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7年7月学业水平文化课模拟考试(高一期末试卷)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育才中学2017年7月学业水平文化课模拟考试(高一期末试卷)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02 15: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7月宁夏育才中学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
历史



题(高一期末试卷)
(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百家姓中的许姓,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勤勉有功,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
2.“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全体人民”是指
A.所有男子
B.有财产的本地成年男子
C.贵族男子
D.全体居民
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斯的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对《十二铜表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对奴隶统治的残酷性
②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③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④有利于限制贵族的特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既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其空想性体现在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公众选举官吏
C.禁止妇女缠足
D.洪秀全分封诸王
5.2015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120年前是屈辱的一年,70年前是扬眉吐气的一年。他们分别是
A.火烧圆明园,新中国诞生
B.《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胜利
C.《辛丑条约》签订
百团大战
D.北洋海军覆灭
《双十协定》
6.有学者在评价一部著作时指出:“……为正在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里评价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它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8.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这是人们在欢庆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9.现代国际关系中“三八线”“柏林墙”“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名词出现的共同背景是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格局多极化
10.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的形成
B.商业经济的发展
C.井田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
11.雍正皇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说明其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盐铁官营
D.工商皆本
12.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客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
B.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3.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王大妈要组织一个广场舞团队参加比赛,为了尽快购齐比赛服装,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淘宝网上订购好了服装,这说明推动了人们生活生产方式改变的是
A.互联网的发展
B.报纸的宣传
C.电视的普及
D.智能手机的普及
16.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出了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伦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一次深刻的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最能体现这种深刻变革的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放弃金本位货币政策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扩大公共设施的建设
1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为挽救面临危机的苏联经济,都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A.对工业结构未能合理调整
B.未能打破长期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C.没有改变农民被掠夺的局面
D.企业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大
18.儒家是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这一学派主张
A.“无为而治”
B.中央集权
C.“兼爱”“非攻”
D.以德治民
1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李贽也自称为“异端”。这主要是因为他
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倡导君民共主
C.主张“工商皆本”
D.提倡经世致用
20.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卢梭以“镣铐”喻指
A.封建专制制度
B.“君权神授”思想
C.罗马天主教会
D.基督教神学
21.孙中山于1924年曾这样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践行新三民主义
22.黄少群、赖宏曾指出,毛泽东开创的一条有别于俄国的革命道路,既是对马列主义理论宝库的伟大贡献,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这条道路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城市中心论”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23.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有外国学者评论说:此项成就结束了某些大国老是拿着大棒对中国进行讹诈的历史。这一项科技成就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2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这说明当时中国
A.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B.大力普及义务教育
C.注重培养工农兵学员
D.重视扫除文盲教育
25.19世纪后半期,一批画家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色彩”。他们提倡户外写生,引起绘画上的重大革新。下列作品属于这一创作风格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8分,第28题7分,共25分)
26.(10分)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4分)
(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4分)
27.(8分)
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请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述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2分)
28.(7分)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总统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哪些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9题15分,第30题10分,共25分)
29.(15分)
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归天堂之乐的手段”。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了开辟新航路的一系列活动。
回答:
(1)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分别开辟的新航线是什么?(4分)
(3)简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7分)
30、(10分)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2分)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3分)
四、研究性学习(请在31、32两题中任意选做一题。20分)
31.(20分)通过走访身边年长的亲友,了解你的家庭、邻居、亲友或村庄、社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济生活领域发生的变化,说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给人民群众经济上的实惠,完成一篇简要的调查报告。
要求:①调查内容真实,突出反映主题要求。
②观点正确,态度端正。
③体现出具体的调查研究步骤和方法。
④简述自己参与这项学习活动的体会。
⑤字数300字以上。
32.(20分)请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古代文学成就中任选一种,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上网检索,完成对某一种文学成就的简介报告。
要求:①能够反映某种文学成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文学风格。
②能简要说明某种文学成就产生的历史背景。
③能简要说明某种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简述自己参与这种学习方式的方法与体会。
⑤字数300字以上。
材料题请在答题纸作答!!!
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答案(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1-10
CBDAB
ABCAD
11-20
BCCBA
CBDAA
21-25
DCADA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8分,第28题7分,共25分)
26.(10分)(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1分)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3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3)本题采取分层评分,第一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得3分;第二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得4分。
27.(8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2分) 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1分)
(2)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1分) 中心内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分)
(3)俄国(或苏俄) 中国(2分)
28.(7分)(1)解决就业问题;(1分)措施:政府直接征募人员;(2分)兴办公共工程(或兴修水利工程;兴建公路;植树造林等)。(2分)
(2)国家干预经济(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9题15分,第30题10分,共25分)
29.
(15分)(1)渴望得到东方中国、印度等国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2分)渴望获得价廉物美的东方商品。(2分)
(2)迪亚士开辟了从西欧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新航线。(2分)哥伦布开辟了从西欧经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线。(2分)
(3)①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②促进了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③使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④引起了“商业革命”。⑤引起了“价格革命”。⑥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⑦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7分)(以上各要点答出四点即可得全分)
30.(10分)
(1)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中的“三世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1分)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1分)
(2)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3分)
(3)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分)
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重大问题: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