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初一语文
2017.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各题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皎皎月华透过层层梧桐如残雪般洒下。月下的戏台,静谧中让人不能自yǐ(
)地回想起曾经的铿锵音韵。街道两旁红红的灯笼,柔柔的洒下光辉,笼罩着七里山塘。忧惚间,千年前的胜景依稀在这里停留,模糊了岁月的cāng(
)桑。石板街上的店铺,古朴中透着
(雅致
精致);橱窗里双面绣上的小猫,扑着蝴蝶,
(栩栩如生
脱颖而出)。走过新月般的小桥,依水而建的小楼伴着脉脉河水,吟诵着昔日的繁华与风情。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能自yǐ(
)
cāng(
)桑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雅致
精致)
(栩栩如生
脱颖而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
》)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③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居高声自远,
。(
《蝉》)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一则)
⑥是故聪与敏,
。(彭端淑《为学》)
3.回忆《西游记》原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金、银角二大王所用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宝剑,并且有红葫芦、玉净瓶、芭蕉扇、幌金绳等几件宝物,孙悟空用计谋战胜二怪,连人带物还给了太上老君。
B.三借芭蕉扇故事中,孙悟空第二次去借扇是想请牛魔王帮忙,未能如愿,只好假扮牛魔王骗了铁扇,却又被牛魔王反骗回去。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前两次埋怨他滥杀无辜,他都忍气吞声,到了第三次悟空一见唐僧念紧箍咒就绝情地丢下师傅返回了花果山。
D.宝林寺夜晚,乌鸡国国王的魂魄谒见唐僧,请求唐僧让孙悟空为他报仇。后来,孙悟空向太上老君求来还魂丹,救活国王。师徒四人收服妖怪,国王重登王位。
(2)请写出“美猴王”这个名字的由来(起因、经过、结果)。(3分)
【答】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本报讯
昨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按照流传了百余年的风俗,这一天是荷花节,也是苏州东山百姓赏荷花的盛日。一早,上万名市民聚集在东山龙头山葑山寺,参加民间自发组织举办的荷花庙会,出猛将、舞狮子、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轮番登场,游客乘船经十里荷塘游玩赏景。
(1)请根据上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6个字)。(2分)
【答】
(2)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分)
层层的荷叶间,零星地点缀着些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还如
第二部分(40分)
阅读《破阵子》,完成5-6题。(5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
词人醉里挑灯梦到了军营号角、分烤牛肉、演奏歌曲、
、
、弓弦放箭。
6.写出你对“可怜”一词的理解及其中包含的情感。(3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狐入瓶
蒲松龄
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①,患之,而不能遣②。扉后有瓶,每闻妇父来,狐辄遁匿其中。妇窥之熟③,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④中,燂⑤汤而沸之。瓶热,狐呼:
“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祟于狐:受到狐的扰害。②遣:驱除。③熟:熟悉。④釜:古代的一种锅。⑤燂
(qiān)汤而沸之:把水加温直至烧开。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妇窥之熟(
)
狐呼(
)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患之
B.妇不语
读之竟日(《赵普》)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C.拔塞而验之
D.狐辄遁匿其中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
【答】
②号益急,久之无声。
【答】
10.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妇人的形象特点。(4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8分)
暴打“媒婆”
祁云枝
①在春天的田野上,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植物们争相用艳丽的花朵吸引“媒人”,用香甜的花蜜,招待“媒人”。作为回报,蜂蝶颠儿颠儿地帮植物传授花粉,促使雌雄花朵完婚。
②在这成千上万场看似喜气洋洋的嫁娶中,没有谁在意少数“媒婆”的郁郁寡欢—前后被两朵花扇了两巴掌,却始终不明所以。
③这暴打“媒婆”的强势植物,叫花柱草。
④单看花柱草的外形,你怎么也不会把它与强势这个词联系起来。茎秆和花朵都很纤细,花朵甚至还显现出柔弱无依的样子。
⑤可就是这林黛玉似的花儿,却有着令人惊讶的“暴脾气”。一旦她感觉到有昆虫落在自己的花瓣上,就会以迅雷之势,抡圆了“胳膊”,给它一个巴掌。
⑥花柱草是精明且有远见的。如果它像其他花儿那样制造出香味和花蜜,用食品来换取传播的话,无疑是需要耗费体力和精力的。于是,聪明的花柱草让自己的两枚雄蕊和花柱长在一起,从花中心伸出来,又向下弯曲成一个U形的长长“手臂”,“手掌”上则沾满了花粉。这个形态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手臂”能够像扳机那样快速出击,“出击”的时间甚至只需要0.015秒。正因此,花柱草被人们列入扳机植物。更神奇的是,花柱草将前来觅食的昆虫,设计为扳机的触动者。
⑦当一只昆虫刚刚在花瓣上落脚,花柱草便会一巴掌扇过去,快速而准确地将自己的花粉,拍撒在昆虫的背上。被这一巴掌打懵了的昆虫,受惊吓后会立即起飞,乖乖地带着花粉飞向另一朵花柱草。而这只倒霉的昆虫在别处挨了巴掌后,就帮助花柱草完成了异花授粉。
⑧有人说,花柱草快速运动是由于受到昆虫的刺激,引起了花柱草膜电位的改变,使钾离子外流,最终造成运动细胞内膨压改变而引起的。那被昆虫刺激的植物这么多,为什么只有花柱草学会了如此强悍的传粉方式
⑨至今也没有人给出答案。
⑩花柱草在“抢过巴掌”之后,“手掌”会在接近花瓣处停留几分钟,之后合蕊柱开始慢慢恢复,数小时至一天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恢复的时间越长,其积蓄的能量也就越大,下一次“出击”就会更加迅速和强劲。
(选编自《植物智慧》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理解有错误 (2分)(
)
A.从外形上看花柱草的茎秆和花朵都很纤细,花朵也显现出柔弱无依的样子,好似林妹妹。
B.花柱草没有像其他花儿那样用食品来与昆虫换取传播花粉,是不想耗费过多体力和精力。
C.昆虫在花瓣上一落脚,花柱草一巴掌扇过去,将花粉拍撒在昆虫背上,就完成了异花授粉。
D.昆虫的刺激引起花柱草膜电位改变,钾离子外流,造成运动细胞内膨压改变引起快速运动。
12.请写出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
13.本文说明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有趣,请从文中找出一例抄写在下列横线上再分析。(3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书匠
陈人波
①我是在一个小书摊上认识他的。他卖书,我买书;他是摊主,我是顾客。
②那天,偶尔路过,忽见一处小书摊上堆着些旧书,便不禁心痒,大步过去,站到了书摊前。眼睛扫描一番之后,便随手翻了几下《要面子的中国人》,觉得有些价值,便想买下。但书上明码定价七元五角,他却抬到了十元,还声明一分不少。我嫌他的书太贵,便转身走了。他却从旁边伸过一只手来,把我紧紧拉住,并让我坐到他的一张小凳上,一双犀利的眼睛全方位地把我打量一阵之后,便涎沫四溅地把我“训”了起来。
③他先毫不客气地问我,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中国人为了争面子护尊严而奋斗不息、视死如归的故事吗 又知道多少中国人在权力与屠刀面前屈膝受辱、掉尽了面子的故事吗 请买下这本书吧,花十元钱就知道中国历史上这么多事情,不值得吗 接着他又问我,知道现在纸张、印刷提价了多少吗 我闭目养神,让六根清净,等他问完了,才开了口。我说:“你真行,我服了,你的书我买了吧。”这时,他才哈哈大笑起来,把书塞到我手里,接过十元钱,让我走了。
③某晚,我与朋友在茶坊喝茶,偶然又遇上了他。过了一会儿,不知什么时候,他已坐到了我身边,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姓何,年已六十开外,是某农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前两年退了休,便来城里投亲戚,开了这个小书摊。他的小书摊可谓“小”,占地不过几平方米,几块木板搭在一条黑乎乎的小巷的一个角落里,木板上堆着的几乎都是旧书,报纸却只有一份《海南日报》。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寸步不离,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或快食面,生活有些苍凉。但他认为,一个老书匠晚年还能与书为伴,让书香陶冶老情怀也算满足了,再者虽然他的书摊简陋,但生意却不坏,每月下来总能赚三四百元,倒也欢欢喜喜。
④他还告诉我,他十九岁那年就因国家需要提前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讲台,屈指算来,已有三十五年教龄,算是一名老书匠了,退休前还入了党呢。如今别了三尺讲台,心里倒不是滋味呢,梦里还常常回到他那个熟悉的地方,回到一双双黑眼睛的面前。他跟我说这些时,老花花的眼镜后面竟渗出了莹莹的泪珠,仿佛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欲从泪水里涌来,使我触摸到了一个老书匠炽热的心跳和深沉的情感。
⑤又过了几多时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又来到了他的小书摊前。只见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他身边,一字一句地跟着他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见我来了,便招呼我坐下,感慨地说,每逢节假日或星期天,这些邻居的孩子们都爱到这里来听他讲故事,有时他便教他们念念写写或辅导他们做作业,很有乐趣。也许,这就是一个老书匠拳拳的青春情怀吧,小小书摊竟又成了他的大课堂。他把知识带给孩子们,把明天的希望也带给了孩子们。
⑥我愿常来光顾他的小书摊,看看他这位老书匠,学他的经营之道,听他教导孩子们的声音……
(选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9日)
14.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和书匠的三次相遇。(3分)
【答】
15.作者说老书匠的书摊是简陋的,体现在哪几方面 请写出来。(2分)
【答】
16.联系上下文,根据要求揣摩下列词句。(4分)
(1)我说:“你真行,我服了。你的书我买了吧”。(是什么让“我”服了 )
【答】
(2)他跟我说这些时,老花花的眼镜后面竟渗出了莹莹的泪珠……(透过这“莹莹的泪珠”你感受到了老书匠什么样的情感 )
【答】
17.阅读全文,写出老书匠对书摊生活感到心满意足的原因。(3分)
【答】
18.请从内容、中心和结构三个角度简述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答】
第三部分(40分)
19.作文。(40分)
请以“我在
中,寻到了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