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物高考真题汇编专题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生物高考真题汇编专题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2 15:14:2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命题特点:种群的特点、数量变化;群落的特种、空间结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的维持
变化趋势:主要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熟悉记忆,加以理解
真题再现
1.【2017·全国I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某种家畜种群呈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2.【2017·北京卷】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21cnjy.com
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3.【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4.【2017·全国III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21教育网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5.【2017·天津卷】(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红烧迹地发生的是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结构。21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他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版权所有:21教育】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__。2·1·c·n·j·y
6.【2017·全国II卷】((9分)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理论上,出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山鼠之间的中间关系是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
针对练习
1.(2017·广州一模)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
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
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
3.下列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21·世纪*教育网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演替都是由裸岩、地衣、苔藓一直发展到森林阶段
B.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
C.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的演替速率,但不会改变演替方向
D.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结果是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也增加
5.(2017·安庆模拟)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ww.21-cn-jy.com
种群 同化固定的能量 体内贮存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6.74 4.54 12.2
乙 70 15.8 54.2
丙 930 229 701
丁 69.5 20 49.5
戊 1.674 0.4 1.274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6.以下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7.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据图回答:21·cn·jy·com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蝗虫和鸟类的关系是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_______。若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21·cn·jy·com
(3)图2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________(填字母)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应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若从c、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则应表示为________。植食动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有两个去向:流入下一个营养级、________。2·1·c·n·j·【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2017·廊坊统考)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_______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1世纪教育网2-1-c-n-j-y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Ⅱ、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Ⅰ时,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21*cnjy*com
21cnjy.com
9.(2017·衡水模拟)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回答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cnj*y.co*m】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消费者能够____________,并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同时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这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分析,使用农药防治农林害虫只能取得短期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很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表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命题特点:种群的特点、数量变化;群落的特种、空间结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的维持
变化趋势:主要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熟悉记忆,加以理解
真题再现
1.【2017·全国I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某种家畜种群呈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家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则需要让该家畜种群保持增长速率的最大值。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捉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增长速率最大的横坐标点,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要区分记忆
2.【2017·北京卷】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21cnjy.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A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对樟树基本无影响。
【名师点睛】基础信息题把握信息主体就可以得出答案
3.【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D
【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则结果偏高,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竞争关系,C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名师点睛】种群密度调查、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等知识点是基础识记知识点
4.【2017·全国III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21cnjy.com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因此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过小或过少,可能导致搜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故C、D错误。21·cn·jy·com
另外,在使用样方法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故A错误。
【名师点睛】样方法的应用要会灵活变通,个体数量少,可以适当扩大样方
5.【2017·天津卷】(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红烧迹地发生的是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结构。21教育网2-1-c-n-j-y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他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出处:21教育名师】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名师点睛】关于群落演替的类型、方向、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都是演替的重点内容
6.【2017·全国II卷】((9分)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理论上,出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山鼠之间的中间关系是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
【答案】
(1)舒张 增多
(2)增多
(3)排除除温度之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并提供室温中动物甲的相关行为作为参

(4)增加 增强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的特殊点,在农业生产和害虫防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针对练习
1.(2017·广州一模)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
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项错误;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所有的生物种群,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先确定范围和边界,B项正确;弃耕水稻田保留了一定的土壤条件,在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项正确;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D项正确。
【答案】A
2.
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
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群落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该水库中的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甲是生产者,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并不是个体数量的比值,D错误。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3.下列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21·世纪*教育网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解析】读图知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尽管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毕竟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其增长率(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仍表现为不断减小。www-2-1-cnjy-com
【答案】A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演替都是由裸岩、地衣、苔藓一直发展到森林阶段
B.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
C.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的演替速率,但不会改变演替方向
D.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结果是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也增加
【解析】群落的演替不一定都到森林阶段,A错误;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如,恢复力稳定性减小,D错误。
【答案】B
5.(2017·安庆模拟)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
种群 同化固定的能量 体内贮存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6.74 4.54 12.2
乙 70 15.8 54.2
丙 930 229 701
丁 69.5 20 49.5
戊 1.674 0.4 1.274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解析】根据各种群同化量可判断甲、乙、丙、丁、戍能形成食物网,其中丙为生产者,A、B正确;当乙大量减少时,戊可以通过丙→丁→甲→戊食物链获得能量进而保持数量相对稳定,C正确;乙和丁处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39.5×102 kJ/(m2·a),丙处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 kJ/(m2·a),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39.5×102)/(930×102)×100%=15%,D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D
6.以下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解析】捕食链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能组成生物群落,A错误;第一营养级主要是植物,它们共同竞争着阳光、空气、水等,B错误;从图中看,虽然某些物种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种类不变,所以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C正确;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可知a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21教育网
【答案】C
7.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据图回答:21·cn·jy·com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蝗虫和鸟类的关系是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21*cnjy*com
(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_______。若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图2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________(填字母)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应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若从c、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则应表示为________。植食动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有两个去向:流入下一个营养级、________。2·1·c·n·j·【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1)图1中共有5条食物链,蝗虫和鸟类都以草为食,二者为竞争关系,鸟类又吃蝗虫,二者为捕食关系。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分解者属于生物成分。(2)在图1中草为第一营养级,当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会使草的种间竞争加剧,从而导致草的多样性下降。若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猫头鹰从第三、四、五营养级变成第三,四营养级,猫头鹰的种群数量增加。(3)根据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可知,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g表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包括植物呼吸释放的能量和储存在植物体内的能量。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a=c+b,b=e+d,d=g+f,f=i+h,所以a=c+e+g+h+i。植食性动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答案】(1)5 竞争和捕食 分解者 (2)下降 增加 (3)g 小于 c+e+g+h+i 被分解者利用
y
8.(2017·廊坊统考)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_______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1世纪教育网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Ⅱ、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Ⅰ时,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答案】(1)种群密度 N0λt 基因频率 (2)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3)K2 信息传递21cnjy.com
9.(2017·衡水模拟)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回答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消费者能够____________,并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同时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这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分析,使用农药防治农林害虫只能取得短期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很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表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2)由于有害物质不能被生物分解利用,也不易被生物排出体外,故只能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的含量越高;农药防治害虫时农药也可能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故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植物开花、动物吸引异性都是为了繁衍后代,故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很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21*cnjy*com
【答案】(1)生产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不能被生物分解利用,不易被生物排出体外(合理即可得分) 农药会杀死害虫的天敌 (3)生物种群的繁衍(生物的繁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