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下 第29课《古诗两首》(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三下 第29课《古诗两首》(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30 09:03:43

文档简介

第29课《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4个生字,8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的词语。
2.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理解意思,自主与合作结合交流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唤起学生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查找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乞巧节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1教育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读过什么民间传说,你能给我们讲一个吗?
我国许多的民间传说也被诗人写进了诗歌中,表现出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它使我国的文学殿堂翰墨飘香。今天,我们将欣赏两首描写民间传说的古诗,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让我们走近诗人,体会他们的感情吧。板书课题29、《古诗两首》。
二、欣赏《乞巧》,理解美好的愿望
我们首先学习第一首古诗《乞巧》,看看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1、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作者资料。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21cnjy.com
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上仙女思凡心切,下凡来与牛郎私合并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遣天兵天将来将织女带走。为了防止织女在下凡去与牛郎相会,王母拔下头上簪子随手一划,就出现了银河(银河来历)将牛郎织女隔开。之后因喜鹊同情有情人,每年七夕用身体搭成鹊桥让二人相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关于乞巧节
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www-2-1-cnjy-com
2、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古诗朗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指导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学生尝试大声朗读,学会读出诗的韵律。
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www.21-cn-jy.com
3、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多种趣味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本课的生字。
(1)朗读诗歌,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者资料,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2-1-c-n-j-y
教师提示:将生字与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乞——气 宵——霄——肖 渡——度
(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乞(qǐ) 巧(qiǎo) 霄(xiāo) 渡(dù)
(3)生字组词大挑战。
乞( 乞讨 ) 巧( 巧合 ) 霄( 云霄 ) 渡( 渡河 )
4、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乞巧》,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点拨: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2)我会理解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乞:向人讨、要、求。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渡:横过水面。
(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点拨:
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5、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乞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能想象出“七夕今宵看碧霄”的景象吗?
点拨: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停下手里的工作,到村外欣赏美丽的月亮。小姑娘们也悄悄的做好了乞巧的准备。大家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发现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圆圆的月亮,发出明亮的光辉,好美丽的夜空啊!21*cnjy*com
(2)你知道人们看碧霄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吗?
点拨:还看到了“牵牛织女渡河桥”。
(3)“牵牛织女渡河桥”蕴含怎样的故事 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蕴含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
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一定会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
(4)为什么“家家乞巧望秋月”?
点拨: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5)想象一下,人们向织女乞巧时是怎样的情形?
点拨: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大家都虔诚的望着月亮,望着美丽的天空,不停的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希望织女能将心灵手巧送给大家。21·世纪*教育网
(6)人间女子如何乞巧,乞巧的内容多吗?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乞巧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人间女子乞巧的内容很多,从诗句“穿尽红丝几万条”看出来。
(7)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点拨:乞求美丽的容貌,乞求聪明的内心,乞求家庭富裕,乞求父母长寿,乞求弟弟妹妹健康成长,乞求合家欢乐,乞求风调雨顺,乞求国泰民安……【出处:21教育名师】
(8)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点拨: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三、欣赏《嫦娥》,理解作者的心境
同学们,我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学习与嫦娥奔月有关的诗歌。
1、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作者资料。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版权所有:21教育】
关于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的时候,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射下九个太阳救了老百姓。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非常美丽,温柔贤慧。有一天,一个老道士赠给后羿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可后羿舍不得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有个叫蓬蒙的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21*cnjy*com
2、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古诗朗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指导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学生尝试大声朗读,学会读出诗的韵律。
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2·1·c·n·j·y
3、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多种趣味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本课的生字。
(1)朗读诗歌,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者资料,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教师提示:将生字与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屏——拼 烛——虫 晓——浇 偷——愉
(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屏(pínɡ) 烛(zhú) 晓(xiǎo) 偷(tōu)
(3)生字组词大挑战。
屏( 屏幕 ) 烛( 火烛 ) 晓( 通晓 ) 偷( 偷偷 )
4、自主探究,理解《嫦娥》意思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嫦娥》,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题目中的嫦娥是谁吗 她做了什么事情吗?
点拨:嫦娥是后羿的妻子。
她把不死药全部吃下,飞到了月亮上。
(2)我会理解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点拨: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意思: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5、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嫦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哪一句诗句描写了嫦娥生活的环境吗
点拨: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用自己的话说说嫦娥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让人想到嫦娥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让人想到嫦娥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啊。
(3)“嫦娥应悔偷灵药”句子中的灵药指的是什么?
点拨:指的是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
(4)“碧海青天夜夜心”表现了嫦娥怎样的心情?
点拨:表现了嫦娥在月宫中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
(5)想象一下,嫦娥为什么会后悔?
点拨:因为指嫦娥在月宫中过着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6)嫦娥奔月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点拨:嫦娥奔月的故事不是真的,这首诗是诗人的想象。
介绍作者:李商隐二十几岁就高中进士,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屡屡遇到挫折,妻子又早早的去逝,此时诗人和嫦娥的心情一样孤独寂寞。
所以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到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四、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相信大家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不能根据诗句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呢?21·cn·jy·com
学生讲述故事。
2、同学们,在我国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你搜集了哪些?给大家讲一讲吧!
学生讲述搜集的民间传说。
根据学习情况评选学习智慧星。
五、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ǐ qiǎo yún xiāo pínɡ fēnɡ là zhú chánɡ é 【来源:21cnj*y.co*m】
( ) ( ) ( ) ( ) ( )
乞巧 云霄 屏风 蜡烛 嫦娥
2、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
气(  ) 度(  )  晓(  ) 喻(  )
乞巧 渡河 围绕 偷偷
空气 气度 通晓 比喻
3、根据课文填空。
七夕今宵看碧霄,        。
家家乞巧望秋月,        。
        ,长河渐落晓星沉。
        ,碧海青天夜夜心。
牵牛织女渡河桥
穿尽红丝几万条
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应悔偷灵药
4、在《乞巧》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杰写的《乞巧》,李商隐写的《嫦娥》,了解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体会了古诗中诗人的丰富想象和包含的深厚感情。希望大家课下继续搜集、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牛郎织女传说 同情
乞巧 美好的愿望
嫦娥
嫦娥奔月 后悔
孤独寂寞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民间传说谈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传说,然后导入对两首诗的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生字,查找与这两个民间传说有关的资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课前能自学会的知识、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养成了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在课文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先有学习生字,然后又感情、有节奏的读诗歌,再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理解诗歌的意思。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了新颖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交流,让学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提供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8张PPT)
《古诗两首》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读过什么民间传说,你能给我们讲一个吗?
我国许多的民间传说也被诗人写进了诗歌中,表现出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它使我国的文学殿堂翰墨飘香。今天,我们将欣赏两首描写民间传说的古诗,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让我们走近诗人,体会他们的感情吧。
欣赏《乞巧》,理解美好的愿望
乞巧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林杰 (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上仙女思凡心切,下凡来与牛郎私合并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遣天兵天将来将织女带走。为了防止织女在下凡去与牛郎相会,王母拔下头上簪子随手一划,就出现了银河(银河来历)将牛郎织女隔开。之后因喜鹊同情有情人,每年七夕用身体搭成鹊桥让二人相会。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关于乞巧节
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
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古诗朗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
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1)朗读诗歌,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者资料,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提示:将生字与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乞——气 宵——霄——肖 渡——度
(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乞( ) 巧( ) 霄( ) 渡( )
(3)生字组词大挑战。
乞( ) 巧( ) 霄( ) 渡( )
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qiǎo
xiāo

乞讨
巧合
云霄
渡河
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
有感情朗读《乞巧》,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点拨: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2)我会理解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乞:
碧霄:
几万条:
渡:
向人讨、要、求。
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横过水面。
比喻多。
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
(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乞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能想象出“七夕今宵看碧霄”的景象吗?
点拨: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停下手里的工作,到村外欣赏美丽的月亮。小姑娘们也悄悄的做好了乞巧的准备。大家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发现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圆圆的月亮,发出明亮的光辉,好美丽的夜空啊!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你知道人们看碧霄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吗?
点拨:还看到了“牵牛织女渡河桥”。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3)“牵牛织女渡河桥”蕴含怎样的故事 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蕴含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
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一定会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4)为什么“家家乞巧望秋月”?
点拨: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5)想象一下,人们向织女乞巧时是怎样的情形?
点拨: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大家都虔诚的望着月亮,望着美丽的天空,不停的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希望织女能将心灵手巧送给大家。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6)人间女子如何乞巧,乞巧的内容多吗?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乞巧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人间女子乞巧的内容很多,从诗句“穿尽红丝几万条”看出来。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7)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点拨:乞求美丽的容貌,乞求聪明的内心,乞求家庭富裕,乞求父母长寿,乞求弟弟妹妹健康成长,乞求合家欢乐,乞求风调雨顺,乞求国泰民安……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8)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点拨: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欣赏《嫦娥》,理解作者的心境
嫦娥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作者介绍
李商隐 (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关于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的时候,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射下九个太阳救了老百姓。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非常美丽,温柔贤慧。有一天,一个老道士赠给后羿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可后羿舍不得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有个叫蓬蒙的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
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自己成仙。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古诗朗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
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1)朗读诗歌,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者资料,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提示:将生字与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屏——拼 烛——虫 晓——浇 偷——愉
(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屏( ) 烛( ) 晓( ) 偷( )
(3)生字组词大挑战。
屏( ) 烛( ) 晓( ) 偷( )
趣味游戏,学会生字
pínɡ
zhú
xiǎo
tōu
花屏
火烛
通晓
偷偷
自主探究,理解《嫦娥》意思
有感情朗读《乞巧》,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题目中的嫦娥是谁吗 她做了什么事情吗?
点拨:嫦娥是后羿的妻子。
她把不死药全部吃下,飞到了月亮上。
(2)我会理解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云母屏风:
深: 长河:
碧海青天:
夜夜心:
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暗。
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银河。
自主探究,理解《嫦娥》意思
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意思: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自主探究,理解《嫦娥》意思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乞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哪一句诗句描写了嫦娥生活的环境吗
点拨: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话说说嫦娥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让人想到嫦娥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让人想到嫦娥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啊。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3)“嫦娥应悔偷灵药”句子中的灵药指的是什么?
点拨:指的是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4)“碧海青天夜夜心”表现了嫦娥怎样的心情?
点拨:表现了嫦娥在月宫中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5)想象一下,嫦娥为什么会后悔?
点拨:因为指嫦娥在月宫中过着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6)嫦娥奔月的故事是真的吗?那么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点拨:嫦娥奔月的故事不是真的,这首诗是诗人的想象。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介绍作者:李商隐二十几岁就高中进士,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屡屡遇到挫折,妻子又早早的去逝,此时诗人和嫦娥的心情一样孤独寂寞。
所以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到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相信大家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不能根据诗句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呢?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2、同学们,在我国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你搜集了哪些?给大家讲一讲吧!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热烈祝贺学习智慧星!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ǐ qiǎo yún xiāo
( ) ( )
pínɡ fēnɡ là zhú chánɡ é
( ) ( ) ( )
乞巧
云霄
蜡烛
屏风
嫦娥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2、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
气(  ) 度(  )  晓(  ) 喻(  )
乞巧
渡河
围绕
偷偷
空气
气度
通晓
比喻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3、根据课文填空。
七夕今宵看碧霄,        。
家家乞巧望秋月,        。
        ,长河渐落晓星沉。
        ,碧海青天夜夜心。
牵牛织女渡河桥
穿尽红丝几万
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应悔偷灵药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4、在《乞巧》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杰写的《乞巧》,李商隐写的《嫦娥》,了解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体会了古诗中诗人的丰富想象和包含的深厚感情。希望大家课下继续搜集、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