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6 08: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致女儿的信》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3.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养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提高其朗读感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法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 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 它是怎样发生 它又怎样成长 ”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思考:上帝在创造了人后,3次来到人间,每次都分别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变与没变的又分别是什么?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什么是爱情(第1—4段)
(5—15)第一次——爱

运用童话解读爱情
(16—18)第二次——忠

爱情高于生理需要
(第5—24段)
(19—24)第三次——心灵的追念
挚情内含心灵忠诚
总结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第25段)
3、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A、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B、“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解读推究
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 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课后第二题)
(三)品读上帝
问题1、上帝在前两次看到爱情时是什么样的表现?课文中分别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试着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问题2、第一次勃然大怒,第二次怒不可遏,照如此推理,第三次应暴跳如雷,可是上帝是什么样的表现?读一读,分析一下原因。
总结:上帝是被震撼了,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阻止不了人类的爱情,而且人死了,爱情没有死。更重要的是感动,他觉的是他创造了人类,可是却主宰不了人类的爱情,那就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因为人的思想、感情、尊严是任何力量艘阻挡不了的,于是人就成了大帝上的上帝。
四、拓展训练
1、谈认识: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 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爱情很美,可中学生不是恋爱的季节,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就象文中所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送给大家一句话:把握应有的爱是幸福的,放弃不应有的爱是轻松的。
2、搜集资料: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3、合作探究:
在你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比如透过你的父母、亲戚朋友,或是电视电影中的一件具体事,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可以吗?
甲生:我的邻居是一对教师夫妇,常在黄昏中散步交谈,从来不见他们争吵,吃饭时还互相夹菜,请对方帮忙时还用“请”字。哦,爱情,原来是一种相敬如宾!
乙生:我爸是独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也是游手好闲,妈妈就劝爸爸找个正经事做,并不断地鼓励爸,爸爸逐渐改掉了饭来张口的习惯,现在是个好丈夫。哦,爱情,原来是包容、鼓励和支持!
丙生:我爸睡觉爱打呼噜,妈妈经常彻夜难眠,爸爸对妈说,以后你先睡,等你睡着后我再睡。有次爸爸出门了,本以为妈能睡个好觉,可谁知妈妈竟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哦,爱情,原来是一种牵挂!
五、课堂小结:“爱情”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示例: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板书设计
什么是爱情(第1—4段)
(5—15)第一次——爱

运用童话解读爱情
(16—18)第二次——忠

爱情高于生理需要
(第5—24段)
(19—24)第三次——心灵的追念
挚情内含心灵忠诚
总结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第25段)
致女儿的信
致女儿的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