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此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在清朝的时候,每一位皇帝每年立春日,都要亲自支扶犁和耕种。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农业耕作的重视。清初统治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各级官僚机构重视农业、劝民农桑。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清朝初年的几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做一做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发展?(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661年到177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清朝耕织图清朝治水图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相关史事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这一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清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清朝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动脑筋盛世滋生图商业的繁荣前门街市图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晋商,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人口的增长人口单位:万人1651年 1711年 1754年 1795年
425398451094229590想一想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清朝前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力增强,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地力下降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正如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说的那样:“中国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课堂小结1、清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的皇帝是 ( )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⑤嘉庆 ⑥道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2、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出现于 ( )
A、顺治初期 B、乾隆末年
C、雍正后期 D、乾隆初期
A B 3、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最典型的有 ( )
①晋商 ②徽商 ③闽商 ④冀商 ⑤浙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4、造成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发展 B、开垦荒田
C、手工业发展 D、商业的发展
AA5.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 )A.小农经济
B.工商业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A6.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D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8、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3)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3)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