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第2章 原子结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第2章 原子结构(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7-05 09: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有复杂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解析】 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内部也有复杂结构,A错,B对;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不发生偏转,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被原路弹回,证明了原子是核式结构,C正确;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表明氢原子能量是不连续的,D正确.
【答案】 A
2.根据玻尔模型,原子中电子绕核运转的半径(  )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解析】 由玻尔理论“轨道量子化”可知电子绕核运转的轨道半径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D正确,A、B、C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3.如图1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一定符合事实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图1
A.1 305、25、7、1
B.202、405、625、825
C.1 202、1 010、723、203
D.1 202、1 305、723、203
【解析】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统计结果,大多数粒子能按原来方向前进,少数粒子方向发生了偏移,极少数粒子偏转超过90°,甚至有的被反向弹回.所以在相等时间内A处闪烁次数最多,其次是B、C、D三处,并且数据相差比较大,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事实.www-2-1-cnjy-com
【答案】 A
4.如图2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2-1-c-n-j-y
图2
A     B    C     D
【解析】 由hν=h=E初-E末可知,该原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越大,对应谱线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由图知a对应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c次之,而b对应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故C正确.21*cnjy*com
【答案】 C
5.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来源:21cnj*y.co*m】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解析】 由题意可知:Em-En=hν1,Ek-En=hν2.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ν2>ν1,即k能级的能量大于m能级的能量,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时向外辐射能量,其值为Ek-Em=hν2-hν1,故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6.(多选)物理学家在微观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电子偶素”这一现象.所谓“电子偶素”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类比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可知:两电子做圆周运动可能的轨道半径的取值是不连续的,所以“电子偶素”系统对应的能量状态(能级)也是不连续的.若规定两电子相距无限远时该系统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该系统的最低能量值为E(E<0),称为“电子偶素”的基态,基态对应的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e,但符号相反;静电力常量为k,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电子偶素”系统处于基态时,一个电子运动的动能为
B.“电子偶素”系统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发生能级跃迁后,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增大
C.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的最小波长为-
D.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的最小频率为-
【解析】 由题设条件可知:=,可得:一个电子的动能Ek=mv2=,选项A正确;“电子偶素”系统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发生能级跃迁后,电子轨道半径变大,由Ek=可知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减小,选项B错误;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最大能量为-E,对应光子的波长最小,为-,对应光子的频率最大,为-,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7.(多选)如图3所示,氢原子可在下列各能级间发生跃迁,设从n=4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1,从n=4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从n=2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2·1·c·n·j·y
图3
A.λ1<λ3        B.λ3<λ2
C.λ3>λ2 D.=+
【解析】 由题意知h=E4-E1、h=E4-E2、h=E2-E1,可见h=h+h,=+,知D错误.由能级图可以看出,E4-E1最大、E4-E2最小,故λ1最小、λ2最大,A、B正确,C错误.21·cn·jy·com
【答案】 AB
8.(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4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 nm到760 nm之间,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图4
A.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B.用波长为328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
C.用波长为164 nm的光照射,可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用可见光照射,可能使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
【解析】 从能级3向能级2跃迁时,E3-E2=h①
从能级4向能级3跃迁时,E4-E3=h②
联立①②得λ2=1878.5 nm,故A正确.
E=h(λ3=328 nm)③
联立①③得E=3.78 eV,而E2-E1=10.2 eV,即E≠E2-E1,故B错误.由E′=h(λ4=164 nm)得E′=7.56 eV,即E′>-E2,所以可以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C正确.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时辐射光子波长为656 nm,位于可见光区,所以可见光可能使处于能级2的氢原子跃迁到能级3,D正确.
【答案】 A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8分)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n=-,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等于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 俄歇电子的动能是铬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上释放的能量与电子从n=4能级上电离所需的能量之差.可以认为n=4能级上的能量就是电子从该能级上电离所需的能量.故可进行如下计算E电子=E2-E1-|En|=-+A-=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A
10.(14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 J·s.21*cnjy*com
(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E2==-3.4 eV
E=E∞-E2=3.4 eV.
(2)N=C==6(种)
E4==-0.85 eV
E3==-1.51 eV
E4-E3=hνmin
νmin=1.6×1014 Hz.
【答案】 (1)3.4 eV (2)6种 1.6×1014 Hz
11.(14分)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发生能级跃迁(在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一个具有13.60 eV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问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氢原子能级如图5所示) 21cnjy.com
图5
【解析】 设运动氢原子的速度为v0,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者的合速度为v,损失的动能ΔE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若ΔE=10.2 eV,则基态氢原子可由n=1能级跃迁到n=2能级,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21教育网
mv0=2mv①
mv=mv2×2+ΔE②
mv=13.60 eV③
由①②③得ΔE=6.8 eV<10.2 eV,所以不能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
【答案】 不能
12.(1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 eV,核外电子的第一轨道半径为0.53×10-10 m,电子质量me=9.1×10-31 kg,电荷量为1.6×10-19 C,求电子跃迁到第三轨道时,氢原子的能量、电子的动能和电子的电势能各多大?
【解析】 氢原子能级公式En=E1,
氢原子能量
E3=E1≈-1.51 eV.
电子在第三轨道时半径为r3=n2r1=32r1=9r1,
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由库仑力提供,所以=,
由上面两式可得电子动能为
Ek3=mev=
= eV
≈1.51 eV.
由于E3=Ek3+Ep3,
故电子电势能为Ep3=E3-Ek3=-1.51 eV-1.51 eV=-3.02 eV.
【答案】 -1.51 eV 1.51 eV -3.02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