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第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第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30 11: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同步练习
一、我能写词语。
chà zǐ yān hóng wǎn ěr yí xiào wú xiá
( ) ( ) ( )
jǐ liang pō shēn zhēn qiè
( ) ( ) ( )
二、我会组词。
锦( ) 暇( ) 姹( ) 颇( )
绵( ) 瑕( ) 诧( ) 顽( )
三、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
临:A.靠近;对着。  B.来到;到达。 C.将要;快要。  D.照着字画模仿。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
颇:A.很;相当地。 B.偏;不正。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
2.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
3.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
4.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我为人人,( )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2.( )我离开德国多年,( )德国的美丽从未改变。
3.德国人的花儿( )养在屋子里,( )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4.( )自己欣赏美好的事物,( )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姹紫嫣红的鲜花。(缩句)

3.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国的风景民俗。
2.德国人养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
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 );走在街上的时候,(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在文中括号内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更生动。
2.本文中描写花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的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这种境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4.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参考答案
一、我能写词语。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无暇
脊梁 颇深 真切
解析:注意“姹、嫣”的书写。
二、我会组词。
挥舞 仿佛 娃娃 枝条
光辉 拂动 挂满 技术
解析:形近字辨析。
三、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 A
解析:结合语境,利用排除法。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花团锦簇 2. 姹紫嫣红 3.耐人寻味 4.应接不暇
解析:课本词语的积累。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只有…… 才……
2.虽然……但是……
3.不是……而是……
4.与其……不如……
解析:理解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耐人寻味。
2.窗口上开满鲜花。
3.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解析:1.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
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双重否定表肯定,把“不能不”去掉。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 季羡林 德 
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解析: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
八、阅读
1.应接不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2.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绚丽多彩
3.指的是德国人把花种植在窗外,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
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这是一种非常美好、和谐的社
会现象,所以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4.在班里同学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解析:1.2 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3.从上下文之间联系的角度分析。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