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句话反映了(
)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有(
)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②④
B.
①②
C.②③
D.①③
3、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4、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 ”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 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
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
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5、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的年份(
)
年份
1966~1967年
1967~1968年
1972~1973年
1974~1975年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A.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取得了明显成就
B.“文革”虽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C.
“文革”开始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D.八字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6、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7、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8、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9、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
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10、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
A.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11、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和“向外”。
这里的“向外”应该是指英国
(
)
A.发动鸦片战争
B.颁布《航海条例》
C.海外殖民地不断增多
D.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12、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
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A.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B.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C.
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
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说明(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经济全球化形成
14、下列图片说明了(
)
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15、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应该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6、“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17、下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
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
时间
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1850-1879
72
15
49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宗法社会完全瓦解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8、《中国对外开发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9、《隋都城图》题记:“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
由此可见,隋都城市设计重在(
)
A.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D.促进城市的商业发展
20、下表反映了英国棉布(718×72里德印花布)的价格变化。英国印花棉布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1821-1830年
12先令3便士
1831-1840年
8先令10便士
1841-1850年
5先令11便士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价格革命引发通货膨胀
C.中国精美丝绸的流行使棉布滞销
D.工业革命促使生产效率提高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15分,22题25分)
21、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王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加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对材料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 (5分)
(2).联系材料,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1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
材料二
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七昼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出一二里地,大火烧毁的财物价值4000万两白银。
——《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
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决定在十三行商行中就地筹措战争赔款……各商行被迫摊派的款项总计达300万银元,令不少行商破产。条约还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最终为十三行的特权画上了句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具有150年历史的商馆毁于炮火,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帝国商行》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概括十三行的有关信息(请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概括,不得摘抄原文)。(12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十三行衰落的原因。(3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0分)
历史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B
A
C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D
B
C
D
C
A
D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15分,22题25分)
21.
答案:
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2.
答案:
1.现象:①十三行商馆前有许多船只;②商行附近有西式风格的建筑;③商行附近有中国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⑤商馆存储的白银很多(或商行资金雄厚)。
本质:①十三行与许多国家有密切的商贸往来;②中外贸易数额大;③十三行所在地区非常繁华;④十三行成为中外文化交会的地区;⑤行商们多信仰中国传统宗教。
2.原因:①清政府的压榨;②贸易特权的丧失;③战争的破坏。
认识:①十三行实质上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②十三行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维持中外商贸交流的使命;③十三行的对外贸易垄断权严重限制了中外贸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