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单元测试A: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单元测试A: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7-04 20: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放出的热量为57.3
kJ的是(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3.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
4.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5.分析下图的能量变化,确定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A(g)+B(g)===2C(g) ΔH<0
B.2A(g)+B(g)===2C(g) ΔH>0
C.2A+B===2C ΔH<0
D.2C===2A+B ΔH<0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的ΔH=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7.表示戊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5H12(l)+8O2(g)===5CO2(g)+6H2O(l) ΔH=-3
540
kJ·mol-1
B.C5H12(l)+8O2(g)===5CO2(g)+6H2O(g) ΔH=-3
540
kJ·mol-1
C.C5H12(l)+8O2(g)===5CO2(g)+6H2O(g) ΔH=+3
540
kJ·mol-1
D.C5H12(l)+8O2(g)===5CO2(g)+6H2O(l) ΔH=+3
540
kJ·mol-1
8.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有:
C(s)+O2(g)===CO(g) ΔH=-110.5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2.5
kJ
B.1
149
kJ
C.283
kJ
D.517.5
kJ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36分)
9.(18分)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A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B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18分)(1)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内熊熊大火来源于丙烷的燃烧,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①P4(s,白磷)+5O2(g)===P4O10(s) ΔH1=-2
983.2
kJ·mol-1
②P(s,红磷)+O2(g)===
P4O10(s) ΔH2=-738.5
kJ·mol-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1.
解析: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其能量的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答案:B
2.
解析: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57.3
kJ,①、②中均生成2
mol
H2O,且②中还有BaSO4生成,放出的热量均不为57.3
kJ;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时要吸收部分热量,故③、④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答案:D
3.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
900
kJ·mol-1。
答案:D
4.
解析:A正确,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因为分子变成原子要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2E1>E2;C错误,H2的燃烧热是1
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D错误,因为NaOH固体溶解时会放热。
答案:A
5.
解析:由低能量的物质生成高能量的物质需要吸热,反之则放热。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答案:A
6.
解析: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与酸、碱的元数无关,A错;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成正比,B正确;加热的反应也可以是放热反应,如铜与硫的反应,C错;可燃物的燃烧热的定义中燃烧生成的物质必须是稳定的物质,如水应该是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D错。
答案:B
7.
解析:戊烷燃烧放热,ΔH<0,产物水是液态,A正确。
答案:A
8.
解析:损失的热量为占体积的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n(C)=3
mol,n(CO)=1
mol,根据CO(g)+O2(g)===CO2(g) ΔH=-283
kJ·mol-1可知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3
kJ,即损失的热量是283
kJ。
答案:C
9.
解析:图中已清楚指明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不难写,但两个反应互为逆反应,因此两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答案:(1)A2(g)+B2(g)===C(g) ΔH=-Q
kJ·mol-1
(2)C(g)===A2(g)+B2(g) ΔH=+Q1
kJ·mol-1
(3)等于
10.
答案:(1)①- ②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5
kJ·mol-1 ③1∶3
(2)P4(s,白磷)===4P(s,红磷) ΔH=-29.2
kJ·mol-1 红磷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