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观察与7.2实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观察与7.2实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28 21:48:00

文档简介

7.1观察与7.2实验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得到一些结论.
2、能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能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四、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认识来源于实践,观察与实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学习数学同样如此,通过观察与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规律.
下面我们学习观察与实验.
(二)讲授新课
历史上的很多发明创造源于观察.例如鲁班观察丝茅草,发明了锯条;瓦特观察水烧开后水壶盖被水蒸气顶开,发明了蒸汽机……
交流: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有办法确定朝北的方向吗?结合图7-1加以说明.
可以根据北斗星大体确定朝北的方向.
(三)重难点精讲
2、在图7-2中,有一条直线a,一条射线b和一条线段c.青观察它们的位置,并动脑筋思考一下,a,b,c之间有没有交点.动手画一画,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3、在图7-3中,AB、CD是两条线段.请观察AB、CD的长短一样吗?量一量,然后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a、b、c两两之间都有交点,
AB、CD的长短一样.
4、如图7-4,请观察,图中的4条红色线条是直的吗?动手画一画,并和你观察的结论进行比较.
5、在一个正方体模型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1,2,3,4,5,6.图7-5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个数字.观察图形中的数字特点,那么,“1”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2”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3”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请同学们完成4、5并交流结论.
归纳:
通过以上的问题,你认为只凭观察做出的判断可靠吗?
我们知道,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验证.正如恩格斯所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一般是为了检验某种猜想或理论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
探索:
1、有12个乒乓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相同,其中有11个球的质量相等,有一个球略重一点.你能用最少的次数找出这个质量略重的乒乓球吗?可以用天平验证.
可以分组实验.
2、用图7-6所示的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你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三角尺?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同学们可以找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跟踪练习:
同一平面上的三点可以确定多少条直线?同学们可以动手操作一下.
要分情况讨论.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五)随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伊拉克大沙漠
B.伊拉克战争
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
2、观察下图中的两个角,你认为哪个角大?用量角器量一量,并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3、取一张纸片,将它平举到自己的头部高度然后放手,观察纸片飘落下来的过程,并重复做几次。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
7.1观察与7.2实验
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
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七、作业布置:课本P111
习题
1、2、3
八、教学反思7.1观察与7.2实验
一、夯实基础
1、下面几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是圆的是
(  )
2、如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几何体,从左面看是(  )
二、能力提升
3、如图是小李书桌上放的一本书,则这本书的俯视图是(  )
4、观察下列图形,你认为它们平行吗?实际测一下,并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5、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四边形?
三、课外拓展
6、用两个一样大小的含30°角的三角板可以拼成多少个形状不同的四边形?请画图说明.
四、中考链接
7、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面看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B
2、A
能力提升
3、A
4、它们是平行的,由于视觉受到干扰显得不平行.
5、答:27个.
课外拓展
6、解:四个.如图所示:
中考链接
7、C.
D
工7.1观察与7.2实验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
2、能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预习内容
范围:自学课本P108-P111,完成练习.
三、预习检测
1、如右图所示水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的值为(

A.
B.99!
C.9
900
D.2!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0分钟)
探究要点1、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
认识来源于实践,观察与实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学习数学同样如此,通过观察与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规律.
历史上的很多发明创造源于观察.例如鲁班观察丝茅草,发明了锯条;瓦特观察水烧开后水壶盖被水蒸气顶开,发明了蒸汽机……
交流: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有办法确定朝北的方向吗?结合图7-1加以说明.
2、在图7-2中,有一条直线a,一条射线b和一条线段c.青观察它们的位置,并动脑筋思考一下,a,b,c之间有没有交点.动手画一画,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3、在图7-3中,AB、CD是两条线段.请观察AB、CD的长短一样吗?量一量,然后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4、如图7-4,请观察,图中的4条红色线条是直的吗?动手画一画,并和你观察的结论进行比较.
5、在一个正方体模型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1,2,3,4,5,6.图7-5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个数字.观察图形中的数字特点,那么,“1”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2”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3”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请同学们完成4、5并交流结论.
探究要点2、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通过以上的问题,你认为只凭观察做出的判断可靠吗?
我们知道,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验证.正如恩格斯所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一般是为了检验某种猜想或理论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
探索:
1、有12个乒乓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相同,其中有11个球的质量相等,有一个球略重一点.你能用最少的次数找出这个质量略重的乒乓球吗?可以用天平验证.
2、用图7-6所示的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你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三角尺?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跟踪练习:
同一平面上的三点可以确定多少条直线?同学们可以动手操作一下.
要分情况讨论.
二、小组展示(10分钟)
每小组口头或利用投影仪展示一道题,
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或奖星)
交流内容
展示小组(随机)
点评小组(随机)
_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第______组
____________
第______组
第______组
三、归纳总结
本节的知识点:
1、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
2、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四、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伊拉克大沙漠
B.伊拉克战争
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
2、观察下图中的两个角,你认为哪个角大?用量角器量一量,并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3、取一张纸片,将它平举到自己的头部高度然后放手,观察纸片飘落下来的过程,并重复做几次。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学习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D
C
课堂达标检测
B
∠ABC=∠DEF.
(1)
我们能够观察到下落的纸片运动轨迹不规律,一会往这飘,一会往那飘.
(2)
怎样让这张纸沿直线下落?怎样让这张纸下落的更快一些?(共17张PPT)
七年级下册
7.1观察与7.2实验
认识来源于实践,观察与实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学习数学同样如此,通过观察与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规律.
下面我们学习观察与实验.
1、能通过观察的到一些结论.
2、能通过实验来检验某些猜想或理论.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我们知道,_______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_______.
2、______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一般是为了检验某种猜想或理论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
观察
验证
实验
1、如右图所示水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
的值为(

A.
B.99!
C.9
900
D.2!
D
C
历史上的很多发明创造源于观察.例如鲁班观察丝茅草,发明了锯条;瓦特观察水烧开后水壶盖被水蒸气顶开,发明了蒸汽机……
可以根据北斗星大体确定朝北的方向.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有办法确定朝北的方向吗?结合图7-1加以说明.
a、b、c两两之间都有交点,
AB、CD的长短一样.
2、在图7-2中,有一条直线a,一条射线b和一条线段c.青观察它们的位置,并动脑筋思考一下,a,b,c之间有没有交点.动手画一画,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3、在图7-3中,AB、CD是两条线段.请观察AB、CD的长短一样吗?量一量,然后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请同学们完成4、5并交流结论.
4、如图7-4,请观察,图中的4条红色线条是直的吗?动手画一画,并和你观察的结论进行比较.
5、在一个正方体模型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1,2,3,4,5,6.图7-5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个数字.观察图形中的数字特点,那么,“1”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2”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3”相对面上的数字是_____.
通过以上的问题,你认为只凭观察做出的判断可靠吗?
我们知道,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验证.正如恩格斯所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一般是为了检验某种猜想或理论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
1、有12个乒乓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相同,其中有11个球的质量相等,有一个球略重一点.你能用最少的次数找出这个质量略重的乒乓球吗?可以用天平验证.
可以分组实验.
同学们可以找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2、用图7-6所示的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你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三角尺?能拼出多少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同一平面上的三点可以确定多少条直线?同学们可以动手操作一下.
要分情况讨论.
1、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伊拉克大沙漠
B.伊拉克战争
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
B
A
C
B
D
F
E
2、观察下图中的两个角,你认为哪个角大?用量角器量一量,并和你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ABC=∠DEF.
3、取一张纸片,将它平举到自己的头部高度然后放手,观察纸片飘落下来的过程,并重复做几次。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能够观察到下落的纸片运动轨迹不规律,一会往这飘,一会往那飘.
怎样让这张纸沿直线下落?怎样让这张纸下落的更快一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