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立达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试卷
2017.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部分,20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在古老的姑苏màn(
)步,人们有时也会产生这样的______(联想
想象),那就是,如果将构成小巷的居民比作一首首朴素的民yáo(
),那么,那些曲jìng(
)通幽的苏州园林,便是一首首______(高雅
高洁)的诗词,因为对照所有描写深远幽庭的古代名篇,你都会在苏州园林里,找到古人们描写的景物。想必当年造园的时候,园林的主人和造园家们,就像是炼句一样,精心yíng(
)造了这些精美的厅堂斋馆,楼榭亭台,而使之成为一首首诗词精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màn(
)步
②民yáo(
)
③曲jìng(
)通幽
④yíng(
)造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④
,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____________》)
⑤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林嗣环《口技》)
3.名著阅读。(5分)
①《水浒传》里有三位梁山女将刻画得十分精彩,请分别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吻合的女性。(3分)
A.和丈夫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店的是____________
B.解救了被毛太公陷害的猎户兄弟解珍、解宝的是____________
C.在三打祝家庄中,抓了“矮脚虎”王英的是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名著《水浒传》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B.《水浒传》中金氏父女被渭州状元桥下绰号“镇关西”的郑屠欺压,幸得当地人称“花和尚”的鲁智深仗义相救。
C.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D.《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精彩故事,如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杨志痛失花石纲等。
4.
下面划线的每句话中均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
最近,苏州全市上下都在积极开展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苏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①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互换位置。
②第②处不合逻辑,可改为
。
③第③处语义重复,应删除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5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首句中的“君”在诗中指_______(1分)
6.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都有一个“秋”字,试比较两句中“秋”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7.虚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之一,可以传物之神,托情之深,喻志之壮,寓理之趣,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下列诗句中,没有采取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B.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C.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D.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8-10题。
(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
无奔走之劳矣
B.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言和而色夷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9.下面哪一句的句式与其他几项不相同?(2分)(
)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王曰:“何坐?”(《晏子使楚》)
10.
选文中作者运用一些细节描写叙述了自己年轻时辛苦求学的经历,很具感染力。请从选文中举一例加以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1-12题。(7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还:同“旋”,掉转身。②故:特意。③厌:满足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②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12.联系文章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6分)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解其言,知其意,
。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将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名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
13.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课文,仿照第①段已有经验的句式,将横线上的其它两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2分)
14.联系你读过的著作,给第②段划线句再补充一个论据。(2分)
15.第⑥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听声音,猜城市
翟杰
①微信朋友圈里,好友分享了一个测试。说实话,我对这些网络上的所谓测试一向不感兴趣。什么测性格啊,测运气啊,测心理啊,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获取点击量的噱头而已。这次不同,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听声音,猜城市。
②饶有兴致地点开,几秒钟后,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出现了几行小字:看电影、看直播、看热闹的世间百态,你的眼力越来越好,但你的耳朵呢?
③带着好奇与疑问点击图标,测试就算开始了。首先,传来一阵阵吹哨子的声音,同时出现了三个选项:北京、深圳、贵阳。思索再三,心中实在没有确切答案,反正别人看不到结果,索性凭借感觉选择一个,结果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号,并且在一旁附有正确答案:您刚才听到的是鸽哨,是一种系在鸽子身上的发声器,鸽子飞动带动的气流穿过鸽哨发出声响。哦,答案原来是北京。
④恍然大悟。下一题。一阵门铃声响了起来,之后紧跟着一句“您好,欢迎光临”。选项依旧是三个:太原,南昌,上海。这种声音我不止一次地听过,每当进入便利店,经常会有这种声音响起,我知道它更大的作用是提醒店主,有人进来了。不过,到底该选哪一个呢?门铃声一直在响,似乎在催促我赶紧做出选择。应该是上海,在这三个城市中,上海的便利店是最密集的。果不其然,答对了!答案显示,上海是全国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城市,据说如果在街道上画一个直径100米的圆,能圈进5家便利店。
⑤再来。听到有人在唱戏,那声音高昂激越、强烈急促,似乎在扯着嗓子大声吼叫。用排除法,最终选择了西安。没错!这是起源于西周,号称关中八大怪的秦腔;继续。呼呼啦啦搓麻将的声音,不用说,一定是成都。麻将对于成都人的生活,似菜肴中的辣椒,缺之无味,成都人的大事小情里,从来少不了麻将……
⑥测试结束,最终得到了86分,勉强优秀。忽然,我心底里产生了些许感触。正如测试前提示的那样,我们看电影、看直播、看这个纷繁的世界,但是我们用心听过周围的声音吗?我走过内地的不少城市,看到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吃到的都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却从没想起过用耳朵去倾听一座城市。我又想,如果用一种声音形容我所居住的城市,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声响呢?那该是从两千多年以前传来的经久不息的回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该是一句句响亮且富有韵律的快书: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那该是客居在此二十三年之久的李白,站在酒楼上一次次地深情吟诵: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⑦然而,之前,就在这座城市中,我耳朵里装着的全是小贩的叫喊,汽车的笛鸣,洒水车的嚎叫。我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听一听这座城市独有的声响。哪怕是迈出门去,听一位老者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吱呀吱呀”地压过一片片落叶;哪怕是独自踱步在落满积雪的小道上,听一阵风把枝头的积雪吹落;哪怕是听一只小小的鸟儿,在草地上随心所欲地啁啾……
⑧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的印记,有的需要你用眼睛去发现,有的需要你用味蕾去感知,有的需要你用双手去触摸,有的,则需要你用耳朵去倾听。其实,无论身在哪座城市,只要拥有一颗对美充满向往的心,必能听见它的浅吟低唱。
(摘自《新民晚报》)
16.根据语境,说出你对第一段中“噱头”一词的理解。(2分)
17.文章第⑦段中写到了哪两种不同的声音?用自己的话归纳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18.如果用一种声音形容你所居住的城市,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声响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并说明理由。(2分)
19.通读全文,探究标题“听声音,猜城市”的作用。(4分)
第三部分(40分)
20.作文。(40分)
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
请以“眼泪”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初二年级语文答案
1.①漫
谣
径
营
②联想
高雅
2.略
3.①①孙二娘
顾大嫂
扈三娘
②D
4.
①“不仅……而且”的内容对调,改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
②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与否”
③删去
“参与”或者“投身”
5.
妻子或友人。
6.
不同点:李商隐借“秋”渲染了孤独、悲凉的气氛,烘托诗人归期未知的愁苦心情。
李白用“秋”字,借壮阔明朗的秋景,展现诗人的豪情逸兴。
7.
B
8.
C
9.
B
10.
如文中所叙:“……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其中“俯身倾耳”这样的动作细节,可见其态度之谦诚。
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其中“负”和“曳”这样的动作描写,可见其求学环境之艰苦。(举一例即可,例句1分,分析1分。仅有例句无分析,不得分。共2分)
11.
①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②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
12.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择善而从之。
13.选其精、名其理(2分)
14.
如“《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与正义行动,直至今天其脍炙人口的故事依旧为人津津乐道。”(写到作品的内容或特色1分,写到其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这一意思1分)
15.这是正反对比论证(1分),论证了读书要现学现用,把书读活(1分)
16.这里的意思是网上那些测试为了获取点击率、博人眼球而作出的各种花招。(答出花招得2分,基本意思相同即可)
17.一种是喧闹公共的声音,如小贩的叫喊、汽车的笛鸣等,一种是风吹雪落、鸟儿啁啾等安静独特的声音。作者写两种声音,通过对比,意在反思自己,启示读者静下心来,去听听城市中那些独有的声音。
(归纳出两种不同声音得2分,写出意图得2分)
18.示例:评弹。评弹细腻柔缓抑扬顿挫,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是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声音。(答出声响得1分,理由充分得1分)
19.“听声音,猜城市”,是一个朋友圈分享的测试,用它做标题,既交代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也引发了读者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悟城市的思考。
答对1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