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拼写词语我最棒。(5分)
zhào
jí
yǔn
nuò
dǎn
qiè
dù
jì
nà
hǎn
(
)
(
)
(
)(
)(
)
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老将(jiānɡ jiànɡ)
景阳冈
(ɡānɡ
ɡǎnɡ)
投降(xiánɡ jiànɡ)
上卿(qīnɡ
qīn )
调兵遣将(diào
tiáo)
胆怯 (què
qiè)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无(
)之(
)
负(
)请(
)
完(
)(
)赵
(
)不自(
)
(
)耳(
)腮
天(
)地(
)
我能正确选择这些字的意思。(4分)
1.理直气壮(
)A.笔直;
B.公正的;正义的;
C.简直
。
2.同心协力(
)A.和谐;
B.协助; C.共同。
3.神机妙算(
)A.好;美妙; B.神奇; C.恰巧。
4.肝胆相照(
)A.照相;摄影;B.照顾;看管;C.光线射在物体上。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好友。(缩句)
2.老师反复多次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修改病句)
3.那位朝鲜阿妈妮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照样子,写一个带有五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六、对一对下面的歇后语。(6分)
关公赴会———(
)
徐庶进曹营———(
)
(
)———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
)
我知道《三国演义》还有很多歇后语,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七、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你还过冈,岂不白白丢了性命?(
)
2.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
)
3.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
)
4.大虫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
5.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
八、课内的知识我最懂。(11分)
1.《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以“借箭”为线索,先写了借箭的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了借箭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了借箭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知道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
、
、
这三方面。
2.《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
《
》
,作者
,课文是按
顺序来写,从喝酒中我认识到武松有
的性格特点,我佩服武松的
。
九、阅读积累与运用。(32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2分)
2.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近义词:同心协力——(
)
能耐——(
)
反义词:削弱——(
)
进攻——(
)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___________
(1分)
5.“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在文中指什么?请用“
”画出来。(1分)
6.廉颇很不服气,是因为
,
后来负荆请罪是因为
,
这说明他是一个
的人。(3分)
7.“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蔺相如这样做的原因是:
。
这可见他是一个
的人。(2分)
8.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时,他也许会说:
(1分)
9.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10.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1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东晋时期,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被前秦皇帝苻坚统治着。苻坚仗着力量大,组织了近百万大军,去攻打东晋。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旗帜避天,声势很大。没想到刚与东晋交锋,前秦就被击败,死了很多人,有些官员还当了俘虏。
苻坚听到失败的消息,急忙带着高级军官,登上寿阳楼去观望。只见东晋的大军阵容平整,队伍整齐。远望八公山上,草木葱茏,模模糊糊的一片,仿佛全是东晋的人马。苻坚回过头对他的弟弟说:“这支队伍是强敌啊,谁说东晋的军队软弱呢?”
接着苻坚把军队带到淝水边上,沿着淝水摆开阵势等待晋军到来。这时东晋派人来说:“请你们稍微退后一些,让我们渡过淝水,与你们决一胜负。”苻坚傲慢自大,急于决战,便答应了东晋的要求,让人马稍作退却。由于苻坚的军队心怀恐惧,而且首尾相距太大,消息无法相通,所以前边的军队刚一后退,后边的军队就以为是他们打了败战,顿时全军大乱。晋军趁势追击,苻坚的人马互相践踏,溃不成军。苻坚和他的士兵吓得心惊肉跳,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叫声,都以为是追兵来了,赶紧四处逃窜,结果遭到了惨败。
这就是“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战胜了苻坚的百万大军,成为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风声鹤唳”的“唳”我们没有学过,应该用( )查字法查到它。应查(
)部, 再查( )画。它读(lì),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是(
)。(2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这是历史上一个
_____________的著名战例。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
__
__,他组织了__
__大军去攻打____
_____。在淝水边上,东晋派人请
________________,苻坚 _______________便答应了东晋的要求,结果全军大乱,败给了东晋的八万人。
3.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词语。(3分)
(1)自以为了不起,轻视别人。
(
)
(2)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
(3)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
)
4.读了“淝水之战”你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22分)
1.我喜欢的一部名著
2.
我喜欢的名著的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