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人教版4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人教版4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27 05:42:02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1~2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R
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
你会用小棒自己摆图
形吗?用1分钟时间,
看谁摆得多!
同学们,用小棒
可以摆出一些有
趣的图形?快来
看看吧!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认识乘法
(2)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认识乘法
能列个加法算式表示你
一共用的小棒的根数吗?
你都摆了什么图形?一共
用了多少根小棒?
4+4+4=12
3+3+3+3=12
5+5+5+5=20
8+6=14
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
在游乐园中,你发现
有这种情况吗?能列
出算式吗?
点击播放动画
5+5+5+5+5+5+5+5+5+5+5+5+5+5+5+5+5+5
摆左面的图形一共
用了多少根小棒?
请你帮忙列个算式。
18个5连加。
5+5+5+5+5+5+5+5+5+5+5+5+5+5+5+5+5+5
18个5
乘法算式:
18×5

5×18
读作:18乘5
读作:5乘18

乘号
这18个5连加可以用简
单的算式来表达吗?
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
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算式表示
真简便!
5+5+5+5+5+5+5+5+5+5+5+5+5+5+5+5+5+5
18×5

5×18
据记载,在1631年,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
3+3+3+3+3=
在游乐场中计算玩这些游艺项目的分别有多少人,你能把这些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6+6+6+6=
2+2+2+2+2+2+2=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4+4+4=12
3+3+3+3=12
5+5+5+5=20
8+6=14
4×3=12
3×4=12
5×4=2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归纳总结:
小试牛刀
3+3+3+3+3=15
2
2
2
2
4
4
4
1.
8
12
3.
7
5
5
7
15
3
3
15
4.读一读。
4×5
6×3
5×2
2×4
5×6
3×3
6×4
小试牛刀
4×5
读作:4乘5 
 
6×3
读作:6乘3
2×4
读作:2乘4
3×3
读作:3乘3
5×2
读作:5乘2
5×6
读作:5乘6
6×4
读作:6乘4
5.

)个(


)个(

乘法算式:
×
读作:

2
3
2
3
乘法算式:
×
读作:

3
2
3
2
3
2
3
2
9.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2个4相加
10个3相加
2和6相乘
2×4
读作:2乘4(或4×2
读作:4乘2)
3×10
读作:3乘10(或10×3
读作:10乘3)
2×6
读作:2乘6(或6×2
读作:6乘2)
11.
5+27+65=
86-(20+46)=
96-60-28=
63+7-50=
40+(25-9)=
96-(60-28)=
97
20
8
20
56
64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1.看图填一填。
3
夯实基础
(1)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4+4=12
3×4=12或4×3=12
(2)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
2+2+2+2+2=10
5×2=10或2×5=10
2.先按要求画△,再写算式。
(1)每组画5个,画3组。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5=15
3×5=15或5×3=15
(2)每组画3个,画4组。
△△△ △△△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3=12
3×4=12或4×3=12
3.填一填,读一读。
(1)
4
5
4×5
4

5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
(2)
6
3
6×3
6

3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
4.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  )
(  )
×
×

辨析:加法的意义和乘法的意义混淆,9+9是两个9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9×2;8个3相加是8×3。
探究点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5+5+5+5+5+5+5+5+5+5+5+5+5+5+5+5+5+5
18×5

5×18
18乘5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
18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分别表示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乘法算式的结果叫做积。
方法点拨: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试牛刀
8
4
4+4+4+4+4+4+4+4=32
4×8=32
8×4=32
1.
6.(1)3个8相加,和是(
)。
(2)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
24
24
7.
每盘有(
)个,有(
)盘,一共(
)个。
3
3
9
×
=
3
3
9
8.每组画5个
,画三组。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5=15
5×3=15
5+5+5=15
10.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请写出来。
3+3+3+2
2+2+2+2
5+5+5+5+5
8+8+2+5
3+2+1+3
4+4+4-3
2×4
5×5
12.连一连。
略。
13.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3×2
5×4
(画法不唯一)
14.你能用加法算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得数吗?
8×5=
9×4=
15×3=
8+8+8+8+8=40
9+9+9+9=36 
15+15+15=45
1.读乘法算式要从前向后读,“×”读作“乘”;
2.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叫做乘数,所
得的结果叫做积。
1.
3
夯实基础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  )×(  )=(  )
(  )×(  )=(  )
 
 
      

(  ) (  ) (  )
6
3+3+3+3+3+3=18
18
6
3
18
各部分名称:
乘数
乘数

2.列式计算。
(1)
3个5相加,和是多少?
3×5=15
4×2=8
(3)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多少?
(2)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2。积是多少?
3×3=9
3.照样子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
○○○○
○○○○
○○○
○○○
○○○
○○○
3×4
2×6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4.请用加法算式表示下面的乘法算式。
2×7=(  )+(  )
6×3=(  )+(  )+(  )
4×5=(  )+(  )+(  )+(  )
6
6
7
6
5
5
7
5
5
易错辨析
5.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
×
(1)求几个加数的和,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  )
(2)3+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3。
(  )
(3)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列式:2×6。(  )
×
辨析:乘法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因此不是所有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3+3表示两个2相加,写成乘法时3×2
;两个乘数都是6,列式为6×6。


请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3题。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算式的不同之处,找出算式的特点,得出问题是求相同数相加的和,为相同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打好基础。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主题图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列出连加算式。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实例介绍,加深认识。该环节重在通过例举一个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并识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目标
1.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会读、写乘法算式。2.经历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写成乘法形式进行计算的过程。3.能主动自学情境图,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掌握正确的画角方法。2.会正确画角,感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教用小棒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6分钟)
1.出示两组题目,比较计算。第一组:6+4=5+4+3=1+2+3+4+5=第二组:5+5=4+4+4=2+2+2+2=2.提问:这两组题都是加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导入: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做“求相同加数的和”。那么求相同加数的和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1.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全班交流,集体订正。2.思考两组题目的不同之处。(第一组题目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题目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3.交流对“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理解,猜想计算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想想怎样能快速算出得数?1+2+3=(6)2+3+4+5+6=(20)1+3+5+7+9=(25)2+4+6+8+10=(30)2.根据下列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1+1+1+1=(1)×(4)5+5+5+5+5=(5)×(5)9+9+9=(9)×(3)3.填空。(1)3个6相加,列成加法算式是(6+6+6),列成乘法算式是(6×3)或(3×6)。(2)2乘3写作(2)×(3)。(3)4×5读作(4乘5)。4.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1)班级共有5个小组,每组6人,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6×5(2)做操时,每排8人,共有5排,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8×5(3)我们家有3口人,4个这样的家庭一共有多少口人?3×4
二、合作探究,领悟新知。(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提炼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下:(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3.引导学生观察版式,找出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1.自主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2.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1)3+3+3+3+3=15(2)6+6+6+6=24(3)2+2+2+2+2+2+2=143.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并分别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每个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4.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6×4=24或4×6=242×7=14或7×2=14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8分钟)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内容。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2题。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内交流。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完成。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5.把下面的简洁算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5×3(5+5+5)(3+3+3+3+3)2×6(2+2+2+2+2+2)(6+6)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这节课你自学积极吗?你举手发言了吗?2.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3.谁能把“达标检测1”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进行自评。2.畅谈自己学习的收获。3.小组合作、探讨、尝试把加数不相同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两点: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就会困难小得多。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在理论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