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冀教版3 列乘除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冀教版3 列乘除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27 19:49:4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课时
列乘除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
JJ
四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用带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小刚和小明分别从书店和学校同时出发去体育馆。小刚平均每分钟走60米。如果两个人要同时到达,小明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某公司买了3箱公文包,每箱有12个。
探究点
用带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
答:每个公文包20元。
720÷(12×3)
=720÷36
=20(元)
720÷3÷12
=240÷12
=20(元)
12×3=36(个)
720÷36=20(元)
720÷3=240(元)
240÷12=20(元)
小试牛刀
学校买来750册图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小试牛刀
1.将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700÷14=50  50×20=1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2)42×12=504  
504÷28=1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700÷14×20=1000
42×12÷28=18
2.先在方框里填上得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1)  
(2)
综合算式: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30
45
35×18÷14=45
918÷18×24=1224
51
1224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 
375÷15×5 
改正:
=375÷75
=5
(  
)
(2) 
120×48÷24 
改正:
=120×2
=240
(  )
375÷15×5
=25×5
=125
×

4.计算下面各题。
(1)
476÷14×35  
(2)
45×60÷90
(3)
38×24÷12  
(4)
285÷3÷5
=34×35
=1190
 
=2700÷90
=30
=38×2 
  =76
 
=95÷5
=19
(5)
252÷3÷3
(6)
780÷13×20
=60×20
=1200
=84÷3
  =28
5.在
里填上“>”“<”或“=”。
280×12÷32
80×12÷3
100÷50÷2
100÷50×2
125×8÷10
25×4×10
162÷9×3
162÷9÷3

<
<
>
归纳总结:
1.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般是从左至右依次计算,但是如果乘法在前,除法在后,也可以先算后面的除法,再算前面的乘法。
2.爬楼梯问题是植树问题的一种情况。明确从几层到几层有几个间隔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20+148)÷78
32
×
(312
÷
24)
728
÷
8×17
42×
(256-198)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468÷78
=6
先算除法,再
算乘法。
=32×13
=416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91×17
=1547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42×58
=2436
夯实基础
648
÷(8
×
9)
409
+
325
÷
25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409+13
=422
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648÷72
=9
2.某小学四年级航模小组有12人,他们两个学期一共做了
72个飞机模型,平均每人每学期做多少个飞机模型?
72÷12÷2
=3(个)
答:平均每人每学期做3个飞机模型。
3.警察张叔叔买来4箱方便面,一共花了240元。一桶方便面多少元?
240÷4÷12
=5(元)
答:一桶方便面5元。
4.妈妈按医生开的处方,买来一盒健胃药,每板12粒。如果每
次吃6粒,这盒药够吃多少次?
8×12÷6=16(次)
答:这盒药够吃16次。
5.
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
6篮鸡蛋有多少个?
96÷3×6
=192(个)
答:6篮鸡蛋有192个。
6.运算顺序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345÷3÷5和48×4×5。
( 
)
(2)640×(10-5)和120÷25×5。
(  )
(3)360×2÷10和75÷25×18。
( 
)
易错辨析

×

辨析:没有正确掌握运算顺序。
7.列式计算。
(1)96与12的商乘169,积是多少?
(96÷12)×169
=8×169
  
=1352
(2)750除以5的商再除以6,商是多少?
(750÷5)÷6
=150÷6
=25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解决问题第2课时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息,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计算,说出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复习题目。
师:今天,老师先带大家去光明小学看一看,先出示磁性黑板图片,然后出示题目
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问题怎么变化,我们都会迎刃而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一类新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下面让我们来帮这个公司解决他们的问题。谁来给读题。(找生读题目。)
2.下面我们就来审题,请大家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3.弄清楚了已知条件和问题,同学们分析分析,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分析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1)根据已知条件“3箱公文包”和“一共720元”可以求出每箱多少元。然后用每箱的价钱除以每箱的个数,就得到每个多少元。
(2)根据已知条件“3箱公文包”和“每箱12个”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然后用总的钱数除以公文包的个数,就得到每个多少元。
5.教师课件演示两种解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先算每箱多少元,再算每个多少元。
第二种方法:先算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再算每个多少元。
6.请同学们从这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来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题。)
7.交流汇报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720÷3=240(元)
240÷12=20(元)
方法二:12×3=36(个)
720÷36=20(元)
请同学回答:每种方法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根据哪些已知条件求出来的?第二步又是根据哪些已知条件求出来的?
8.刚才我们是分步解答的,那么综合算式应该怎么列呢?谁来试一试?(指名回答。)
(注意在用第二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题时,可能有的同学忘记加括号,这个要在全班纠正并加以强调。)
9.讨论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都是两步计算,第二步都是除法;不同的是一个先算每箱多少元,一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一个第一步是除法,一个第一步是乘法。两种解法最后都是求每个多少元。因为可以用连除来解答,所以这就是本节课的“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虽然有的人喜欢先乘后除,但不管哪种计算方法,一定要清楚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给大家奖励。我要带大家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一看,那里的书可多了。(出示28页试一试的书架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你这个图片中看出哪些数学信息?(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继续出示题目,让学生按照例3的方法独立审题。
3.学生汇报审题结果。(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课件演示,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4.接下来小组合作交流,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又是根据哪些已知条件求出来,然后再结合条件“750册图书”求出每层放多少本。
6.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题。)
7.交流汇报,全班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学会了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了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五、课后作业
课本29页练一练1题---5题。
板书设计: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审题
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时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所以我在教学新知例3时,学生审完题后,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根据找出的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分析清楚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题,交流算式时再一次提问学生: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根据哪些已知条件算出来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这样强化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考方法是教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解应用题时才有路可循,才能比较顺利地探索出解题的途径。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通过复习旧知,给学生归纳了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这个对学生学习应用题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