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22课 清朝的文学与艺术一、《红楼梦》1、历史背景:清朝时,( ① )创作在明代小说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2、作者:( ② )3、特点:通过细腻的艺术描述,深刻地揭露了( ③ )后期的黑暗和罪恶,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4、地位:全书( ④ ),语言传神,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自学提示阅读教材P125---126,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小说曹雪芹封建社会结构宏达曹雪芹蜡像姓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生卒:1715-1763描述:中国清代著名作家。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籍贯: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包衣”人。 1、作者简介 出身于富贵家庭,曾祖、祖父和父亲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显赫一时。雍正五年(1727年),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家庭开始败落,此后一蹶不振。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最终贫病而卒。家庭由盛而衰,使曹雪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巨变,得以接触到广大下层百姓生活,获得认识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因而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 他性格豪放,工诗善画。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2、写作背景3、《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红楼梦》以荣国府、宁国府两个贵族大家庭的盛衰过程为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为核心,以大观园小社会中的青年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把众多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组织在一起,广泛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金陵十二钗4、《红楼梦》的特点与评价 《红楼梦》通过细腻的艺术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和罪恶,揭示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全书结构宏大、语言传神、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已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国文字出版。5、《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6、“红学”的由来思考:历史和历史小说(连续剧)有什么区别?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连续剧):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二、《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自学提示阅读教材P126---127,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聊斋志异》:(1)作者:( ① )
(2)内容: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讽刺现实,批判( ② )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
全书构思巧妙,引人人胜。2、《儒林外史》:
(1)作者:( ③ )
(2)内容:刻両出士大夫的各种丑态,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 ④ )的沦丧。
(3)地位:是一部着重描写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长篇( ⑤ )3.影响:这两部小说是公认的( ⑥ )杰作.
蒲松龄官场吴敬梓道德讽刺小说讽刺艺术1、蒲松林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作者简介蒲松龄故居(2) 《聊斋志异》写作背景 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赵起杲在浙江严州刻印。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 《聊斋志异》。(2) 《聊斋志异》内容与后世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聊斋志异》在进步的思想内容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是我们阅读时应注意分析批判的。??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贫刺虐入木三分?”?(1)作者简介
2、《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内容:着重描写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长篇讽刺小说。它刻画了士大夫的各种丑态,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道德的沦丧。 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2、《儒林外史》写作背景:3、成就影响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可作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部活的生动的参考。?也有盛赞《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4、地位:京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剧种,被视为( ② )三、京剧
1、时间:兴起于( ① )中后期。
2、特点:是一种集唱、念、做、打、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3、角色:生、旦、净、丑等。清朝国粹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1、京剧的产生与地位2、京剧角色课堂小结清朝的文学和艺术《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与灭亡
结构宏大,语言传神
不朽巨著
谈狐说鬼讽刺现实
批判官场和科举
士大夫的各种丑态
政治腐败,道德沦丧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杰作京剧清朝中后期兴起
综合性舞台艺术
我国最大剧种,视为国宝1、认真完成表格《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中期》《清朝》《罗贯中》《施耐俺》《吴承恩》《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