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变压器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几种常见的变压器.2.理解互感现象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重点)3.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及应用.(重点)4.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并导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关系及应用.(难点)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及基本规律
1.构造
变压器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叫原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叫副线圈.
2.原理
互感现象是变压器的工作基础,由于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3.理想变压器
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4.电压与匝数关系
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5.两类变压器
(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低的变压器.
(2)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高的变压器.
1.变压器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向磁场能再到电能的转化.(√)
2.恒定电流接入变压器后也可发生互感现象,也可起到变压作用.(×)
3.变压器的铁芯由很薄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4.在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致的.(√)
5.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6.电流通过铁芯从原线圈流到副线圈.(×)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试探究原、副线圈的瞬时电压与匝数是否也成正比.
【提示】 当原线圈电压最大时,电流最大,但电流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副线圈中磁场最强,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此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零,即U2=0.可见,原、副线圈的瞬时电压与匝数不成正比.
如图5 4 1所示,为一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5 4 1
探讨1:当在a、b端接入恒定电源时,接在副线圈上的灯泡能否发光?
【提示】 当a、b接恒定电源时,原线圈中有恒定电流,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所以副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灯泡不发光.
探讨2:变压器中闭合铁芯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闭合铁芯的作用是形成一个闭合磁路,使副线圈中的磁通量的变化与原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基本相同.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
(2)原、副线圈不计内阻,即不产生焦耳热.
3.电动势关系
由于互感现象,且没有漏磁,原、副线圈中每一匝线圈都具有相同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1=n1,E2=n2,所以=.
4.电压关系
由于不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此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E2,所以=.
当有多个副线圈时,则有:===…
5.功率关系
对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能量损失,P入=P出.
6.电流关系
由功率关系,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U1=I2U2,
得==.
当有多个副线圈时,I1U1=I2U2+I3U3+…
得I1n1=I2n2+I3n3+…
1.(多选)关于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所有变压器的工作基础都是互感现象
C.各种电流接入变压器的输入端,变压器都能持续正常工作
D.只有交变电流接入变压器的原线圈中,变压器才能持续正常工作
【解析】 变压器之所以能变压,是因为原线圈接交流电源时,有交变电流流过原线圈,引起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原、副线圈中都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选项A正确;有一种变压器叫自耦变压器,它只有一个线圈绕在铁芯上,但有三个抽头,可升压、也可降压,这种变压器的工作基础是自感,也就是说,当变压器是利用两个线圈变压时,其工作基础是互感,当变压器是利用一个线圈变压时,其工作基础是自感,所以选项B错误;变压器要想持续正常工作,原线圈必须接入交变电流,若接入直流电,原、副线圈中不可能出现持续的感应电动势,变压器不能持续正常工作,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2.在变电所,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强电流,使用的仪器是电流互感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解析】 电流互感器是测电流的,应串联在火线上,故B、D错误.由变压器电流关系n1I1=n2I2,要使I2<I1,须n2>n1,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3.如图5 4 2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和 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L=6
Ω,AB端电压u1=12sin
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4 2
A.电流频率为100
Hz
B.的读数为24
V
C. 的读数为0.5
A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
W
【解析】 根据u=Umsin
ωt及U=、理想变压器的规律、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
根据u1=12sin
100πt(V)及U=知U1=12
V,f==50
Hz,选项A错误;根据=得U2=U1=×12
V=6
V,即的读数为6
V,选项B错误;根据I2=L
=A=1
A,即 的读数为1
A,选项C错误;根据P1=P2及P2==
W=6
W,选项D正确.
【答案】 D
关于变压器关系式的两点说明
1.对于公式=,无论副线圈一端是空载还是有负载,都是适用的.
2.由=知,对于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因此,变压器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可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应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变压器工作时的制约关系及动态分析
如图5 4 3所示为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请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图5 4 3
探讨1:保持滑动变阻器触头P的位置不变,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提示】 理想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变大,通过负载电阻的电流增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探讨2: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原线圈的电流、输入功率如何变化?
【提示】 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一定时,输出电压也一定,当触头P向上移动过程中,变压器负载电阻变大,由I2=知I2变小,故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由=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I1也变小.而由P2=U2I2,P1=I1U1可知P1、P2均变小.故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变小.
1.电压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2=n2U1/n1.
2.电流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n2I2/n1.
3.负载制约
(1)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
(2)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P2/U2;
(3)总功率P入=P线+P2,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
4.频率关系
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同.
5.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1)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R→I2→P2→P1→I1.
(2)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n1、n2→U2→I2→P2→P1→I1.
4.(多选)如图5 4 4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4 4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解析】 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U1不变,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输出电压U2也不变,灯L亮度不随P的滑动改变,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P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负载总电阻R总减小,由I2=知,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增大,输出功率P2=U2I2增大,再由=知输入电流I1也增大,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5.如图5 4 5所示,一理想变压器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原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调节滑动触头P来改变.副线圈连接交流电流表、定值电阻R0和可变电阻R,则( )
图5 4 5
A.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R的阻值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B.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R的阻值增大,R0的电功率变大
C.保持R的阻值不变,将P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保持R的阻值不变,将P向上滑动,R0的电功率变大
【解析】 保持P的位置不动,即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故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恒定,将R的阻值增大时,由I=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小,故电流表的读数变小,A正确;由P0=I2R0可知,R0的电功率减小,B错误;保持R的阻值不变,将P向上滑动时,原线圈的匝数n1增大,由U′=U可知,副线圈上的电压变小,由I=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小,C错误;由P0=I2R0可知,R0的电功率减小,D错误.
【答案】 A
6.如图5 4 6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A1、A2为交流电流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原线圈两端接恒压交流电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 )
图5 4 6
A.A1的读数变大,A2的读数变大
B.A1的读数变大,A2的读数变小
C.A1的读数变小,A2的读数变大
D.A1的读数变小,A2的读数变小
【解析】 当滑动触头下移时,R3变小,R总变小,I=,U不变,I变大,U并=U-UR1变小,通过R2的电流变小,IA2=I-IR2变大,A2的示数变大,由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知A1的示数变大.
【答案】 A
理想变压器动态问题的处理方法
1.首先抓住三个决定原则: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输出功率P2决定输入功率P1.
2.把副线圈当做电源,研究副线圈电路电阻变化.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定副线圈电流的变化、功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