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火烧云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火烧云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1 08:46:09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
火烧云
4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重点)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难点)
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作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等,黑龙江呼兰县人。1935年,她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她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走近作者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易读错字




紫檀(tán
dán)
笑盈盈(yínɡ
yín
)
读一读
紫檀
笑盈盈
凶猛
庙门
恍恍惚惚
tán
yíng
xiōng
miào

我会认





tán
yíng
xiōng
miào


mú(模样
模子)
mó(模型 模范)

dài(等待 招待)
dāi(待着 待会儿)
多音字

chéng(乘法 乘凉)
shèng(千乘之国)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霞光:
模糊:
凶猛:
理解词语
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
造句:朝霞映照的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霞光闪闪的。
①不分明、不清楚。②混淆。
造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气势、力量)凶恶强大。本课指狗的样子凶恶。
造句:画上画的是一头凶猛的狮子。
威武:
镇静:
力量强大;有气势。本课指石头狮子力量强大的样子。
造句:高大的梧桐树,像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两旁。
情绪稳定或平静。本课用来形容石头狮子的特点。
造句:遇事不要惊慌,一定要镇静。
红彤彤:
金灿灿: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形容很红。
造句:红彤彤的太阳只露出了小半个脸。
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闪光耀眼。
造句:金灿灿的麦穗随风起伏着。
指一个模样,完全相同。
造句:他们俩长得一模一样。
模糊不清,看不真切。
造句:昨天晚上没睡好,今天一天都恍恍惚惚的。
镇静 冷静
两者都有“沉着不乱”的意思。
“镇静”一般指在危急关头或危险时刻不慌乱。“冷静”一般指不意气用事。
1.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2.遇事要冷静下来,多想想办法。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句:
1.品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自然段?
2.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火烧云上来后给天空和大地万物带来的变化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变幻无穷,不一会儿就下去了。
核心问题:
课本围绕着“变”写了火烧云哪几个方面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
串珠问题:
1.火烧云上来了,地面上哪些事物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有何妙处?
2.火烧云的色彩有哪些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3.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4.作者通过描绘火烧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红彤彤”的火烧云比作“火”,写出了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的特点。一个“烧”字,不仅形象地表现出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焰一样红艳,而且传神地赋予云彩以动态,突出了云彩的变化,渲染了火烧云通红的气势。
比喻
2.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是本段的中心句,总写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段中其他语句紧紧围绕这一特点来写。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式,表现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
阅读方法解密:判断排比句的方法
概念: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效果:能加强语势,增强感情。
判断方法: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近、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
3.品读“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有什么用处。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像某些实物的颜色一样,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多的特点。
拓展:
你也仿照课文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樱桃红、茉莉白、柠檬黄、钻石蓝、草绿。
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试一试吧!
核心问题:
课文围绕着“变”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绚丽多姿、变化多端的特点。
课本围绕着“变”写了火烧云哪几个方面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
1.火烧云上来了,地面上哪些事物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有何妙处?
火烧云上来了,地面上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样采用侧面描写,极力渲染了火烧云“红”的特点。
串珠问题:
2.火烧云的色彩有哪些变化?表现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课文写了火烧云“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极快的特点。
3.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火烧云的形状由“跪着的马”到“凶猛的狗”到“威武的狮子”到什么都不像,表现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4.作者通过描绘火烧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
丰富的想象
热情的赞美
火烧云
上来了
下去了
恍恍惚惚
变化着
霞光改变万物颜色
天空像着了火
颜色:色彩绚丽
形状:变化多端
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黄昏
海是深绿色的,排了队的小浪头在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仿佛喊着“一——二——一”的口令,朝喇叭口的海塘涌来了,挤到沙滩边,啵嘶!——队伍解散,喷着愤怒的白沫。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五只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轰隆轰隆地腾起了喊杀声。
海里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有着更浓重的颜色,连到天边,成为金色的一抹。海天相接处,半轮火红的夕阳!半边天烧红了,沉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
——我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我今天的日子要结束了;哦,我的新生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带来光明、温暖、快乐!
呼——呼——
风把太阳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
太平洋中的小岛,古老宁静的小村落,繁华的现代都市——世界上一切它想去的地方,夕阳都喷上了红光烈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离去了。
像忽然溶化了似的,海里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去了什么地方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
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起来,波浪又跳起来,轰!轰!
在暗夜中的大海上,暴风雨来了!
国学诵读
余霞散成绮(qǐ),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tiǎo))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白朴)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
一、在画线的字的上方写上音节。
(
)
(
)
(
)
(
)
寺庙
轻盈 
凶猛 
紫檀
二、完成字词练习。
1.“模”是多音字,当“法式;规范;标准”“仿效”“模范”等讲时读____,如词语“______、_____”;当“模子”“形状;样子”讲时读____,如词语“______”。
2.“红彤彤”口语中常读________________,其中“彤”字在单独念时应读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与“红彤彤”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miào
yíng
xiōng
tán

模型
模仿

模样
hóng
tōng
tōng
tóng
绿油油
白花花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烧云很神奇。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出现一匹马。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头儿看着小白猪。
火烧云多么神奇啊!
远方的天空渐渐出现一匹跑着的马。
四、判断破折号在下面句子中的作用。
A.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B.表示意思(或话题)的转换;C.表示声音的延长。
1.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
2.丁——冬——丁——冬……(  )
3.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  )
A
C
A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
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指弹奏出小曲。
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
完成“基础知识练”“阅读方法练”。
完成“主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