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石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6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件(打包8套)(新版)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石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6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件(打包8套)(新版)苏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27 21:46:45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苏科版)6.1 线段、射线、直线(1)走哪条路相对近些? 小兔子还有更近的路可以走过去吗?请在图中画出这条路.你发现了什么: 两点之间 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 (1)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 (2)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辨析由火车站到汽车站,走哪条路线更近?为什么?
(1)火车站 运河路 青年路 汽车站;
(2)火车站 运河路 世纪大道 解放路 汽车站。试一试欣赏下列图片,你观察到了什么?看一看线段射线 直线2、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区别?1、画一条线段 、 一条射线 、一条直线。 2个1个无延伸性向一个方向
无限延伸向两个方向
无限延伸可度量不可
度量不可
度量0个想一想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AB记作: 线段AB (或线段BA)a或记作: 线段 a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
1.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
2.用一个小写字母.线段AB记作: 线段AB (或线段BA)a或记作: 线段 a线段OP记作:射线OP射线端点写在前面O想一想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想一想AO怎样表示图中的射线?表示为射线OA想一想OB怎样表示图中的射线?表示为射线OB想一想OC怎样表示图中的射线?表示为射线OC怎样表示图中以O为端点的射线?可以表示为射线OA,也可以表示为射线OB或射线OC.
记作:直线 MN(或直线NM)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
1.用两个大写字母;
2.用一个小写字母.直线想一想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记作:直线A ( )
记作:射线AB ( )
记作:直线ab ( )
记作:线段FE ( )×××√辨一辨×√×下列图形能相交的是( )DCBAD如图,已知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射线AC
(3)画直线BCABC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1)图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几条?以B为一 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议一议(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请分别表示出来。共6条线段
分别是线段AB、AC、AD 、BC、BD、CD(1)分别以A,B,C,D为端点的射线各有几条?图中一共有多少条射线?
思考题2:(2)图中共有几条直线?8条1条有几条射线可以用图中字母表示出来?6条2468102n024682n-23、观察图形填表:思考题:练一练:如图,以点A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点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请分别表示这些线段。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4条,分别是线段AB、AC、AD、AE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4条,分别是线段BA、BC、BD 、BE思考: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10条线段1、观察图形填表:如何写线段才能不重复,不遗漏?13610线段AB线段AC,AB,CB思考题:线段AC,AD,AB,CD,CB,DB线段A1A2,A1A3…… 1、教室里有2位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和其他的每一个人握一次手,那么这2个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3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4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5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50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n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161012253自主探索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课件13张PPT。§6.1 线段、射线、直线(2)一、复习:  1、你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
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吗?   2、什么叫两点间的距离?为什么要
这样规定两点间的距离? 思考 :怎样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怎样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在纸上画出一个点A和一个点B,
(1)经过A你能画出几条直线?
(2)经过A、B两点画直线,你又可以画出几条?二、自主探究 可得: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思考: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要钉几颗钉子?为什么?
三、做一做1、如图:已知A、B两点
(1)画线段AB
(2)延长线段AB 到C,使BC=AB。
C图中,我们把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议一议如果点B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AB、BC、A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若点B为AC的中点,则
AB=BC= AC
AC=2AB=2BC如果B点在线段AC上,并且AB=BC
(或AB=1/2AC,或BC=1/2AC)
那么点B是线段AC的中点。如果B是线段AC的中点,
反过来那么AB=BC=1/2AC四、典型解析
例1、如图①,AD=AB-  =AC+  。
     
例2、如图②,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
的中点的是(   )
A、AC=CB    B、AB=2AC
C、AC+CB=AB  D、CB= AB
例3:如图,已知线段AB=8cm,C是AB的中点,点D在CB上,DB=1.5cm,求线段CD的长度。
DC练习1、在直线m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4cm, 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 的长。思考:在纸上有A、B、C三点,过其中任意两点
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画几条?如果有四点呢?
五点呢?有何规律?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
五、课堂小结课件12张PPT。6.2 角(1)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有三名运动员在不同的位置射门,你觉得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小?情景导入温故而知新回顾小学有关角的知识:
(1)什么是角?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有关吗?
(3)用什么工具度量角?如何使用?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这个角的边;角也可以看成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你会吗?角的表示 1.已知,如图,C、D是OA上两点,E、F是 OB上两点,下列各式中,表示∠AOB错误的是( )A.∠COE B.∠AOF
C.∠DOB D.∠EOFD基础训练2.如图,将图中∠1、 ∠2、 ∠3表示的角
改用大写字母表示分别为___________∠ADE∠CED∠ABC∠B3.如图,打台球时,球的反射角总是等于 入射角.请估测图中入射角的度数,估测球反弹后会撞击图中的哪一点?数学活动4.如图,以OA为一边的
角有哪几个?你能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吗?∠AOD∠AOC∠AOB5.∠AOC= ∠AOB+ ∠BOC,
∠AOB= ∠AOD- ∠DOB,
类似地,你还能写出哪些有关角的和与差?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用度量或叠合的方法.1.角的大小我们怎么表示呢?我们常用量角器量角,度、分、秒是
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2.度、分、秒之关系:
1°的  为1分,记1′,即1°=60/
1′的  为1秒,记1″,即1/=60//数学化认识 例2 填空:
(1)2.8°= ° ′;
(2)39°36′= ° 24839.6练习: 0.75°等于多少分?
78°54′等于多少度?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讲一讲课件17张PPT。6.2 角(2)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一、复习回顾: 1、请叙述角的描述性定义。
2、角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3、角的单位有几种,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想一想1.用一付三角板,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角?你能用手中的三角板画出150和105°的角吗?2.量角器画角⒈ 如何利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AOB呢?⒉ 如果只用圆规和直尺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只用直尺和圆规,怎样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议一议3.尺规画角OAB(1)明确探索关键.(2)“点”的确定.O′A′尺规画角尺规画角(操作步骤见P155表格)做一做自主展示: 动动手:用纸片剪一个角,将角对折,折痕将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自主合作1.角平分线的定义:如图,OC将∠AOB分成相等的两部分,OC就是∠AOB的角平分线。如果OC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
∠AOC、∠BOC、∠AOB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议一议例题讲解例⒈如图,如果∠AOD=80°,OC是∠ AOD内的一条射线,OB是∠AOC的平分线,∠AOB=30°.求∠AOC与∠COD的度数.例2.已知∠AOD=800,OB是∠AOC的平分线,∠AOB=300,试求∠AOC、∠COD的度数。
⑴在已知条件下你还能求出那些角,说说你的理由;⑵如果你是老师你将会出一些什么样的求解问题?
⑶如果已知∠AOD=800,OB是∠AOC的平分线,OC平分∠BOD你能求出∠AOB的度数吗?练一练: 一轮船A看到它的北偏东500有一艘渔船B,东南方向有一个灯塔C,试用图表示A、B、C的位置。你知道此渔船的准确位置吗?练一练: 甲从点O出发,沿北偏西300方向走了50m到达A点,乙也从O点出发,沿南偏东350方向走了80m到达B点,你能知道∠AOB的度数吗? 练一练:3点半,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
是 ( )A、700 B、750
C、850 D、900试一试:(1)已知∠AOB是直角,在外部的∠BOC=300。
OM平分∠AOB,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
(2)将∠AOB换成1200,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你从(1)、(2)结果中能发现什么规律?能总结出来和同学交流吗?课件10张PPT。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观察与思考 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即∠α与∠β互为余角,
∠α的余角是∠β,
∠β的余角是∠α.∠α+∠β=90°,1几何语言∵∠1与∠2互余(已知)
∴∠1+∠2=90°(互余的定义)∵∠1+∠2=90°(已知)
∴∠1与∠2互余(互余的定义)或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即∠α与∠β互为补角,
∠α的补角是∠β,
∠β的补角是∠α.∠α+∠β=180°,
做一做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40°130°45°135°60°30°(90-n) °(180-n) °  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0.
练一练判断:
1.如果∠1=30°,∠2=25°,∠3=35°,那么∠1、∠2、∠3这三个角称为互为余角.( )错2.两块直角三角板中∠B=30°,∠E=60°, ∠B与∠E互为余角.(   ) 对  注意:
1.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一种关系.
2.互余、互补是指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例1  如图,如果∠1与∠ 2互为余角, ∠1与∠3互为余角,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解: ∠2与∠3相等.
因为∠1与∠ 2互为余角, ∠1与∠3互为余角,
所以 ∠ 2= 90 °-∠1, ∠3= 90 °-∠1,
所以∠2=∠3.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如图,如果∠α与∠β互为补角,∠ α与∠γ互为补角,那么∠ β与∠ γ相等吗?为什么?解: ∠β与∠γ相等.
因为∠α与∠ β互为补角, ∠α与∠γ互补,
所以 ∠β= 180 °-∠α ,∠γ= 180 °-∠α
所以∠β =∠γ.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思考:练一练
1.如图1,∠AOC=900,∠BOD=900,则∠1与∠3的关系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2.如图2,∠1+∠2=1800,∠3+∠4=1800,
若∠1=∠3,则∠2与∠4的关系是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1+∠2=90°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1+∠2=180°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知识总结:课件14张PPT。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6.3余角、补角、对顶角(2)看谁记的牢1、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D=900,则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OADCB∠DOC与∠COB互余∠AOC与∠COB互补∠AOD与∠DOB互补1232、如图,∠AOC=900,∠BOD=900,则∠1与∠3的关系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o 3、如图,∠1+∠2=1800,
∠3+∠4=1800,若∠1=∠3,则∠2与∠4的关系是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2134情景引入OABB/A/通过小孔O,两条光线AA/、BB/形成了哪些角?∠AO B、∠AOB/、∠A/OB/、∠A/OB图中∠AOB与∠A/OB/、 ∠AOB/与 ∠A/OB,它们分别有什么位置关系.∠AOB和∠A/OB/
∠AOB/和 ∠A/OB它们是直线AA/、BB/相交得到的,都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OABB/A/∠AOB和∠A/OB/叫做对顶角
∠AOB/和 ∠A/OB叫做对顶角说一说:下列各图中,∠l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1、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得到两对对顶角,那么三条直线AB、CD、EF相 交于点O。有多少对对顶角?请分别表示出来,并与同学交流。2、两根木条中间用铁钉固定起来,但可转动。试着转不同的角度,比较两木条所成的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并说明理由.对顶角相等数学化认识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AOE=250。你能说出图中哪些角的度数?OAECDB例题讲解例2 如图,AB、CD
相交于点O,∠DOE=900,∠AOC=720.
求∠BOE的度数.OABDCE对顶角相等基础训练
1.如图,直线AC、DE相交于点O,OE是∠AOB的平分线,∠COD=500,试求∠AOB的度数.OABCDE2.如图,直线AB、EF相交于点D,∠ADC=900。
(1)∠1的对顶角是______;∠2的余
 角有___________。
(2)若∠1与∠2的度数之比为1︰4,求∠BDF的度数。ABFCED12∠BDF∠ 118O和∠BDF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OD +∠BOC=2200,则∠AOC为多少度?为什么?课堂小结学习了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经历“观察--猜想--说理”的认知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课件21张PPT。6.4 平 行图片欣赏图片欣赏不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吗?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重合)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两条直线平行的实例,你能举例说明吗?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 )
3.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 线平行
( )练习1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 ) ×××√5.判断各组直线中属于平行线的有( )
A B C D 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平行或相交C平行线的表示通常,我们用“∥”表示平行。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如果用a、b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a与b平行
记作a∥b。····ABCD读作“平行于” 1.图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请分别将它们表示出来。ABCDEFGHIPOMN练习2QJ 2.如图,在长方体中,与AB平行的棱有几条?与CG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棱有几条?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你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吗?
一放平行线的画法二靠四画三推1.如图,P是∠AOB外一点P,过点P画直线
PC//OA,交OB于点C;P·OAB C练习32(1)在方格纸中,你能仅用直尺画出平行线吗?2(2)在方格纸中,经过线段AB外一点C仅用直尺画线段AB的平行线.ABCM过人民广场,并与解放路平行的道路有几条?●   性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的性质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练习43.三条直线AB,CD,EF,若AB//EF,CD//EF,则
__ // __ ,理由是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有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的交点数为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AB CDC5.如图,P是∠AOB外一点P,
(1)过点P画直线PC//OA,交OB于点C;(2)过点P画直线PD//OB,交OA的反向延长线于
点D;P·OAB CD(3)分别量出∠AOB,∠PCO,∠PDO,∠CPD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课 堂 小 结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平行和相交。3.画平行线的方法:(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平行线的两个性质:平行用符号“∥”表示,读用“平行于”课件19张PPT。6.5 垂直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几种情况?平行 相交温故知新 记作:AB⊥CD 读作AB垂直于CD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果两条直线用a,b来表示,则又可
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垂直的定义的应用格式 (1) ∵∠AOC=90°
∴AB⊥CD(2) ∵AB⊥CD
∴∠AOC=90°你能在方格纸中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吗?ABCDEFGHKO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两种:(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一般过程:1、靠2、过3、画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线段、射线的垂线应怎么画呢?注意:画线段(或射线)的垂线时,有时要将线段延长(或将射线反向延长)后再画垂线.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已知直线AB、CD和AB上一点M,过点M画直线CD的垂线ME。
我们如何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 苏森同学在体育课上练习跳远,下面是他一次跳远成绩,有三个同学进行了测量,你认为谁的测量合理?想一想感悟: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联想 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高翔同学欲从点A处过马路,请你告诉他怎样走线路最短学以致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
l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感悟新知练习1.如图,污水处理厂要从A处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省?试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说明理由。AQPB解:从点A向PQ作垂线段AB,垂足为B,则线段AB就是铺设管道的路线。理由:垂线段最短。练习2.如图,P是∠AOB的边OB上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OPBCH解:PH<PC,PC<CO理由:垂线段最短。A课 堂 小 结 记作:AB⊥CD 读作AB垂直于CD 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果两条直线用a,b来表示,则又可
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作法:1、靠2、过3、画课 堂 小 结3.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