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华师、下册)
题
号
1----20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分
数
选择题(共20小题,
2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2.
李渊就是历史上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3.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春-----赵州桥
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C、宋应星-----活字印刷术
D、李时珍-----《本草纲目》
4、明朝皇权空前强化,这主要表现在(
)
A.设立三省六部
B、开创科举制
C、设立内阁
D、创立军机处
5、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6.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
)
A、1368年
B、1405年
C、1433年
D、1561年
7.
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戚继光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8.
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千米,东起鸭绿江,西至(
)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9.
明清时期,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
A.长安城
B、洛阳城
C、北京城
D、大都城
10.
下列人物中,曾翻译过西方科技著作的是(
)
A.玄奘
B、鉴真
C、徐光启
D、宋应星
11.
《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1)医学的发展状况
(2)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3)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4)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1)(2)
B、(2)(3)
C、(2)(4)
D、(3)(4)
12
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
A
.1627年
B、1636年
C、1643年
D、1644年
13.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当时台湾府属于(
)
A.江苏省
B、浙江省
C、福建省
D、广东省
1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5.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大臣专权
B、提高内阁的地位
C.加强皇权
D、加强军国大事的保密性
17.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
.《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1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19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关闭所有对外港口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2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自大
B、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C、自为的产物
D、中国富强,无需同外国交往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30分)
21.(共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
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什么时期?(2分)
(2)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2分)
22.
什么是五代十国?(6分)
(共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余万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比前人增
加了370多种,记载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增加4倍,纠正了前人的错误,
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医药学成就。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依据材料说出《本草纲目》一书的特点和地位。(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3分)
(共5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
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及其影响是什么?(3分)
25
(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经
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年初,荷兰殖民
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2分)
郑成功打败了盘踞38年的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始于何时?
(1分)
我们应学习郑成功什么精神品质?(2分)
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我们应坚持什么立场?
(2分)
2017年七年级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CA
6-------10
BCDDC
11------15
BDCDD
16-------20
CDCBB
二.非选择题
21.
(1)曹雪芹;
清朝
(2)书中描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家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2.
第5课
28页
23
(1)作者:李时珍。
特点:内容丰富,考定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
地位: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和献身精神,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本题言之有理即可)
24.
(1)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5
(1)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2)17世纪20年代。
(3)学习他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勇于拼搏、顽强斗争的精神。
(4)立场: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统一的言行,维护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