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加深理解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法则。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运用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解决生活问题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审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混合运算法则。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咱们班要充实图书角,要求带的书一样多,大家说说你带了多少本书来啊!
亮亮:我带了9本来。
红红:我才带了5本来
师:亮亮和红红带的书不一样多,怎么办呢
二、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一)阅读理解
1.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使两个人的书同样多,亮亮要给红红几本书?
2.你是怎么想的?
3.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们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二)分析解答
1.
分析:把两个人的总数加起来。再求出他们的平均数,最后把亮亮多于平均数的红的书本数。
6.分步列式:9-5=4(本)4
÷2=2(本)
7.列综合算式:(9-5)÷2
=
4÷2
=2(本)
8.教师提问:你还记得要先算哪一步吗?
(三)回顾反思
1.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说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注意什么吗?
教师小结:1.审清题意,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注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和括号外面的数进行运算。
3.生1:可以先算出3双袜子多少钱……
生2:54元比27元多的钱是3双袜子……
4.列式计算:(54-27)
÷3
=27
÷3
=9(元)
27-9=18(元)
5.回忆综合算式的解题方法。
三、巩固运用
深化拓展
1.练一练:
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2.学生独立完成。
3.分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4.要求学生列式计算得出结果。重点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法则。
5.试一试:牛牛有24张邮票,贝贝有18张邮票,牛牛给贝贝多少张邮票,他们的邮票就一样多了?现在每人各有几张邮票?
6.小组合作完成。
7.判断题:
(1)计算6+9х3的结果等于45。
(
)
(2)不管有没有括号,都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
)
(3)计算45÷(2+7)时要先算2+7=9,然后再算45÷9=5。
(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法则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P32页练一练:2题、4题。
板书设计:
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1.审清题意,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注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和括号外面的数进行运算。
教学反思:
在前面学习了有括号的乘除运算和连除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因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于审题的能力不足,需结合具体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在具体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独立操作,明白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共27张PPT)
第4课时
列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算式解决问题
三
解决问题
JJ
四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移多补少问题
(2)已知两个相关事物的部分和,求单一量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甲队
拔河比赛
乙队
怎样使两队人数一样多呢?
要使两个人的书同样多,亮亮要给红红几本书?
探究点
1
移多补少问题
答:亮亮要给红红2本书。
9-5=4(本)
4÷2=2(本)
(9+5)÷2=7(本)
9-7=2(本)
探究点2
已知两个相关事物的部分和,求单一量
一双手套和一双袜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
)元
(
)元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答?
(54-27)÷3
=
27÷3
=
9(元)
27-9=18(元)
答:一双手套的价钱是18元,一双袜子的价钱是9元。
小试牛刀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774除以18的商,再乘43得多少?列式为774÷(18×43)。
( )
(2)250×(120÷12)=250×120÷12。
( )
(3)6000÷125÷8=6000÷(125×8)。
( )
(4)16+18×5比(16+18)×5的结果要小。
( )
(5)5600÷4=5600÷(200÷4)。
( )
×
√
√
√
×
2.在
里填上“>”“<”或“=”。
72÷9÷2
72÷(9×2)
240÷20+4
240÷(20+4)
32×10-6
32×(10-6)
560÷80
560÷16÷5
=
>
>
=
3.脱式计算。
540÷60×79
320÷(72÷9)
40×9÷12
656÷(82÷2)
=320÷8
=40
=9×79
=711
=360÷12
=30
=656÷41
=16
750÷(100-75)
264÷(770÷35)
=264÷22
=12
=750÷25
=30
4.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360÷60=6 195×6=117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560÷14=40 320÷40=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95×(360÷60)=1170
320÷(560÷14)=8
(3)90÷18=5 5×200=1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250×12=3000 3000÷75=4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90÷18×200=1000
250×12÷75=40
5.列式计算。
(1)用100与1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100+125)÷(125-100)
=225÷25
=9
(2)24乘1800与1660的差,积是多少?
24×(1800-1660)
=24×140
=3360
(3)一个数减去23得47,这个数的32倍是多少?
(23+47)×32
=70×32
=2240
(4)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再乘16,得多少?
(999-10)×16
=989×16
=15824
归纳总结:
1.运算顺序要牢记,提笔之前想清楚,先括号后乘除
,最后才算加减法。
2.“移多补少”法是解决平均问题的常用方法。
3.等量代换法是指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与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方法。
4.解决等量代换问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式。
1.
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
)元
(
)元
9
16
夯实基础
2.红红和丫丫想买一样的铅笔盒。
她们买了两个铅笔盒,回去后红红应该还给丫丫多少元?
(20-14)÷2=3(元)
答:回去后红红应该还给丫丫3元。
3.
牛牛有24张邮票,贝贝有18张邮票,牛牛给贝贝多少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现在每人各有几张邮票?
(24+18)÷2=21(张)
24-21=3(张)
答:牛牛给贝贝3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现在每人各有21张邮票。
4.
红红和丫丫一共有84张邮票,她们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84÷2=42(张)
42-8=34(张)
42+8=50(张)
答:红红原来有34张邮票,丫丫原来有50张邮票。
6.下面两人谁说得对?
甲有100元钱,乙有80元钱。
A说:“甲比乙多20元,甲给乙20元后,两人的钱一样多。”
B说:“甲给乙10元后,两人的钱就一样多。”
易错辨析
甲给乙:(100-80)÷2=10
答:B说得对。
7.一个西瓜的质量相当于6个苹果的质量,而2个菠萝的质量相当于一个西瓜的质量。那么一个菠萝的质量相当于多少个苹果的质量?
6÷2=3
答:一个菠萝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