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1 18: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卷)









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菜畦(qí)
字帖(tiē)
蝉蜕(tuì)
B、缠络(luò)
抽屉(tì)
亘古(ɡènɡ)
骊歌(lí)
C、木屐(jī)
嫉妒(jí)
炽痛(chì)
泥泞(nìnɡ)
D、讪笑(shān)
哺育(bǔ)
踱步(duó)
污秽(huì)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记者cháng
yáng在永丰园内发现,不仅有散发着浓郁现代气息的欧式别墅,还有令人恍如隔世的古代木屋和亭台阁榭。设计者和工匠们因地制宜,别出新裁,精心打造出了一流的建筑——镂空的门窗、细圆木搭成的屋顶、环绕四周的圆木栅栏,栅栏里零星插上几根竹子、几棵芭蕉,木制的墙上曼延着爬山虎,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农家生活场景图。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cháng
yáng(   )(   )
镂空(   )
(2)语段画线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载人飞船的上天,把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带到了九霄云外。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
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
,挫折时有
,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
。”
A、只有
鼓励
方向
安慰
B、只要
安慰
鼓励
方向
C、只要
方向
鼓励
安慰
D、只有
鼓励
安慰
方向
5.请欣赏右面这幅漫画,给它拟
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
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
幅漫画的寓意。(4分)
标题:
寓意:
6.古诗文默写(8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句子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4)陆游《卜算子
咏梅》一词中“

”两句借梅花来写当时政治的险恶和自己的孤独之情。
7.综合实践活动(3分)
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父亲节到了,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和格式,给你的父亲拟写一条短信。
二、阅读(45分)
(一)使至塞上(4分)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二)(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偕数友(

④余以为妙绝(

10.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
例:水陆草木之花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菊之爱
C、飘摇之态
D、放之山下
11.翻译句子。(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2.品读文段,赏荷之美。(5分)
①赏荷,可观其形美。(用原文填空,2分)
【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
②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
(11分)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4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
13.作者为本文拟题时,在“仿生建筑”和“会呼吸的建筑”这两个题目上反复推敲,难以确定,请你帮他从中选定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2分)
14.说说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从文中看,“马蹄莲建筑”的功能可以概括为

。(2分)
16.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3分)
(四)晒月亮(15分)
池莉
①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有一次居然是在麦当劳快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健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是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②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③兴福寺的茶是兴福寺的,茶树就生长在兴福寺后面的山坡上。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是一眼天然的泉水。水杯是最普通不过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沏了多少杯茶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喝了兴福寺的茶了!我成了其中的一个。我平日不怎么喝茶。为了睡眠,下午是尤其不喝茶的。来到兴福寺的下午,我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香。无须精致茶具的烘托,没有礼仪仪式的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能够享受一次这种清澈和香甜,还管睡眠做什么。
④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道,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很自然的,人在这种时候就有了要求进步的愿望,就能坦坦然然地说话。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有,这是需要时间才能够证明的。可以肯定的是,要求进步总比不思进取的好。努力了总比不努力的好。
⑤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⑥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不思不想,无忧无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月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⑦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⑧我在新疆遇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像假的。你就是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偷香窃玉者,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是我。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我会耐心地等待再一次的缘分和机会,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17.第①段开头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3分)
19.文章结尾写到“新疆的月亮”,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0.文章标题是“晒月亮”,其中“晒”本身就不符合客观规律,而作者却这样写。请联系文本内容,分析题目的含义。(4分)
三、作文(50分)
21.(1)小作文(10分)
仔细观察你熟悉的古代建筑,抓住它的特点,至少采用两种说明方法介绍给大家
,不少于100个字。
22.大作文:(40分)
生活中不是缺少风景,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的眼睛。只要我们留心、关注,就会有很多发现,或带给我们美感,或带给我们感动……
请以“风景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0
400
600
七年级语文答案:苏教
一、1、C
2、(1)徜

lòu
(2)新



3、B
4、B
5、《操之“太”急》,很多学校忽视基本的德育教育,一味的灌输较难的知识,导致不少人到大学阶段思想道德品质不合格。
6、(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4)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7、“您是一缕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一棵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爸爸,衷心地祝您,父亲节快乐!”
二、(一)8、示例1:①图画的构图美。
( http: / / zk. /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2:①图画的线条美。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示例3:①图画的色彩美。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二)9、①多
②亲近而不庄重
③同,会同,和……一起
④极
10、C
11、①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②每到夏天,走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12、①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②示例: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二)13、①示例一:我选“会呼吸的建筑”,题目新颖,运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形象生动;示例二:我选“仿生建筑”,题目直接简明。
14、示例:从结构上看是总领下文,三个分句分别和③、④、⑤段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读者理清阅读层次;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种建筑的总体形态特征。
15、供热和发电。
16、示例:变色龙建筑——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
(三)17、第1段开头主要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兴福寺具有人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8、(1)因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兴福寺的月亮能让人在兴福寺中感受到自然的天性和环境的静寂,令人无忧无虑。(3)兴福寺的月亮能使人获得独特的感受,将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
19、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通过新疆的月亮虽又大又圆清澈如水,但背景是沙漠,不能给人以美感,突出表现兴福寺月亮的柔和及其环境的自然,从而鲜明地突出兴福寺的月亮带给自己的心灵感受,深化了文章主题。
20、作者这样写,可知作者的“晒月亮”不是自然界的“晒”,而是要体现作者的某种感情。所谓“晒”是指作者游走在兴福寺的月下,目的是感知月光下的兴福寺的美丽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纯净感和闲适的心情。通过“晒月亮”,使得作者的心灵深处变得更柔和、清晰、透明、简单。这样的标题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三、略
幼儿读小学
小学读中学
中学读大学
大学读幼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