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B)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展示。(54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ān
shuǐ
qīnɡ
tínɡ
ǒu
ěr
dào
tián(
)(
)(
)(
)
zàn
ɡē
yīn
fú
wàn
zǐ
qiān
hónɡ(
)(
)(
)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3分)
凑成(chòu
còu)
嫩叶(nèi
nèn)
几痕细线(hén
hénɡ)
花骨朵(ɡū
ɡǔ)
一幅画(fú
fù)
绿丝绦(tiāo
tāo)
3.多音字组词。(4分)
āi(
)
liǎo(
)
挨
了
ái(
)
le
(
)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6分)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尾巴
(
)的燕子
(
)的森林 (
)的赞歌
5.我会组词。(16分)
燕(
)泳(
)裁(
)掠(
)
艳(
)咏(
)栽(
)惊(
)
沾(
)蜻(
)连(
)壮(
)
粘(
)晴(
)莲(
)妆(
)
6.找伙伴(连一连)。(8分)
一支
羽毛
一阵
金光
一身
翅膀
一串
美景
一眼
清泉
一束
微风
一对
歌曲
一处
珍珠
7.照样子,写一写(6分)
动(
静)
得(
)
吞(
)
攻(
)
进(
)
始(
)
是(
)
8.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3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的意思是(
)
A.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B.向外透,往外升。
3.“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是(
)
A.春天里,百花争奇斗艳。
B.
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照样子,写一写。(2分)
挨挨挤挤
2.读课文,填一填。(3分)
刚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开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苞欲放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4.
语段中用三个“有的…”写出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天上的白云也变化万千,你能仿照上文,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你看到的情景吗?(3分)
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幻莫测,
(二)课外阅读(16分)
会飞的蒲公英
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花……真是绚丽多彩!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进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那些茸毛飞到空中就变成了一把把“小白伞”,一朵朵“小白花”,它们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山坡上使劲地跳着,努力地跑着,才终于抓住了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柔软的茸毛。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
“真奇妙!”我赞叹着说,“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天空中飞呀,飞呀……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1)联系上文,我能知道“绚丽多彩”的意思
(2)联系下文,我能知道“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
2.
请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看到了
、
、
、
等花,重点写了
这种花,妈妈告诉小作者这种花最喜欢
。晚上,他就梦见
在广阔的天空飞呀,飞呀。
3.
请用“——”画出描写蒲公英样子的句子。(1分)
4.
作者把蒲公英比作
(2分)
5.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请在对的说法后面打上“√”,错的后面打上“x”。(3分)
(1)作者看见山坡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就高兴地直拍手。(
)
(2)看着蒲公英的样儿就觉得它怪逗人的。(
)
(3)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抓住了一朵“小白花”。(
)
(4)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柔软的茸毛。(
)
(5)听完妈妈的话后就赞叹真奇妙。(
)
(6)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蒲公英。(
)
三、习作。(20分)
你的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吧?请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写下来,写时候要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时展开丰富的想像。相信经过你的描述,你的家乡一定会吸引许多人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