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0 23:38:43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每一种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就像人能直立行走,动物爬行等等,这些都属于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会有些特例,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不太一样,你能想象植物有脚吗?今天我们就去见识一下不同寻常的一幕。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难点)
肖复兴:当代作家,原籍河北沧州,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多次获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中篇小说《四月的归来》等。听范读,边听边想,边画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删 晖 燥 洽 楷shānhuīzàoqiàkǎi√√√√仔糊肖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抽生谈读后收获。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是作者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在课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结构:上下组词:一篇 篇章造句:老师指导我写得一篇作文在杂志上发表了。音序:P 部首:竹书写指导:上部运笔稍重,收紧;下部笔画要舒展。篇piān书写指导:“艹”不宜过大,“子”的横稍长。结构:上下组词:推荐 毛遂自荐 造句:同学们都推荐小明当班长。音序:J 部首:艹荐jiàn书写指导:“番”宜紧凑,运笔轻,“羽”宜紧凑。结构:左右组词:翻身 翻山越岭造句:老师让我们把课本翻到第126页。音序:F 部首:羽翻fān书写指导:“穴”大小适当,撇点独立,下部对字的中间。结构:上下组词:窗帘 珠帘 造句:我们家的窗帘非常的漂亮。音序:L 部首:穴帘lián书写指导:独体结构,起笔横宜稍长,最后一笔为长点。结构:独体字组词:页码 页面造句:为了下次查阅的方便,请你记下页码。音序:Y 部首:页页yè书写指导:左宽右窄,左部应紧凑,横画稍倾斜,右部竖钩挺直。结构:左右组词:删除 删掉 造句:老师删掉了我作文中多余的句子。音序:S 部首:刂删shān书写指导:右部稍宽,横折钩横短,竖钩的竖不要向左倾斜。结构:左右组词:词语 组词造句:我能把平时积累的好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音序:C 部首:讠词cí书写指导:“口”“木”均略扁宽,末笔捺画宜有力。结构:左右音序:Z 部首:火造句:雷雨前的燥热让人心烦意乱。组词:燥热 干燥 燥zào书写指导:“扌”竖挺直有力,“尸”撇舒展,抱住“至”。结构:左右音序:W 部首:扌造句:握手是我们见面时的一种礼节。组词:握手 握笔握wò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部短小,右部“人”撇捺伸展,“口”上宽下窄。结构:左右音序:Q 部首:氵造句:我班同学之间相处得很融洽。组词:融洽 洽谈 洽qià书写指导:上宽下窄,上部斜钩宜伸展,“日”略扁。结构:上下音序:H 部首:日造句:黄昏时的霞光特别漂亮。组词:黄昏 昏庸昏hūn书写指导:第一笔撇较长,第四笔竖钩稍短。结构:半包围音序:T 部首:厂造句:我家的客厅十分宽敞。组词:客厅 餐厅 厅tīnɡ书写指导:“米”末笔捺变点,中部笔画较少,写得窄小些结构:左右音序:H 部首:米造句:爸爸的话太深奥我听得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组词:糊涂 模模糊糊糊hú推荐:
删掉:
融洽: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 或接受。本课指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介 绍给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组委会。
造句:今年,他被推荐为省“三好学生”候选人。
删除。本课指去掉句子中多余的字词。
造句:手机上的歌曲一不小心被我删掉了。
彼此感情和睦,没有抵触。本课指“我”和叶老很谈得来。
造句:这次会谈气氛很融洽。蕴含:
质朴:
沉郁:
包含。本课指叶老亲切中包含着认真。
造句: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大大的道理。
朴实;不矫饰。本课用来形容叶圣陶先生。
造句:平凡而质朴的人常常能获得人们的好感。
低沉郁闷。本课形容爬山虎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绿得深沉。
造句:没有了原动力,生活便会沉郁无光。摇曳:
庆幸:
摇摆动荡。本课指爬山虎摇动。
造句:春天,成排的柳树摇曳着枝条,像跳集体舞。
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本课指“我”因遇到叶老这样人品和文品俱佳的大作家而感到高兴。
造句:今天我起床晚了,庆幸的是我上学没迟到。莫名其妙:
密密麻麻: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本课指“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文要印成书。
造句: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惊人之举。
又多又密。本课指叶老修改作文时写的字又多又密。
造句:秋天,丰收了,谷场上晒的密密麻麻的全是稻谷。摇曳 摇晃这两个词都有“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的意思。
“摇曳”的动荡程度小于“摇晃”,多用于较轻的事物,如烛火、垂柳。
1.圣诞之夜,家家户户烛火摇曳,尽显浪漫。
2.他摇晃着朝我们走来。燥热 炎热两词都有“天气很热”的意思。
“燥热”不仅指天气干燥炎热,还可以形容身体热得难受、心情烦躁。
1.顶着烈日走了那么长时间,我浑身燥热难耐。
2.突如其来的大雨消退了夏季的炎热,带来了阵阵凉爽。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的一篇作文获奖了,得到了叶老的修改,“我”很高兴。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暑假的一天叶老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通过与叶老的接触,“我”受益匪浅。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儿童的人。说一说叶老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儿童的高尚品质,体会到了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感激之情。1.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燥  操  躁  噪  洽  恰
急(  )   (  )音   体(  )   (  )好
(  )热   (  )作   干(  )   融(  )躁噪操恰燥操燥洽2.根据拼音写词语。
tuī jiàn fān kāi lián zi shān qù
cí yǔ hūn àn dǎ ting shū yè
推 荐翻 开帘 子删 去词 语昏 暗打 听书 页3.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 使人不明白。(      )
(2)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
(3)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
(4)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莫名其妙隔岸观火身临其境平易近人4.选词填空。
融化  融洽
(1)我们的交谈很(    )。
(2)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
把我小小的心(    )了。 融化融洽5.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按要求写句子。
(1)我(    )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从 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肖复兴同学(    )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    )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用所填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却爱如茉莉,让我们在平凡中见证一份真情。如果就如果你因为学习成绩好而骄傲自大,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课件37张PPT。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该先学做人。(重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叶老先生为什么被称为“楷模”?
串珠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 “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的?
3.阅读全文,你觉得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
听录音回顾课文1.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从“密密麻麻” “到处”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我们可以看出作文被认真地改动过,从侧面体现了叶老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以及对儿童负责的态度。阅读方法解密:分辨对比的方法概念:侧面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与它相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
答题模式:通过……(与描写的对象相联系的周围事物)描写,衬托被描写的事物……特点。2.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拂”指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更加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敬佩。3.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这句话中把阳光比喻成绿色的温柔的小精灵,生动地显现出绿色的爬山虎带给作者的舒适愉悦,表达出“我”快要见到受人尊敬的叶老时激动、兴奋的心情。4.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浓郁的爬山虎比喻成浓浓的湖水,这里既写景绿,又写情浓,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生机勃勃的爬山虎的喜爱,对叶老先生的敬重之情。同时也能感到“我”在叶老的鼓励下,内心充满了自信和力量。5. “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从与叶老的谈话中受益匪浅。6.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此处与题目相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年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蕴含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中。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叶老的高贵品质及我对叶老的敬爱之情,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叶圣陶老先生帮“我”批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使“我”受益匪浅,所以说,他是一位在人品和作品方面都堪称“楷模”的人。叶老先生为什么被称为“楷模”?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叶圣陶老先生为“我”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这两件事。串珠问题:2. “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的?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3.阅读全文,你觉得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叶老先生是一个在人品和文品方面都堪称“楷模”的人。4.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既是对人品与文品都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表达了“我”对叶老先生的无限怀念之情。
②以此为题,含蓄而新颖,颇具文学气息。那片绿绿
的爬山虎叶老替“我”
修改作文给“我”留下
深刻印象请 “我”去
做客
—文品如人品—平易近人、
关心下一代—认真、一丝不苟堪称 “楷模”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老先生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儿童的品质。表达了“我”对叶老先生的感激之情。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六要素概括法: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如本文:
时间:1963年。
地点:叶老家。
人物:“我”和叶圣陶先生。
事件: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这样就不难概括出主旨。拓展:
你能说说作文及其修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写作文,应源于生活积累,表达经验与意思,养成阅读与作文的好习惯。
(2)作文修改:动笔之前一定要定一个简要的提纲写完了,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自己修改,这是一种好习惯。作文难得“一次成功”,要修改好几次。晨读
20世纪30年代,我的故乡还把铁轮大车当做长途交通工具,我甚至没听说过汽车。一般的家庭里没有钟和表,白天看太阳,夜里听打更人敲梆子报时辰。小孩子对时间的概念是不知道几点钟,只知道几更。鸡刚打鸣,天蒙蒙亮,我们就背着书包往学校跑。深沉的夜空,星儿眨动着眼睛。我快走,星儿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星儿也站住不动。星儿代替妈妈送我去上学,我感到很快活。寂静的大街上,只有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影子来,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我们把星星关在门外,就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这节课就是晨读。
那时的教科书课文很简单,第一课:天亮了;第二课:弟弟妹妹快起来……天天朗读,背得烂熟,淘气的同学坐不住了,老师就利用这时间给我们读课外书,读完一本又读一本。  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她讲话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仿佛琴弦发出的悦耳声音。她是外省人,住在学校西北角的一间小屋里。清晨,谁第一个到校,就能看见她屋子里的小油灯映到窗纸上的亮光。她一听到教室里有动静,就立刻走出自己的小屋,陪着到校的学生坐在教室里。等同学们都到齐了,她就给我们读有趣的书。每天读一篇,读完了让我们背诵,我们很快就背熟了。老师给我们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和朱自清的《背影》,我们都能背出来。老师还读过《万卡》《爱的教育》等。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她的声音温柔而又深沉,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这时候,几十颗幼小的心灵,就和老师一起思索着,眼睛里含着泪水,回味着作品中的情景。我们的心便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书籍使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熟悉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欣赏了一幅又一幅悲哀而又感人的画面,在奇异的童话世界里漫游。我们为美好的情感滋润着,常常出神地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忘记了学校是一座破旧的古庙。阴暗而又潮湿的教室仿佛变成了迷人的宫殿,智慧的星在我们心中闪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子贡说:“学习而不知满足,是明智;教育人而不知疲倦,是仁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老子、孔子、孟子、刘元卿、韩愈、胡媛、董仲舒。作者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采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以景抒情,让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儿童的品质。表达了“我”对叶老先生的感激之情。1.课文写的很有感情,我要认真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本文借爬山虎抒发对叶圣陶老先生文品、人品的赞叹和敬佩,朗读时语气要亲切和蔼,感情要真挚。第7、9自然段写爬山虎,要读出韵味,把握住重音,如“扑入”“温柔”等。在多读的基础上连词成句,很快就能背诵下来。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例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再抄下来。 ①“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我的体会是:这句话与题目相呼应,含蓄地写出了作者15岁时到叶圣陶先生家做客,那个夏日午后的事情一直留在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一直激励他前进。
②“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从这一句话中我体会到:当时作者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在与叶老的交往中懂得了作文和做人的道理,但对这些道理还只是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清楚。这一点,作者写得特别真实。3.读了课文我很受启发,我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体会。读了这篇课文,我对叶圣陶先生帮助作者修改作文这一件事感受很深,同时对写作文和改作文也是深有感触。学习本文后我的最大收获是作文要写得真实,要有感而发,如文中叶老给肖复兴的评语中写道:“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我的另一个收获是学会如何修改作文。叶老从多个方面给肖复兴修改了作文,今后我也要模仿叶老的批改方法来修改自己的习作,也要像叶老那样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一、同音、音近字,我会选。
躁 操 燥
1. 做( ) 干( ) 不骄不( )
篇 遍 编
2.( )写 ( )地 一( )作文
糊 湖 胡
3.( )水 米( ) ( )思乱想操燥躁编遍篇胡糊湖         二、查字典填空。
“楷”的音序是___,音节是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法式,模范;②汉字形体的一种。在“楷模”一词中,它的意思应选____。
三、选词填空。
推荐 推选
1.我被同学们( )为队长。
2.经老师( ),我的作文在此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K①九kǎi推荐推选四、句子练习。
1.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修改得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树像哨兵一样站在那里叶老先生写了评语。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