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
20⊥⒍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卷
历
2017.
7
说明
:
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
8页
。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
记。
3,第一卷选择题
(1-30)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⒛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
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
(31-33)答
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考试结
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共
3O小题,每小题
2分
,共
GO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
1.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首次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
A。
开国大典上
B。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公告中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2.北
“京天安门广场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道:
三十年以来
,
”
“
”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
其中的
三十年以来
,
是从哪一事件算起的
A.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中国成立
3.1950—
1952年
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
新解放区
B。
东北地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
老解放区
4.抗美援朝时期,中
国入朝作战的军队名称是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八
路军
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5.“
”常香玉号
飞机
(图
1—D,是
1951年豫剧表演艺
术家常香玉女士用募捐、义演所得购买并捐献给国家的飞
机。这架飞机可以作为研究哪一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A。
抗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6.1952年
,国家颁布了
《中华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
施纲要》。至
1953年
3月
,已建立县级和县级以上民族
图
1-1
自治区
47个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
巩固了新生政权
B。
促进了西藏和平解放
C。
实现了少数民族独立
D.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1页
7.表
1-1是湖南省溆浦县在建国初土改前后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该表可以看出
溆浦县在土改中
表
1-1
土改前
土改后
比例
阶级
人
口
(人
)
(%)
占有土地
比例
人均
占有土地
比例
人均
(亩
)
(%)
(亩
)
(亩
)
(%)
(亩
)
地主
21926
6
00
217590
37.60
9
93
335衽
6
5
80
1
52
富农
15716
4.30
7茌073
12.80
4
71
24045
4
16
1,53
中农
11692犭
32,00
197906
34.20
1.69
197906
34.20
1.69
贫农
190031
52,00
68853
11,90
0
40
291609
50
39
1.5茌
其他
20830
5
70
20253
3
50
o,79
31569
5,45
1.51
合计
365茌钅5
578675
1
58
578675
——资料来源:
《溆浦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A.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B。
富农利益得以完全保存
C.中农对土改结果不满
D。
贫农受益最大
8.中
“
”国共产党在
1953年提出了以
一化三改造
为核心内容的过渡时期
(19匆
年△956
年)总路线。结合所学内容说出,其
“中的
一
”化
指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
工业化
C.苏
联化
D。
现代化
9,杨
奎松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
“中在评论某项外交政策时写道
(它
)是新中
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而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
”
相当重要的标志。
“
”
其中的
它
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万隆会议上
“
”
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10.全面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M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1956年
初,中共中央起草的
《1956年
到
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
中,将麻雀
与老鼠、苍
“
蝇、
”蚊子一起被列为
四害
,成
了被坚决消灭的对象。但
1956年冬至
1957年
春,上海
《文汇报》于陆续刊出了一些生物学家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
《文汇报》出现这些文章的直接原因是
A。
三大改造完成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
大跃进运动开始
D.文化大革命开始
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
“
”冠生园
、
“
”
“全
”
“
”聚德
、
“同仁堂
、
瑞蚨祥
、
东来
”
顺
这些中华老字号民营企业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A。
成立合作社
B.核价收购
C.无
偿没收
D.实
行公私合营
13.一般来说,工业用电的增长,是
表
1-2
中美两国发电量比较
(单位:亿千瓦时)
造成一个国家用电量整体增长的主要
|
年生份裕
丨
美粪曰国
|由中口国
丨
砬烩倍数
原因。表
1-2中
的数据,从一个侧面
1952年
4537.63
73
62.3
说明
1956年
6660.20
166
40.1
A。
三大改造成就巨大
说明
:
“
”
B.一五计划忽视了农业
倍数
指美国年发电量是中国年发电量的倍数
C。
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
D。
美国经济发展迟缓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2页
“
l4.1959年
,彭德怀亲自丈量了一分地
(即
1/10亩地)作为试验田,他说,
人家说要深
翻我就深翻,说要多下肥我就下多肥,说要密植什么的,我都照着做。我把力气都用在这一
”
分地里,看一亩地到底产多少斤。
彭德怀种这一分试验田,针对的是
A.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
B。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
”
“
”
C。
当时存在的
浮夸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
共产风
“
”
“
15.⒛
15年
12月
31日
,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
第二炮兵
正式命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
“
”
火箭军
部队。
第二炮兵
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A,研制原子弹
B.研
制导弹
C.核
反击
D.核
攻击
16.一个时代的建设事业离不开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奋斗。下列
(图
1-2)英雄模范人物产
生于
邓稼先
王进喜
焦裕禄
图
1-2
A。
巩固新生政权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17.历史剧
《聂荣臻》第
23集里,讲述了聂荣臻元帅想方设法保护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亲
自
“
”
主持第一颗氢弹试验,他将
东方红一号
研制工作托付给钱学森等情节。下列选项与这些
科技成就处在同一时期的是
A。
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B.成
功发射神舟一号
C.开展了平凡冤假错案工作
D.育
成籼型杂交水稻
18,下
列口号,按
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②两个凡是;③知识青
年到农村去;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19.1981年
6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
“
,
‘
’其中明确写道
历史已经判明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
”
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这段话指明了文化大革命的
A.发动背景
B。
事件经过
C.运动实质
D。
历史影响
⒛。图
1-3折
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
A。
粮食产量增长率
B.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C。
经济总量增长率
1969
1979
1989
1999
20θ
8
£艮
D。
设立对外开放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
图
1-3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3页
21.1985年
3月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根据这样的判
断,中
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
上发挥重要作用。进入
21世纪,中
国加入了
A。
联合国
B.亚
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东南亚联盟
22,为
抢占新技术革命的前沿阵地,⒛
世纪
80年代,中
国制定了
A,两弹一星计划
B。
863计划
C。
科教兴国战略
D。
希望工程
23.每位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
A。
高等教育
B.小
学教育
C.基
础教育
D.中
等教育
2壬
,图
4中
,导
“
”
“
”
1一
致
1952—
1956年
、
1978—⒛06年
等时期经济成分及其比例变化
的原因分别是
奁翥翻鼹潞□
舾翻
瞒
□
盂翳鼗
巍萤喇
搬
蘩、蛰雌鼹撩滂
鲰
橇蹰
图1-4
A。
一五计划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一
五计划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5.中
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是
A。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6.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
5月
22日
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台湾地区此次不能参加世卫大
“
”
“
”
会的原因是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
九二共识
。
九二共识
的核心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7.下
“
”列机构设置,符合邓小平
一国两制
构想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深
圳经济特区
C。
澳门特别行政区
D.浦
东开发区
28.“
”
“
”
“
”粮票
、
布票
、
油票
等各种票证的消失,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我国的经济体制
出现了
A,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
C。
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
D.由
闭关锁国向对外开放转变
29.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党的
A。
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0,1910年
“7月
17日
《申报》上曾提出这样的问题:
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
(即
奥运
会)举行于中土
(即
中国) ”
中国人百年奥运梦圆,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哪一年
A。
1984年
B.1990年
C.⒛
01年
D。
⒛08年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4页
第二卷
综合运用题
二、综合运用题。31题
11分
,32题
15分
,33题
14分。共
硐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
位置。
31.(11分
)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期间虽然出现过挫折,但整体上成就巨
大。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
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
⒛
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
史性的巨大变化。
一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把全
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宋清渭
《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
材料三:
“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
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
”
“
民。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 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
”
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鼓舞人心的数据
ο
,
序
号
项
目
ν
8`
2012
1
国内生产总值
3645亿
丿乇
518942亿
元
9
乙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81元
38420元
3
人均国民总收入
190美
元
5680美
元
’
4
经济总量世界排位
10
〃
5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
1.8%
11.5%
6
国家财政收入
1132亿
元
117254亿元
’
‘
外汇储备
1.67亿
美元
33116亿
美元
8
三大产业比
28.2:47.9:23.9
10.1:45.3:44.6
9
城镇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7.9%
52.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请回答
: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
标志分别是什么
(2分
)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曾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浩劫,这场浩
“
”
劫指的是什么
(1分
)哪一次重要会议作出了
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的
决议
(1分)什么事件为这次会议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
问题三:阅
“
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所说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
”
民
,农民在农村改革中取得了什么发明权
(1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2
分)在改革开放中,中
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诞生了什么新理论
(1
分)
问题四:历
“
史研究中,历史结论可以用经济数据为证据。例如,材料四中,序号
9”
的
“
”
数据,可以说明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这一研究过程,可以列表如下
: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5页
历史结论
数据证据的序号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9
请仿照示例,在
“
”材料四中为下列表格中的
结论
寻找数据证据
(填写材料四表格中序
号即可,完成
2项
,可得
2分
)
(2分
)
历史结论
数据证据的序号
改革开放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优化了社会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促成了国家富裕
32.(15分
)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阅读一组关于藏、港、台等地区统一问题的资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早
“在
19匆
年初,毛泽东发表谈话说,
(香港问题)
比较复杂,需要采取
”
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
, ·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
“没有多大意义
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
”
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
。
19羽
年
10月
1日
新中国成立,立
即宣布不承认此前外国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其
中包含涉及香港问题的
《南京条约》等三个条约);19羽
年
10月
17日
,解放军四野第
15兵
团所属数十万大军,陈兵于深圳河畔,等待中央下达收复香港的命令。尽管如此,几天
,中
“
”后
央作出
暂不收回香港,维持现状
的决定,命令野战军官兵撤兵。英国政府很快得
知中国这一决定。
中国政府的善意之举,使英港当局惶恐不安的心情安定了下来,香港和内地的贸易迅速
恢复发展。到
1950年
,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一下子从入超转为出超,其
出超余额达
5亿港元。
特别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其间,很多紧缺的战略物资从香港源源不断的输入内地,然后转运到
朝鲜战场。英国政府也因此改变对华政策,不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百般阻挠,于
1950
年
1月
6日
率先承认了新中国,并私下通过港英当局悄
然无声地同新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材料二:图
2-1为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现场照片。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三大
任务:加
图
2-1
速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
平。香港问题属于祖国统一的范畴,加上新界租期届满
的日益临近
(注
:香港包括三个部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根据清朝与英国签署的条约,被
英国所割占,新
“
”界是英国向清朝
租借
的,1997年租期届满),香港问题因此提上了议事
日程。邓小平多次强调,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不
能动摇。19泓
年发表的
《中国政府和英国
“
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简称
《联合声明》)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6页
—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三
)香港 现行的法律
基本不变。
(五
)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
”
活方式不变。
材料四:见
图2-2,
“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大礼堂
”
举行的香港回归主权交接仪式
。
图2-2
材料五: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
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
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
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
请回答
“
问题一:依据材料一回答,建国初,中
国设想如何解决香港问题
(1分
)
暂不收回
”
香港,维持现状
的决定,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1分
)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1分
)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
义 (1分
)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香港问题在新时期提上议事日程的背景是什
么
(2分
)
《联合声明》表明将以怎样的政策管理香港
(1分
)此时,哪一个经济特区毗
邻香港
(1分
)该特区的设立依据我国哪项政策
(1分
)
问题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香港回归具体时间是哪一天
(1分
)香港回归
有哪些重大意义
(2分
)香港问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
问题五: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今天台湾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分
)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7页
厂
33.(1茌
)
“分
五
”年计划
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定了目标和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国家投资总额是
766.4亿
元,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占
55。
幽。
在基建投资中,工业部门占58⒛
(其
中的
88,sO0用
于重工业),农林水利部门占
7。
GO0,邮
电运输部门占
19.2%,文教卫生部门占7.2%,城市公用事业占3码
,银行贸易部门占3.1%。
——何沁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1956
年和
1958年
制定二五计划
(1958△962年
)钢产量指标变化图:
年
豺
谩哆s腱
蝴
龇
o
1000
2ooo∷
3oC,o
4¤oo
$ooo
6o¤
o
7oo0
8ooo
9oθ
o
¤lld产
嫩揩标
盱万盹)
——数据来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计划)简介》
材料三:1965年
9月
2日
,国家计委草拟了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
97o年
)安排情况
的汇报提纲。安排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积极备战,把
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
加快内地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
《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
(增订本)》
材料四:四四五计匀划丨至六五万计艹划初}概栅况师如击n下T.:
四五计划
(1971△
975年
)
些,后两次压缩为300o万
吨。
五五计划
(1976198o年
)
1977年
至
1978年
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
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
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
史最好水平。
六五计划
(1981△
985年
)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l%,国
民生产总值
1985年
运到
7780亿
元,我
国出田额在世界的位次由
198o年
的第
28位上
升到
1984年
的第
10位
。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计划)简介》
请回答
:
展哪
点发禽馕莶
苎
詈晷Ξ艹
撑罕
晶吾
挈跆晷骨
麓〖
磊
尸叮:F晷晷
侃紊彗詈蛋
饔雪晷∴二五计划期间钢产
一
量指 导
标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哪
运动
致钢产量指标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五
“计划期间
”
:′
国防;阅
建设
取得的两。
例成就
原因昼瞿罢;晏鋈军鞯累简筑畲蜇言鑫』爸颦柱霞噩花甜售菡耄
取稃捌
得成就的:蓦亍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五年计划,你有哪些认识
(2分
)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共
8页
第
8页龙华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D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C
B
D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D
C
D
C
A
D
D
二、综合运用题
31.问题一:新中国成立(1分)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
问题二:文革(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分)
问题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乡镇企业)(1分)引进外资侨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分)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问题四:
历史结论
数据证据的序号
改革开放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
4或5
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
改革开放优化了社会产业结构
8
改革开放促成了国家富裕
6或7
32.问题一:和平解决香港问题(1分)发展了中外贸易;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任一方面1分,总分不超过1分)
问题二:1951年(1分)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1分)。
问题三: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三大任务;新界租期将届满。(2分)一国两制(1分);深圳(1分);对外开放(改革开放)(1分)
问题四:1997年7月1日。(年月日都要写,1分)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1分)
问题五:国共内战遗留的问题;外国势力的干预。(2分)
33.问题一:重工业(1分)和邮电运输部门(或交通运输业,1分),例如鞍山钢铁公司(或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1分);例如武汉长江大桥(或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1分)
问题二:大炼钢铁运动(或大跃进运动,1分)。
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分)
问题三: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等。(答对任意两点给2分)(写两弹一星,给2分)
问题四:文化大革命结束(答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不给分,1分)。
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了经济特区等,1分)。
问题五:认识:1.五年计划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2.随着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3.五年计划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4.制定计划要从实际国情出发,避免左倾冒进。(答对任意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