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六年级上人教版13古建筑的保护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六年级上人教版13古建筑的保护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7-05 15: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保护古建筑的保护故 宫秦始皇陵颐和园嵩岳寺塔黄鹤楼赵州桥岳阳楼永乐宫乾陵布达拉宫我国十大古建筑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它在故宫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宫殿。故宫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90多万件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许多稀世珍宝。故宫的建筑体现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永乐宫 永乐宫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乾陵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因山为坟,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陵园周长40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遗迹已难寻觅,内城遗址犹存,面积2.4平方公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门外均有石刻,当年陵园内还有献殿、下宫、画像词堂等建筑。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园。秦始皇自即位起,就修骊山为陵墓,并六国后,征民夫七十余万人治骊山,挖成又大又深的地宫,宫内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并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驽,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长明烛。秦始皇陵的建造,承袭了前代帝王陵园制度又加以发展,奠定中国封建帝王陵园的建筑格局。它地上的王国模拟于地下,视死如生,是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桥面,以行车走人。而赵州桥的特点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两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桥结构中最先进的一种。她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单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型石拱桥,被世人公认为“天下第一桥”。黄鹤楼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黄鹤楼素有“千古名楼”,“天下绝景”之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学技术的水平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黄鹤楼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1984年落成的。黄鹤楼外观为五层建筑,高51米,里面实际上是九层。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著名古建筑,它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现在的岳阳楼为1984年重修,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岳阳楼雄踞在洞庭湖畔,巍峨壮丽,气势雄浑,下瞰八百里洞庭,烟波帆影,风景如画。岳阳楼全为纯木结构,未用一铆一钉,造型古朴,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嵩寺岳塔 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lù)嵩岳寺内。嵩岳寺原名闲居寺,早先是北魏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的建筑设计艺术,堪称“古塔一绝”。嵩岳寺为单层密檐式砖塔,是此类砖塔的鼻祖。为十二边形,也是全国古塔中的一个孤例。砖塔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几部分构成,高约40米。基台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85厘米,宽160厘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南道,与基台同高。?世界七大奇迹第一保护宣传画手抄报千年文化
博大精深,
后人爱护
薪火传承。宣 传 标 语制作古建筑模型!完成?你有什么
收获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