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长城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长城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0 23:18:34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有很多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游览一处中外闻名的名胜古迹,知道是哪儿吗?对,长城。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气魄、盘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等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余次。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约6700千米。课文中描写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点击
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峻 峪 瞭jùnyùliáo√√√√旋堡垛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结构:上下组词:崇高 崇拜造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的理想。音序:C 部首:山书写指导:上小下大,“宗”整体要舒展。崇chónɡ书写指导:左侧的“方”向右倾斜,右半部分的捺舒展有力。结构:左右组词:旋转 盘旋造句:蜿蜒盘旋的小路一直通向山顶。音序:X 部首:方旋xuán书写指导:上紧下松,“吉”稍扁,上横长,下横短。结构:上中下组词:嘉奖 嘉宾造句:“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来了许多嘉宾。音序:J 部首:士 嘉jiā书写指导:左窄且短;右部竖折撇的竖略向左斜,点为斜长点。结构:左右组词:砖瓦 城砖造句:长城上的每一块城砖都是历史的见证。音序:Z 部首:石砖zhuān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的“鬲”书写时要注意。结构:左右组词:相隔 隔离造句:我家和玲玲家相隔很远。音序:G 部首:阝隔ɡé书写指导:竖弯钩居中,为明显的曲臂状。结构:独体字组词:屯兵 屯子造句:爷爷告诉我,那里是以前日本人屯兵的地方。音序:T 部首:一屯tún书写指导:“保”宜扁,“土”的下横要长而舒展。结构:上下组词:堡垒 城堡造句: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城堡,终于获得了胜利。音序:B 部首:土堡bǎo书写指导:上部均匀而紧凑,下部长横托住上面。结构:上下音序:L 部首:土造句:下午的足球赛是我们班与四(三)班对垒。组词:堡垒 对垒垒lěi书写指导:左部撇较短,右部撇、捺要迎让。结构:左右音序:Z 部首:亻造句:人们希望世界永远和平,不再打仗。组词:打仗 仰仗仗zhànɡ书写指导:“扌”的竖钩要长,“夫”的撇、捺要舒展。结构:左右音序:F 部首:扌造句:公园里的牡丹开了,人们扶老携幼来欣赏。组词:扶手 扶老携幼扶fú书写指导:“矢”捺点略收,“口”下侧内收,下部“日”略扁。结构:上下音序:Z 部首:日造句:孩子们喜欢喜洋洋的机智勇敢。组词:明智 机智智zhì书写指导:上下要均匀紧凑,“心”的卧钩托住上方。结构:上下音序:H 部首:心造句: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组词:智慧 聪慧慧huì书写指导:左小右大,右部竖弯钩要托住里面部分。结构:左右音序:P 部首:白造句: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让人向往呢?组词:体魄 气魄魄pò蜿蜒:
陡峭:
智慧: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造句: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像一条巨龙。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本课指山岭坡度大。
造句:这座山非常的陡峭,爬起来很费力。
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文中指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能力。
造句:经常阅读课外书能提高人的智慧。凝结:
气魄:由气体变为液体或由液体变为固体。本课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建了长城。
造句:今天造成,厚厚的窗内挂满了凝结的水珠。
①气势。②魄力。
造句:游客们十分欣赏这里气魄雄伟的古代建筑。奇迹:
崇山峻岭: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本课指长城的修建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造句:长城的修筑简直就是个奇迹。
高而险峻的山岭。本课指长城处于高而险峻的山岭间。
造句:游击队消灭了这一小队鬼子后,快速消失在了崇山峻岭中。坚固  牢固这两个词都有“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的意思。
“牢固”的结合密度高于“坚固”,更为结实。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牢固的大坝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洪水。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我们”出发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作者详细地描述了长城的构造,突出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作者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示例: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了工程的艰巨: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从文中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的赞美,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一锤定音。(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瞭(liáo liào)望   血(xiě xuè)汗  
凝结(jié jiē) 呼应(yìng yīng)  
智慧(huì huī)√ . . . . . √ √ √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xuán zhuǎn jiā bīn bǎolěi chóng gāo
fāng zhuān gé bì pò lì fú zhe旋 转嘉 宾堡 垒崇 高方 砖隔 壁魄 力扶 着3.根据意思写词语。
(1)高而险峻的山岭。(      )
(2)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
4.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自然:①自然界;②理所当然;③自由发展。
(1)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
(2)我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
(3)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崇山峻岭奇迹①②③......5.选词填空。
坚固  牢固
(1)万里长城修筑得十分(    )。
(2)这幅画在墙上镶嵌得非常(    )。
雄壮  雄伟
(3)长城真是气魄(    )的工程啊!
(4)(    )的国歌响起来了。雄伟坚固雄壮牢固6.按要求写句子。
(1)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看长城,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句子). .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妈妈虽然没有娇美的容颜,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是我爱她。. .课件33张PPT。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重点)
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串珠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出长城的“长”的?
2.长城在构造上有哪些特点?
3.作者由长城联想到了什么?
4.作者通过长城赞美了哪些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听录音回顾课文1.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长城比作蜿盘旋的长龙,形象地写出长城长而曲折、尤其是的特点。2.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这里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手法,作者把长城比作很宽的马路,仿佛让我们看到平整而宽阔的长城顶部。“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更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宽阔。3.第二自然段中具体描述了长城的哪些结构和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这段话具体写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的结构和作用。这样精妙的设计足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4.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难。5.“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联想到了古代修筑长城的情景。“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阅读方法解密:判断联想的方法概念:联想是由眼前看见的事或场景想到另一件事或场景。想到的都是真的、有情景的。如看到长城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
窍门:用“仿佛”“好像”“他想”引出。
效果:更加深刻,更能感动人。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从规模上看,长城长达万里,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罕见的古代建筑。从工程上看,当年修筑长城时,建造过程异常艰难,当时科技非常落后,全靠劳动人民用双手把数不清的重达两三千斤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在两千多年前完成如此宏伟、如此艰巨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因此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1.作者是怎样写出长城的“长”的?作者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串珠问题:2.长城在构造上有哪些特点?长城在构造上的特点是高大坚固,长城上设有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垛子用来躲避敌人,瞭望口和射口用于瞭望和射击,城台不但可以屯兵而且可以互相呼应,这样的设计非常精妙。3.作者由长城联想到了什么?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是他们用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作者通过长城赞美了哪些人?抒发了什么感情?作者通过长城赞美了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长 城概述整体—高大坚固局部具体
介绍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长由衷赞叹:伟大的奇迹顶上—十分平整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相互呼应远看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有一万三千多里这篇课文描绘了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抓住文章脉络:概括主旨的方法有多种,本课适合用抓住文章脉络,揣摩作者意图的方法。首先根据由远及近、有概貌到细节的观察顺序,然后抓住对长城的“长”“高大坚固”“结构完善”等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及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拓展:
发挥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当时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古代劳动人民都背着巨石,被压得腰都弯了,喘着粗气,艰难地往上抬那些巨石。登万里长城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峰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古筑城曲》陆游)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在城下,日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中投海而死。 作者围绕着“奇观”这个关键词,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品析课文,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长成真有气势啊,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因为长城不仅蜿蜒曲折,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古代建筑,而且当时修建长城时,科技极其落后,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这样浩大的工程。所以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说明作者身临其境,游览长城;“自然地”是说作者看着长城,情不自禁地想起筑造长城的劳动人民。 · · · ·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 “多少”表示无数,包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表示长城的建成非常不易。这两个词,使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跃然纸上。  · · ·         一、读拼音,写词语。
bǎo lěi tún bīng dǎ zhàng
chéng zhuān qì pò gé lí堡 垒屯 兵打 仗城 砖气 魄隔 离二、选词填空。
气魄 气势 气概
1.这样(   )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   )
         气魄气势气概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
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血汗和智慧凝结成长城。完成“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完成“主题探究”“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