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外国诗两首 ——《祖国》莱蒙托夫作家介绍 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写作背景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字词学习字音:
虔信(qián) 慰藉(jiè)
词解:
虔信:恭敬地相信。虔:恭敬
慰藉:安慰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这一句在全诗中是什么作用?爱情与爱国之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同学说说看。 统领全诗的作用。他们同样的发自内心、是炽热的、强烈的、不可动摇的。2、诗中连用了三个“无论”,这是什么句式,作者想要强调什么?让步状语从句,作者是要强调自己对祖国的爱是至高的、无可替代的。 3、第二小节中,诗人说:“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接着诗人在第二和三铺叙了一连串的景物,请列举并概括一下哪两类?这些景物有一个相似点,是什么? 俄罗斯风光一日游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的茅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醉酒的农人的谈笑
伴着口哨的舞蹈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村落间的小路
苍茫的夜色
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的灯光
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马车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 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俄罗斯人民质朴的生活场景俄罗斯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景物都有相似的特点就是:平常,常见于生活。 4、通过作者对寻常景物的描写,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爱祖国?俄罗斯的优美自然风光和俄罗斯人民质朴欢乐的生活场景是诗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激发他的爱国之情。 5、你觉得诗人对祖国的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是深切的、平实的、质朴的、本色的、也是最真实的。 总结 爱国之情与爱情一样,都是最真挚的,最深切的,但同样都是来自于平常生活的。诗人没有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却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的风光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场景,让自己的感情在寻常生活里慢慢释放。因此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远比只有抽象和空洞的抒发来得深沉得多,也真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