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同步练2份打包)(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同步练2份打包)(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1 16:22:49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
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雪骤(
)
无奕女(
)
谢道韫(
)
2.翻译下面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课文默写。
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然后写了谢家子女_____________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_______画面。
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品评语言特点
例题1: 分析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说出喜欢的原因。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要从比喻的运用方面分析。运用比喻要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 
答案:“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点拨:从比喻的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分析。
探究点二:分析人物形象
例题2:文章是怎样刻画谢太傅这一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时要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答案:例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中说太傅给侄子们讲诗文,他并没有正襟危坐、严肃刻板地按即定计划进行教学。而是即景生情,设疑、引导子侄辈设喻描写当时的雪景,把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是一个善于因势利导,开发儿女思维的人。
例如: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公大笑乐。太傅对胡儿与道韫的两种回答,只是“大笑乐”,并没有明确表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只是报之以笑,是一个与子侄辈平等对话,善于鼓励晚辈的人。
点拨:主要从谢太傅的神态上加以分析。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积累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________
(3)俄而雪骤
俄而:_______
(4)公欣然曰
欣然:_________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______;拟:_____
(6)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______
2.复述故事。
问题二: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问题三:精读课文,归纳主题
6.概括文章主题。
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的古义与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段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不久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能力通
(一)能力拓展提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人以其语语之。
②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1.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12.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孔融怎样的品质特点?
(二)挑战自我潜能
13.《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4.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xù

zhóu

yùn
2.(1)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2)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3.(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即景赋诗咏雪;轻松和谐的。
课堂探究
1.积累词语: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侄辈(3)
俄而:不久,一会儿
(4)
欣然:高兴的样子
(5)差:差不多;拟:相比
(6)未若:比不上
2.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4.“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些,因为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5.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6.《咏雪》通过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当堂达标训练
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
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
3.①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1)一会儿
(2)比不上、不如
5.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7.为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设置背景,以便更好的进行情景作诗。
8.太傅对胡儿与道韫的两种回答,并没有明确表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只是报之以笑,表现了太傅与子侄辈关系的融洽,更突出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9.D(仆:我,古人的谦称)
10.①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②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11.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12.写了孔融机智回答的故事,表现了孔融聪明机智、明晓事理的特点。
13.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共21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及《世说新语》
刘义庆:南朝人。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学习目标:
(一)读顺,读出文章的韵味
(二)读通,读通文章的大意
(三)读懂,理解课文的内涵
自主感知(一)
1.读准下面字音:差可拟
柳絮
2.听朗读,注意停顿、节奏的把握。
3.齐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方法指导】
(1)读出场面、身份和性别的不同特点;
(2)读出情感、停顿(标点处的停顿;语法的停顿)、轻重音。
【时间】:5分钟
chà

自主感知(二)
请你说说下面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方法指导】:

释词:可结合上下文、借助注释或古汉语字典。

翻译句子:直译和意译结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对话时的心理特点;体现出原味。
【时间】:约5分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寒雪日:
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骤:
欣然:
然:
何:
寒冷的下雪天。
家庭聚会。
(家中的)子侄辈。
诗文。
一会儿,不久。
急、大、紧。
高兴的样子。
······的样子。
什么。
似:
差:
拟:
若:
未若:
因:
乐:
即:
像。
差不多。
相比。
比得上。
比不上。
凭借。
高兴。
就是。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在家举行家庭聚会,和家里的子侄辈讲解讨论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不久
,雪下得很急,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翻译】
(谢太傅)兄长的儿子胡儿说:“往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兄长的女儿说:“比不上柳絮凭借风飘起来。”谢太傅(听了)高兴地大笑(起来)。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合作探究1
1.谢朗和谢道韫的两句比喻,你觉得哪一句更妙?
2.写这篇文章的人觉得两个比喻哪个好?为什么?
1.无论是言语出色的谢道韫,还是瞬间接收到问题就做出及时反应的谢朗,他们在言语中展现的只会仅仅源自天生聪颖吗?
2.文中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的情趣?
合作探究2
学习目标:
(一)读顺,读出文章的韵味
(二)读通,读通文章的大意
(三)读懂,理解课文的内涵
自主感知(一)
【自学内容】:
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准。
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故事的味道。
【方法指导】:读《陈太丘与友期》要读友人和元方的不同心理和个性。
【时间】:约5分钟
自主感知(二)
【自学内容】:默读,疏通文意。
【方法指导】:
1.自己疏通全文文意,先重点词语,后句子。或根据注释,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现代文意思,推测、翻译课文。
2.划出你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
【时间】:约10分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期行:
日中:
至:
舍:
去:
乃:
戏:
相约同行
正午

舍弃
离开

玩,玩耍
期:约定
时:
尊君:
不:
待:
君:
至:
当时
你父亲
通“否”,不。
等待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委:
家君:
则:
惭:
引:
顾:
丢下、舍弃
我的父亲
那么,就
感到惭愧,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惭”

回头看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而行,约定正午时分。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到,陈太丘舍弃(友人),自己先离开,(他)离开后,(友人)才到。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翻译】元方那时的年龄是七岁,(他)在门外玩耍。
4.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翻译】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
5.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待您很久,您没到,(他)已经先离开了。
6.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友人就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离开。”
7.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您)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8.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听后)感到惭愧,下车要拉元方
。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当堂检测】
1.
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尊君在不?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选出下列红色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太丘舍去
大势已去
B.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
C.待君久不至
守株待兔
D.
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3.
口头翻译以下三个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合作探究
【自学内容】:
1.从《陈太丘与有期》的描述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2.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3.在这个过程中可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方法指导】:抓住文中关键字、词或句。
【时间】:约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