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时间 位移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了解时刻与时间的区别.2.理解位移的概念和位移的矢量性.3.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重点)4.认识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差异.(难点)
时
间
与
时
刻
1.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
2.时间:人们把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和时刻之间的关系:Δt=t2-t1.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一节课45分钟指的是时刻.(×)
2.2016年4月6日1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6日1时38分指的是时刻.(√)
3.火车8点40分从北京开出,13点6分到济南,这两个都指的是时刻.(√)
李爷爷起床后外出晨练,在公园遇到张爷爷,“您这么早!练多长时间了?”“十五分钟左右吧,现在是什么时间?”“大约六点.”
对话中两个“时间”,哪个是“时间间隔”,哪个是“时刻”?
【提示】 第一个是时间间隔,第二个是时刻.“练多长时间”,是指时间间隔;“现在是什么时间”指的是时刻.
探讨:中考结束后,爸爸带小明乘火车去深圳旅游,火车20:30准时从北京西站出发,经5小时23分于第二天1:53到达山东菏泽站,停2分钟后出发,于4:26到达安徽阜阳站……
这一段话中提到的时间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提示】 20:30,1:53,4:26是时刻,5小时23分,2分钟是时间间隔.
1.区别与联系
时间
时刻
物理意义
时间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轴上的表示方法
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
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区别
对应运动描述量
路程、位移
位置
描述关键词
“3秒内”、“前3秒内”、“后3秒内”、“第1秒内”、“第1秒到第3秒”等
“3秒末”、“第3秒末”、“第4秒初”、“八点半”等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时间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是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是一张照片
2.两者在时间轴上的表示(如图1 2 1所示)
图1 2 1
(1)一段时间的结束是下一段时间的开始,所以第n
s末与第(n+1)
s初是指同一时刻.
(2)第几秒内表示1
s的时间间隔.
(3)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间间隔,有时指时刻.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一段时间的是( )
A.学校每天7点准时早读
B.每节课40
min
C.物理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解析】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段距离,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2.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K625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
B.李明用15
s跑完100
m
C.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
【解析】 列车发车、火箭发射、进球都是事件发生的瞬间,对应的都是时刻,A、C、D错误;跑完100
m是事件发生的过程,对应的是时间间隔,B正确.
【答案】 B
3.(多选)在如图1 2 2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2 2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解析】 t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A正确;t2~t3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B正确;t0~t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第2
s内表示t1~t2,C错误;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D错误.
【答案】 AB
利用上下文判断时间间隔与时刻
分析所给的说法,根据题意去体会.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是“初”“末”“时”等;常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是“内”“经历”“历时”等.如“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等指的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等于1
s.“最初2
s内”“最后2
s内”等指的也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等于2
s.“第1
s末(第2
s初)”“第2
s末(第3
s初)”等都指的是时刻.
路
程
与
位
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用来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物体运动的起点到运动的终点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通常用符号s表示.
2.矢量和标量
矢标量
大小
方向
举例
矢量
有
有
位移
标量
有
无
路程
1.路程是标量,等于位移的大小.(×)
2.列车里程表中指出,北京到天津150
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
3.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而位移可以是零.(√)
小明和爸爸出发前,爸爸让小明设计出行路线,路线起点:北京,终点:深圳.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乘长途汽车;二是坐高铁;三是乘飞机.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如何描述位置的变化?
【提示】 三种方式路程不同.初、末位置一样,因而位置变化相同.用位移表示位置的变化.
第十二届全运会400
m自由泳决赛,浙江游泳选手孙杨以3分43秒68的成绩摘得金牌.标准泳池长50
m,如图1 2 3所示,(将孙杨看成质点)( )
图1 2 3
探讨1: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提示】 路程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的大小相等.
探讨2: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路程与通过的路径长度有关.位移是与初、末位置有关.
1.路程与位移
比较项目
路程
位移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大小
等于轨迹的长度
等于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方向
无方向
有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联系
(1)二者单位相同,都是长度单位(2)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的物理量(3)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只有质点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对矢量的理解
(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方向(“+”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号只代表方向.
4.(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解析】 位移为零,只能说明初末位置是同一位置,不能判断出物体是否运动,故A正确;物体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因此,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即物体静止,B错误;除了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外,其他的运动中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5.(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
比5
m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解析】 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
【答案】 AD
6.王芳同学晨跑时,从A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1 2 4所示,其中BC为一半圆,当其到达C点时,则其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图1 2 4
A.500
m 500
m
B.500
m 0
C.500
m 314
m
D.614
m 500
m
【解析】 位移是指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线段AC的长度,即为500
m;路程表示AB的长度和弧长BC之和,故为614
m,所以D正确.
【答案】 D
位移和路程的“可能”与“不可能”
1.位移与路程永远不可能相同.因为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不同.
2.位移大小与路程可能相等,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都要小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与路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