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0 19: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华十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做在答
题卷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金先生教逻缉(ji)。华侨同学林国达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
得逻缉学是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
B.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渡口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大
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yin)处看天上的云。
C.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敝,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说“付梓(zi)”“杀青”。
韩愈说“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经验
D.我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kung)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
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我们应摆正“名”(功名、权位)、“利”(金钱、财货)
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乙]对此,历来有两种
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一是世俗之人的价值观,即“物重于身”;二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
命、爱护生命的价值观,即“身重于物”。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道家学派力倡“身重
于物”的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起人类主体意识的觉
醒,是一种骇人听闻之论。在这里,老子对人类文明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和反省。由物质
文明造成的争利之心和由道徳文明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
占有欲,驱使人们去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本末倒置现象。
[丙]对此,清代学者金缨指出“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主张“毋嗜欲杀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
B.反省
C.以致
D.本末倒置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
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品牌提供借鉴。
B.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是在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想象与创造
个新的未来,并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C.克里访华时表示,美中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双方应利用战略与经济对话
等机制,加强沟通,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
D.俄罗斯总统令要求俄政府采取措施,禁止土耳其包机往来于俄土航线,禁止土耳其
的任何船只在俄罗斯海港水域不得逗留或者航行。
十校高一语文试题卷-1(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