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北师大版4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北师大版4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28 22:01:15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渗透分类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教学重点:会选择算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交换
师:同学们,陈老师今天想做个小调查。我们班谁家有自行车?
生:我家有。
师:那你能告诉老师你家自行车是谁骑的吗?
生:妈妈(我)骑的。
师:妈妈(我)骑自行车,老师想把妈妈和自行车的位置交换一下,你们说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自行车骑妈妈了。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再看下面这句话。小明在钓鱼。“小明”和“鱼”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鱼在钓小明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再看25这个数中的“2”和“5”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52了,数字变大了。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能不能交换位置啊?
生:不能。
师:在数学中也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有些情况就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数学中有关交换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初探定律
1、出示:
8+18
279-17
15×4
16÷8
18+8
17-279
4×15
8÷16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8个算式,观察后您们能进行分类吗?(学生交流)
2、点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类。
80+65
65+80
15×4
4×15
279-17
17-279
16÷8 8÷16
师:你是按什么分类的?
生:我是按加、减、乘、除法进行分类的。
师:抽生口算前4道算式,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前面4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没有变。
生2: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积没有变。
师:后面的四道题,虽然位置交换了,可是你们现在无法计算,暂时不探究这四道题。但是你们想不想计算这四道题?(想)那你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有没有信心。(有)
(师取下这4道算式)
三、合作探究,猜想验证
1.加法交换律
师提出:在8+18=18+8这道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是不是在所有的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会发生改变呢?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写出几道加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它们的结果,并验证我们的猜想。
学生交流回答,师选择算式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没有找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 (没有)
师:出示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
生1:交换加数的位置。
生2:和不变。
师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
师:谁愿意为这个规律起个名称?(抽生回答)
生:加法交换律。(教师板书,全班齐读加法交换律内容)
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一下加法的交换律?(抽生回答)(板书:a+b=b+a)。其实啊!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但我们一般都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及时练习:学生口答。(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口答)
20 + 30 = ( ) + ( )
524 + 678 = ( ) + 524
□ + ( ) = ○ + ( )
3 + ( ) = Y + ( )
师及时反馈
2.乘法交换律
1、
师:我们已经验证了加法交换律,那么乘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个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同样地,先请每位学生编出乘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看它们的结果有没有积发生了变化的这种情况?
生:没有。
师:请学生汇报情况,师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教师板书)
师:谁能给这个规律起一个名称呢?(抽生回答)
生::乘法交换律(教师板书,全班学生齐乘法交换律内容 )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抽生回答)
生:(a×b=b×a)
2、及时练习。(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口答)
10 × 5 = ( ) × ( )
( ) × △ = ( ) × ☆
C × ( ) = F × ( )
25 ×18 × 4 = 25 ×( ) × ( )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交换律”(板书)。下面,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四、巩固内化,运用定律
1、利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们可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出示课件),怎样进行验算呢?请你们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2、比一比,谁算得快?(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将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你的同桌。)
130+86+70 25×37×4 40+35+60+265 125×23×8
3、拓展练习:32×125 25×16×125(共20张PPT)
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建议一课时完成)
第四单元
运算律
BS
四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我早上4根香蕉,晚上3根香蕉。
我早上3根香蕉,晚上4根香蕉。
哪只猴子占到了便宜?
探究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分别观察下面的式子,请你照样子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吗?
小试牛刀
1.想一想,填一填。
(1)
李叔叔骑车从B地到D地的距离列式为(  
 
 ),返回时从D地到B地的距离列式为(     
 
),李叔叔骑车从B地到D地的距离与从D地到B地的距离是(  
)的。
两个数相加,(  
 )加数的位置,和(  
 ),这叫作(      )。
132+118=250(千米)
118+132=250(千米)
相等
交换
不变
加法交换律
1.想一想,填一填。
(2)
横着看,每排(  )人,有(  )排,列式为(   
   );竖着看每列(  )人,有(  )列,列式为(        )。无论怎么看人数是(   )的。
两个数相乘,(   )乘数的位置,积(   ),这叫作(    
 )。
5
2
5×2=10(人)
2
5
2×5=10(人)
相等
交换
不变
乘法交换律
2.填一填。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56+94=94+(   )
125×32=(   )×125
a+(  )=98+(   )
72×(  )=b×(   )
72
a+b=b+a
a×b=b×a
56
32
98
a
b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73+237=     
48×52=
810
2496
(验算略)
归纳总结:
在减法和除法中,不存在交换律。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
小试牛刀
乘法适用交换律。
加法适用交换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45+76=
+45
28+13=




45×102=102×
296×200=
×
×

×
76
13
28
45
200
296
36
55
55
36
答案不唯一
67
13
13
67
答案不唯一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918+395
35×27
=1313
=945
验算略。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例如:1-2和2-1,1÷2和2÷1结果都不相等。
易错辨析
4.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25+16×4  
改正:
=25×4+16
=100+16
=116 
(  )
 25+16×4
=25+64
=89
×
辨析:在非同一级运算中错误使用运算律,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