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朝中期后,皇帝经常不理朝政,宦官把持大权,官场腐败。明熹宗时,魏忠贤专权,政治更加黑暗。
熹宗即位时,年仅16岁,只知玩乐,大权落在宦官魏忠贤手中。魏忠贤把持朝政时,他的爪牙遍及朝廷及全国各地。一些无耻官吏拜他为义父、干爷,称他为“九千岁”。谁说他一句坏话,就会被特务逮捕,轻则拷打,重则割舌、剥皮或杀头。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磔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
——《明史 刑法志》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回顾所学历史,在哪些朝代出现过宦官专权的局面?东汉末年唐朝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四大权阉主管宦官年号庙号司礼监魏忠贤天启熹宗司礼监刘瑾正德武宗锦衣卫汪直成化宪宗司礼监王振正统英宗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1.皇帝昏庸腐朽2.奸臣把持朝政3.宦官专权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宦官专权1、表现:明朝中期以来,先后出现了王振、
刘瑾和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大宦官。 排挤打击正直官员,
明朝政治更加混乱腐败。4、东林党人的反宦官斗争3、影响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皇帝很少过问政事问题三:宦官专权的根源是什么?问题一:明朝出现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与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又有何关系呢?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伴生物。与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关系:
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是由宦官统领的,
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这样就使明朝的宦官
权力特别大,比其他的王朝更容易专权。 东汉、唐朝、明朝问题二:哪些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现象?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人家失去土地。政府还不断地增加赋税,人民怨声载道。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朝后期赋税特别沉重,在正常赋税外,明政府借口对后金作战,加征“辽饷”;借口剿灭农民起义,加征“剿饷”;借口训练军队,加征“练饷”;合称“三饷”。三饷的总额大大超过正常赋税。人民怨恨至极,唱出这样一首民谣:“老天爷,你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进话。杀人放火者享着荣华,吃素念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你塌了吧!”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阅读讨论思考题:
1、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认识?
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课本史实分析宦官专权出现的原因?
4、明朝中叶最突出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由此带来了哪些社会危机?
5、如何认识均田免粮口号?
6、明末农民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农民吃草根、树皮和观音土充饥。官府仍旧催租逼税,人民忍无可忍。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
农民战争迅速发展,涌现了几十支起义军,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在领导的一支势力最大。高迎祥在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
1640年,河南一带灾荒严重。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均田免粮”反映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当时到处传唱着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起义军攻占洛阳后,将贪婪残暴的福王朱常洵砍头示众,没收他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进北京后,张献忠的农民军占领成都,建立政权。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攻克西安:建立政权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灭亡 崇祯帝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1627年1644年大顺政权1644年攻入京师,明朝灭亡1644年
张献忠称帝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1、主要原因:明朝政治的腐败,统治黑暗
2、土地兼并严重(经济)
3、明朝中后期不断加派三饷(赋税)
4、直接原因:陕北地区天灾不断“均田免粮”口号背景:河南土地兼并很严重, 而且河南连年遭
受天灾。说明“均田免粮”口号把矛头指向了明末
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问题一: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
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
革命积极性。
1、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3、起兵反抗明朝的民族
压迫,迁都沈阳(改称盛京)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皇太极
皇太极的贡献1.建立清朝(1636年)。
2.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
意选拔人才。
3.改女真族为满洲。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满洲的
兴起和清
朝的建立努尔哈赤皇太极1、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3、起兵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1、改革内政,重视发展生产。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3、改国号为清:1636年 1、为什么李自成进军河南后,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1)、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2、均田是什么意思?免粮是什么意思?均田就是分给农民土地,免粮就是减免赋税。3、这一口号提出具有什么进步意义?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2)、处死福王朱常洵。练习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料 材料一 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白白送死)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持此说以动小民。--《三朝北盟会编》 材料三 谓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伪为均田免粮之说。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各次农民起义的主要斗争要求是什么?据此说明隋末至明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与深化。(6)(1)隋末农民起义反对兵役、徭役;南宋农民起义要求“等贵贱、均贫富”;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3分) 从反对兵役、徭役到要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再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斗争的发展与深化。(3分)材料四 ……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自己预料)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税官)于乱石之下,付汤莘(当地恶棍)等家于烈焰之中,……不挟寸刀,不掠一物,预告乡里,防其延烧,殴死窃取之人。抛弃买免(行财求免)之财。回答:(2)材料四所述与以上农民起义的性质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2)材料四反映的是明末城市机户、织工反抗压迫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这与农民起义是不同的。(2分)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表明手工业工人已经成为反抗封建压迫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问题二: “均田免粮”口号的在中国农民革命史
的地位如何呢?问题三: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在近代中国
又有何新的发展?太平天国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所
以从这个角度讲,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
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为什么?“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触及
到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4、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
“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C5、佃农出身的朱元璋领导了农民起义,最终确立
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根本原因是 ()
A朱元璋的根本目的是想当皇帝
B许多封建知识分子参加起义
C为奖赏推翻元朝战争中功臣
D小生产者地位的必然结果D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的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废除丞相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地方设“三司”B7、阅读以下统计表,该统计说明了 ( )
A 经过农民战争大量土地抛荒
B 官僚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C 农民战争后土地回到农民手中
D 蒙古贵族的骚扰破坏了北方的农业B 8.满洲原名女真,他们最早居住在什
么地方?9.什么时候兴起的?10.杰出首领是谁?生活在东北地区。 明朝后期 努尔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