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达标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达标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7-04 07: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  )
2.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42.tif"
\
MERGEFORMAT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4.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
5.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以上说法均不对
6.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
A.会聚更多的光
B.成像更大
C.增大视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
C.用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10.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12题图)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3.某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
cm。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50.tif"
\
MERGEFORMAT
(第14题图)
14.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____________而形成的鱼的虚像。
15.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
16.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______透镜的眼镜。
17.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中,将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
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8.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找出S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55.tif"
\
MERGEFORMAT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8分,21、22题各10分,共28分)
20.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①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62.tif"
\
MERGEFORMAT
(第20题①图)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63.tif"
\
MERGEFORMAT
(第20题②图)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②所示,你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③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③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③丙中的(  )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6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测试卷65.tif"
\
MERGEFORMAT
(第20题③图)
(第21题图)
2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______
[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屏,将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第22题图)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均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第四章达标检测卷
一、1.A 解析:“小兔”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筷子在水中“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C 解析: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A错误;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3.D
4.D 解析: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传播造成的;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A 解析:玻璃有两个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都会将蜡烛的光反射回来,这时便会有两个重叠的像,故A正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一个原因是梳妆镜不透明,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成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C错误。
6.B 7.A
8.A 解析:“A、T、V”都是左右对称,无法探究物与像左右位置的关系。
9.B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1倍焦距之内;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
10.B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0
cm-20.0
cm=10.0
cm;图乙中,物距u=15.0
cm,像距v=30.0
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11.C 方法规律:本题应用辨析法。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错误;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B错误;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白光可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正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
12.D 解析:当物距为4
cm时,像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为4
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4
cm,则f=2
cm,故A错误;f=2
cm,2f=4
cm,当u=3.5
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物距u=5
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到8
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
二、13.倒立;缩小;20 解析:摄像镜头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于一个凸透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镜头的焦距是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即20
cm。
14.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针孔照相机实质是小孔成像仪,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制成的;我们看到的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15.35° 16.凹 17.缩小;靠近;发散
三、18.解: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答案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答案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答案16.tif"
\
MERGEFORMATINET
  或  
INCLUDEPICTURE
"../../../答案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答案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答案1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8题图)
19.解: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M83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李辉\\上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M83A.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9题图)
四、20.(1)9.5 (2)蜡烛的火焰、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3)能 (4)D
解析:(1)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约为9
( http: / / www.21cnjy.com ).5
cm;(2)根据题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原因是蜡烛的火焰、凸透镜的光心及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3)16
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放大的实像;(4)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都颠倒。
21.①(2) ②物体大小相等;相等;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 ③不能;虚 解析:小明感觉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所以要改变距离,观察像的大小是否改变,(2)的做法符合要求。
22.(1)正立、放大的虚像 (2)靠近;远离 (3)远离
解析:(1)由第2次成像的数据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u=v=2f=20
cm,故f=10
cm,当u′=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