽翼刚长丰满的鸟儿在枝头兴奋地呜叫时,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告诉我:春,来了。【版权所有:21教育】
春来了,的确,望着窗外那片绿,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这虽是早春,可冬日的寒意却还未退尽,光是这残余着的,让人想出门也会犹豫一下吧。可我不愿被冬日寒冷的枷锁给束缚。我迅速起身,打开门冲了出去。在这一片绿的希望里奔跑着、欢笑着,听任带着寒意的风吹起我的发丝。我高兴极了,仰起脸,张开双臂,静静地享受着这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问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初长的小草毛茸茸的一片,柔软地铺了一地,青翠可人,新开的花朵清新、美丽。呵,风中还夹杂着这青草和花的芳香呢!是春的气息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现在的我不也正是这样吗?
“咯咯”几声游人的欢笑吸引了我,循声而望,那里竟是一片小小的林子。几株桃树已迫不及待地冒出了花骨朵儿,就算开了的,也只是小小的,稀落地零星地散在枝头,这可怜的粉红不禁让人忆起“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忽然,眼前掠过一只小小的燕子,很活泼,很轻捷,它落在了离我不远的地方,是“多情帘燕独徘徊,满身花雨又归来”吧。走几步,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陡坡,下面绿草如茵,与远方碧蓝的天空连作了一片,“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莫不是描写的这里吧?
轻轻折一枝花枝,在这如茵的绿草间,成片的花林间,望着空旷的蓝天悠然地漫步。听风的耳语、鸟的轻唱,嗅花的清香,看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细细品味着这早春的味道,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好心情。
不知不觉中,日已西沉,夕阳的光辉洒在大地,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透过林间花枝望着这片净土,虽说春天的事物充满生机、活力,可此时心里却有了种淡淡的哀愁。唉,竟又有了“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感觉。虽然,这不是暮春。忽然才想起,今年,我没遇到春雨。大概是我错过了。
春天,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那么年轻,那么可爱,那么富有生机,她会为我们带来宁静和快乐。可爱的春,让我们一起去接近她,去感受她的美好吧。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全文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春姑娘初临人间时美好的情态和四溢的芳香。通篇“感受”春天、突出春天的“美好”,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文中大量诗词的恰当运用更是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