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香菱学诗
课前预习
1.字形与字音练习。
(nì)
烦/玚(
)/缯(
)/笑(yín
yín)
/(pín)
儿
鳏鳏(
)
/茶饭无(xīn)
/挖心(sōu)
胆/精血(chéng)
聚
2.本文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又名《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的作者是
,后四十回的作者是
,他们的生活年代都是
。
《红楼梦》一书以
和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
、
、
、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课内达标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
(2)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
(3)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
(4)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
)
4.名著阅读。
(1)《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哀歌,这个人是__________。
(2)下列诗句写的是《红楼梦》十二金钗中的哪些人?请把她们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①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②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④“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是指
;“美玉无瑕”是指
。
(3)《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
;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
;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
;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
。
5.写出课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及其名称。
(1)“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
(2)“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
(3)“老杜”是指
(朝代)的
。
(4)“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
6.香菱从向林黛玉请教到三易其诗,终于梦中得诗,她的学习经历其实验证了古人关于治学的三个境界说法。试将下面的三个境界与所属阶段对应起来,将序号填人括号中。
A.顿悟阶段/B.悬想阶段/C.苦索阶段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描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的盛衰过程,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巧的本质及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
B.香菱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受尽摧残的苦命女子。
C.《红楼梦》中有“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诗句,概括了林黛玉的悲惨一生。
D.本文描写香菱苦心学诗及黛玉认真指导的经过,表现了香菱对诗歌的矢志追求及她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天性,也体现了黛玉得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扩展阅读(A)
(一)葫芦僧判葫芦案(节选)
选自《红楼梦》
①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主人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这拐子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竞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踪迹了,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竞无人作主。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②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这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
……
③雨村低了头,半日方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了乩(jī)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今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的魂魄追索而死。其祸皆由拐子而起,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等语。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自然不疑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要。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④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费;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8.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门子的形象?
9.选文末段中贾雨村为什么要对门子已分析过的案情“详加审问”?“详加审问”与后面的“胡乱判了此案”是否矛盾?为什么?
10.在这起人命案中,案犯及其亲属没有写信向贾雨村求情,贾雨村却“疾忙修书二封”给案犯亲属。从中可以看出贾雨村是一个怎样的人?
11.结合首尾两段的内容谈一谈,在这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面前,原任知府与新知府(贾雨村)分别采用了怎样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中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一)
选自《红楼梦》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②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荼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2.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表现了王熙风怎样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14.你怎样看待黛玉与风姐见面时所说的那番话?如何理解“忙转悲为喜”中的“忙”?
15.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
(三)刘姥姥游大观园(节选)
选自《红楼梦》
①贾母众人都笑了。歇了歇,又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土地。琥珀拉他道:“姥姥,你上来走。看青苔滑倒了。”刘姥姥道:“不相干,我们走熟了。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鞋,别沾了泥!”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脚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交跌倒。众人都拍手呵呵的大笑。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起来了,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了。”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没有?叫丫头们捶捶。”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②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黛玉亲自用小茶盘儿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手,请王夫人坐了。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一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竞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
1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17.请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从侧面表现了潇湘馆的主人林黛玉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8.文中写刘姥姥让路、滑跌、爬起及众人的说笑、贾母的笑骂这些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19.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反映了内心怎样的活动?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扩展阅读(B)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二)
选自《红楼梦》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课文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曹雪芹(1724 ~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长官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官。到雍正初年,曹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家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曹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到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创作的。
‘
2.香菱
香菱原籍姑苏,即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是个苦命的女子,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时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求教。课文就是写她在大观园学诗的经过的。
参考答案:
20香菱学诗
1.腻;yáng;zēng;吟吟;颦;guān
guān;心;搜;诚
2.《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高鹗;清代;林黛玉;贾宝玉;贾、王、史、薛
3.(1)福气、运气;(2)选用词语;(3)白自给予;(4)忧愁失眠的样子。
4.(1)王熙风;林黛玉;(2)①香菱;②林黛玉;薛宝钗;③贾宝玉;④林黛玉;贾宝玉;(4)袭人;晴雯;鸳鸯;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
5.南宋;陆游;唐;王维;唐;杜甫;唐;李白
6.(1)C;(2)B;(3)A
7.C(这首诗是咏香菱的)
8.语言描写。
9.“详加审问”是为了探冯家虚实,虚张声势,掩人耳目。不矛盾,因为贾雨村详加审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徇情枉法,偏袒薛家,而不是为了公正地审判此案。
10.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ll.原任知府采取拖延回避、悬而不断的处理办法;新任知府贾雨村采取徇情枉法、胡乱断案的处理办法。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
l2.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王熙风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l3.表现了王熙风年轻貌美的外在形象特征和精明过人、刁钻狡诈的性格特点。
l4.既赞美了林黛玉的标致,又奉承了贾母,显示了她的八面玲珑和良苦用心。“忙”字表现了王熙风神态转变迅速,显示了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惟老祖宗是从,将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l5.不仅表现了王熙风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她精明过人、干练泼辣的特点。
16.贾母领刘姥姥游赏潇湘馆。
17.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这些句子从侧面表现了林黛玉为人清高、喜欢幽静、不爱喧闹的性格特点。
l8.显示潇湘馆内的青苔特别厚,从侧面表现了林黛玉居室的幽静环境。
l9.她不敢相信眼前的文弱小姐不喜欢脂粉却爱读书。既反映了封建家庭的富有,又从侧面表现了黛玉爱读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