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16 14:31:00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三 峡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它的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2、疏通文句,了解内容,理清结构层次。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时间为2分钟给加点字注音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巫湍tuān对照节奏划分,再读课文。时间为2分钟一、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合作,交流试译成果。将预习翻译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提交班级解决。
(时间大约5分钟,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注意重点词句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
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绝:断。
或……有时……:“(如)有……(则)有时 ……”
其:这。
则:轻微转折,可不译。
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就是“于其间飞漱”,于,从。其,它们,指怪柏。
猿鸣三声:“三声”为“几声”,这里“三”不是确数。翻译检测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看谁翻译得又快又准确,时间为4分钟)文言文的基本学习方法朗读——理解——背诵,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作 业1、熟读成诵。
2、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思考“探究 练习”一。再见课件13张PPT。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简洁、生动、优美的文言方法。1、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2、本文写三峡为什么先写山,写四季景物?为什么不按季节顺序写而先写夏水?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语句中可看出?
(时间为8分钟,看哪个小组讨论的快而准确)板书设计
山连绵:“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险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江面狭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凶险:迅疾:“襄陵”“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春冬之景俯视:仰视:色彩:一字一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泉”“瀑”“飞漱”白浪、绿潭、青山、花草“清”“荣”“峻”“茂”秋景悲寂凄凉:“寒”“肃”“猿啸”“凄异”“哀转”渔歌悲凉(烘托) 三 峡动静结合 张弛有致朝发白帝城李白
朝发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验证诗句内容。1、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3、两岸猿声啼不住: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印证诗句内容4、轻舟已过万重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幛,隐天蔽日
请用描述性的语句说说三峡美。示例:三峡美,美在三峡的_________
请看……
(指具体的景,用文中具体的语句)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雄壮美back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奔放美back
素湍碧潭
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幽美back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凄婉美back再 见3、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2)写山高峻的句子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件1张PPT。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给下列生字注音。
阙 嶂 曦 襄 溯 御
漱 涧 啸 属 巫 湍
2、了解作者及《水经注》。
3、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4、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5、收集整理三峡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