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蔡伦猜猜他是谁?导入新课: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四大发明享盛誉活字印刷术阅读课本59页正文,分类标注姓名:
民族:
生活
时代:
成就:毕昇汉族北宋活字印刷术工
序 活字印刷术先是胶泥刻字,然后烧制字模,再是排字固版,最后印刷拆版,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依次循环。演
变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对
比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论从史出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三: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省时省力省钱,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这样可以重复使用。它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活指南针的发明与改进论从史出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唐朝已发明火药南宋突火枪,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元代火铳回
眸火药的发展日本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活字印刷术朝鲜东南亚指南针:向西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 火 药: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又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13世纪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南传入东南亚;向西传入波斯,欧洲。指南针火药论从史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英国近代思想家)
联系材料,说一说以上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曙光最早照亮世界的东方。从公元1001年至1500年,在世界重大的科技成就中,中国占58%。
—— 英国剑桥大学 李约瑟博士拓展延伸:思考: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相互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如火药、火器制造技术的提高。
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中外交通促交流阅读课本62页第1-2段正文和元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陆上交通的特点。陆上交通特点:
1、古代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驿
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芝麻开花节节高
指像芝麻开花一样
一年比一年好
进入成熟期的芝麻
每开花一次
就拔高一节
接着再开花茶品文化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
距离就设有“急递铺” 在 铺卒到紧急文书后,
骑快马传到下一个
急递铺,直到送
达接收地。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
400里。特快专递阅读课本62页第1-2段正文和元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陆上交通的特点。陆上交通特点:
1、古代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3、元代的陆上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欧洲国家。阅读课本62-63页正文和元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海上交通的特点。海上交通特点:
1、宋代的海陆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元朝海上交通方位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宋代与中国有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学习与探究:概括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国家统一 科技发达“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贸易频繁。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指出,“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新闻链接:一带一路
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